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701200000020

第20章 《千字文》文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七雄(2)

晋、楚“弭兵”,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晋楚更霸”,战争长达几十年,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本身对中原地区造成了很大破坏,对黎民百姓们带来了极大灾害和沉重的负担,亦损伤了中原地区十国贵族们的利益,处于晋、楚之间的郑国等,受害尤为突出。如楚庄王包围郑国的荣阳三个月,郑国的老百姓,不知死伤了多少。郑国刚刚屈服于楚国的压力,晋国又来攻打,郑国陷于“朝晋暮楚”,战祸不断,朝贡的负担亦越来越重。又如楚庄王包围宋国九个月,宋国国都内青壮年大多数死于战祸。总而言之,中小一些国家,一直是“晋楚更霸”争夺的主要对象,受害最大。因此,“弭兵”就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了。在这种形势下,就有人出面做晋楚两大霸国的工作。比如宋国的大夫,向戎,则就积极奔走于晋、楚两国之间,宣场弭兵,停止战争。经过多方面的工作,终于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参加的有晋、楚、齐、秦、宋、鲁、郑、卫、晋、许、陈、蔡、邾、膝十四国。会议作了决定:以晋、楚为首,各国共订盟约,不要打仗;晋、楚共为盟主,等等。

二、战国七雄的都城

齐国都城——临淄 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齐,逐渐发展演变来的。周分封的诸侯国——齐,姜姓。在今山东北部,开国君主是吕尚,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到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国力很快富强起来,成为霸主。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国君权逐渐被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公元前368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又进行社会改革,国力强盛,打败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的都城——临淄,是东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城中人口达二十多万人;城中人员已经有“五民”,指从事士、农、商、工、贾的人。《史记·苏秦列传》里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些,虽然属于描绘性的写照,但毕竟反映了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

临淄亦是战国时期新兴的文化都市 临淄“稷门”(西门)外有一座大学堂,叫做“稷下之学”。这座著名的大学堂,是齐宣王的祖父陈侯午时创立的,集中了当时各国的人才——文人学士,专门讲学或著书。这座大学堂人数有时多到数千人。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就是“稷下之学”这座大学堂的一位老师。

到齐湣王(公元前300年一公元前284年在位)时,到“稷下之学”学习的人多至数万人。战国时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亦曾到稷下学游学。

楚国都城——郢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七国中土地最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西到今广西西北角,东南到今江苏、浙江。

楚国都城——郢(湖北江陵西北),后迁都至(湖北宜城县),又迁都到陈(河南淮阳),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到寿春(安徽寿县)。

楚国,西周时立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兼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争霸。楚庄曾为霸主。疆城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国时,楚怀王攻灭越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燕国都城——蓟 今北京西南隅——蓟,春秋战国时,亦是属于北方大商业都城之一。早在西周时,尧后代——召公(作郡公、召康公)被周封于北燕(蓟),为燕国的始祖,名爽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称为召公或召伯。曾佐武王灭商,故被封于燕。燕国的都城,与四方皆有贸易往来。例如,它通过邯郸、临淄与河南、齐、鲁两地区相联系;通过河内区的温(河南温县)、轵(河南济源南)两个商业城市与西方上党区和邯郸有贸易联系,与河东区盛产盐铁的杨(山西洪洞县)、平阳(山西临汾县)两个商业城市有联系,所以,燕国的都城亦名震天下。

战国时,燕国亦成为七雄之一,则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

韩国都城——阳翟 韩国,是西周时被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在今山西河津东北。西周、春秋间为晋灭亡。七雄之一的韩国,开国君主韩景侯(名虔)是春秋晋国大夫韩武子后代,和魏、赵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今属河南)。韩国的疆土有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成为军事上必争之地。韩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

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开国君主是赵烈侯(名籍),他原是晋国大夫赵衰的后代,和魏、韩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东南)。公元前386年迁都于邯郸(今属河北)。疆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邯郸是黄河北岸著名的大商业都会,与北燕、卫、郑皆有商业的联系。所以,赵国都城——邯郸亦名震天下。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是西周时被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晋国大夫毕万,命为魏大夫。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所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成为战国初期强国。西攻取秦的河西,北攻灭中山,南击败楚国,夺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自安邑迁都于梁,因而魏也被称梁,魏惠王亦被称为梁惠王。

大梁城位于今开封城西北,原名叫开封。春秋时为郑庄公属地。郑庄公命郑邴在此处筑城,命名为开封。大梁不仅是魏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商业城市,属于二等城市,次于咸阳、洛阳、邯郸、定陶、临淄等头等大城市。

秦国都城——雍、栎阳、咸阳 秦国,开国君主是秦庄公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分封为诸侯。到襄公子——文