书城文化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3735200000034

第34章 大友宗麟(2)

在大踏步向前迈着扩张步伐的同时,宗麟也没忘了继续在领内推广天主教。和沙勿略会见后的短短数年里,光是府内一地,就新增了两千名上下的天主教徒。同时,丰后地区也被大幅度对外开放,迎来了无数的洋教士前来传教。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府内周边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充满西洋各式新鲜物品的大都市,从金灿灿的小怀表到马戏团的大象,应有尽有。

而那些传教士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开始设立医院。他们建起了拥有内科,外科齐备的近代化西洋医院,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综合医院。

除此之外,在大友宗麟的支持下,这些人还创造了数个日本第一的记录:他们在大友家的领土上建立起了日本历史上最初的免费医疗制度,但凡去西洋医院看病的,无论何人无论何病,一律不收钱;他们还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孤儿院以及日本史上首所免费就读的教会学校。

传教士们所做的这一切,使以丰后地区成为了一个拥有健全福利,教育以及医疗制度的高度发达都市,当外国人提起这块土地的时候,都纷纷称其为“心之国度”。

宗麟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把所有的变化都归功于上帝。

“天父尊贵且不可思议,他给我们带来了福音。”

不光说,他也做。宗麟几乎每个星期天都会亲自去教堂参加弥撒。事实上,除了没有正式受洗之外,他已经和正规的天主教徒基本无二了。

在此期间,实力日益壮大的大友宗麟依然在继续扩张领地。元龟二年(1571年),大友家终于控制了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肥前以及肥后六国,一跃成为了九州势力最大的大名。

另一方面,虽说天主教是如宗麟所愿在丰后大地上广为流传,但却也发生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话说大友家有一位家臣,这位家臣因为地位高工资多,所以自己手下同样也有一些部下,在日语中,家臣的家臣被叫做家来。

在这些家来里,有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信奉天主教的少年。

有一天,那位家臣,也就是少年的主人把少年叫了过去,对他说:“前些日子夫人在庙里算了一卦,求了一个神符,不过没有当场取回来,现在你就去一趟,把那玩意儿给拿回家吧。”

这是一个在当时很常见的打杂任务,但是这位少年家来却拒绝了,说:“我不去。”

主人一惊,心想你居然敢拒接我给你的任务,真是大胆,不过嘴上还是问了句:“为什么?”

“我是天主教徒。”少年回答道。

“天主教徒怎么了?天主教徒就能不打杂光吃饭了?”主人挺火大的。

“天主教徒此生只信奉天主,绝对不能再和异教的神灵有所接触,如今您让我去异教的庙宇中办事,就有违教义了。”

主人怒了。“难道为了你心中的上帝,你连主命都能不尊么?”

“即便是您的意思,也恕难从命。”

无论怎么说,那位少年都坚持不去,一副拼了命要将上帝信奉到底的派头。而主人的忍耐程度也终于到了极限,他下令将这个不听话的手下给抓了起来,准备严加惩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现在如此,当年亦然如此。虽说战国时代有其特殊性,比如流行以下克上手足相残之类的事情,但说到底,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依然是支撑社会的主流。这位少年宁要心中神,不要上头人的想法,等于是在挑战武士社会的根本。所以,为了惩前毖后,他的主公决定判其死罪。

然而,此事也不知道是谁给说了出去,一下子就捅到了大友宗麟的身边。他闻知之后,亲自赶往那位家臣的宅邸,口称刀下留人。

“天主教徒不可违背教义,他这么做是没错的,我能理解他。”

于是,该少年被无罪释放,同时,大友家也掀起了一阵风浪。

大家普遍认为,尽管是老大,但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为了一个从外国飘来,连长什么样、住哪里都不知道的洋神仙,居然可以破坏从古便传至今日的武士法则,长期以往,还怎么拢聚人心?如果人人都心里想着上帝,以上帝为借口做这个做那个,那如此折腾下去,必定会搞得人心背离,国将不国。

面对日益沉迷于天主教的主公,众家臣都开始心生不爽起来。

但大友宗麟似乎却并不打算理会这些,他继续我行我素的跟那帮天主教徒以及洋教士混在一起。

天正五年(1577年),日向(宫崎县)的伊东家发来求救信,说是自己被岛津家围攻,情况紧急,希望大友家能够伸出援手拉兄弟一把。

当时的岛津家如日中天,四兄弟团结一心所向披靡,整个九州无人能与之抗衡。所以,包括大友义统在内的很多大友家家臣都认为,实在不必为了伊东家而去踢钢板。

但大友宗麟却坚持一定要派援军,无论如何都要去。

义统没辙了,因为强不过,只能表示我们一定跟随你好好打仗。然而宗麟却摇了摇头,然后一伸手:“不是跟我,是跟他。”

他手指的方向,是大友义统。

他表示,让儿子先去,自己在家有要事办,办完了就来。

天正六年(1578)三月,极不情愿的大友义统率军六万,出征日向。

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大友宗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举动——他受了洗礼,正式加入了天主教。

这看起来似乎是多年考虑后得出的结果,其实也不尽然。

宗麟是想在援救伊东家的同时占了日向,然后以天主教徒的身份去统治新土地。

当年十月,宗麟率军从海路向日向进发,他的军队清一色都挂上了深红十字旗印,宛如当年征讨亚洲的十字军一般,当然,是日本版。

对于宗麟而言,这场战争是以神的名义发动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圣战。

同月,大友军本部抵达日向国北,随后就地驻扎不再向前,开始起了新国度的建设。

这块位于现在宫崎县内的土地,有山,有水,还有肥沃的土壤,在当时有个相当奇怪的名字,叫做“务志贺”,现在则叫“无鹿”。

两个名字看似没甚联系,其实它们在日语中的发音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务志贺还是无鹿,语源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英文单词——Musica,即音乐的意思。那是因为大友宗麟在西洋教堂曾经听过洋人们的提琴演奏,据说他当时就感到此音本该天上有,整整数月回味无穷,不知鱼肉之味。

宗麟将自己满腔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片拥有美好名字的土地上。他相信,在这里,一定能够建立起一片乐土,一片类似于天堂的乐土,他曾经自信满满地向天下宣告:“我在这里建立的国家,将是一个至今为止无论是法律还是制度都和从前完全不同的国家,人人都会成为天主教徒,如兄弟一般的相互友爱。”

这太扯了,真的。

但宗麟却丝毫没觉得,立下了豪言壮志的他,在占领务志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造教堂。不过造这玩意儿不是说说就能完事儿的,那得需要木料,需要人工,需要金钱。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军费本来就挺紧张的。

大友宗麟表示,那就拆庙堂扒神社吧。

同时他又指示,无论是和尚也好神官也好,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可耻的异教徒,随后再让他们来建筑工地劳动改造,为构筑天堂出一把力。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不肯信教的普通民众,大友家的武士们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态度,拿着刀子逼着他们往庙里丢火把,然后参加天主教的各种宣讲活动。

于是一场人间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

短短数日,务志贺地区的所有有关佛教神道教的建筑几乎都被付之一炬,而原本安分念经给人祈福的和尚神官们也被人用绳子往脖上一套,强拉着去扛木头打桩子做苦工。

那些从太爷爷祖爷爷辈起就开始信佛信神的老百姓们,现如今连上帝是干嘛的都不知道,就被带往教堂,听人讲着耶和华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

大家都很怒,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同时不爽的还有一批人,那就是正在前线跟岛津家干架的大友义统他们。这些家臣本不信也不打算信天主教,再说你大友宗麟要真觉得上帝比佛祖好,那你就一个人信呗,何必要拖那么多人下水?更何况,现在务志贺的老百姓一旦表示自己不信教,便会被大刑伺候,这哪天要是轮着自己,保不齐也是这种待遇,这哪受得了啊?

顿时有一种没了奔头的感觉的大友家诸君,开始起了内讧。有的人说我们别打了,就这么回家去劝谏主公吧。还有的则说,既然都这样了,那就干脆发动猛攻,拿下岛津家,让主公好好看看,我们比上帝更靠得住。

闹哄哄了半天也没能有个结果,倒是岛津家的军队渐渐的靠近了过来,越逼越近。

事情到了这地步想不打也不行了,于是大友军只能整装出发,迎击来敌。

十一月十二日,双方交战于日向国内的耳川两岸。

事实证明,上帝是个热爱和平的人,他一般很少会出现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或者说,即便战场上有上帝,那也绝对不会是那个拿着棒槌头顶金环的老头儿,而是自己的同伴。

信奉君臣同体的岛津十字军,将信奉上帝的大友十字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大友家损兵折将,伤亡人数超过了两万。

尚在务志贺盖教堂的大友宗麟闻讯之后大为震惊,因为向来坚信上帝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他从来没想到过居然会输,而且还输的如此难看。

震惊过后,他立刻下令撤退,逃往丰后老家。

而这块所谓的理想国度,仅仅只维持了两个月。

耳川一战让一度占领九州大半土地的大友家从此一蹶不振,很多原本投靠了他们的诸侯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纷纷爬墙,骑墙,乃至翻墙——翻往隔壁岛津家。

更要命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岛津家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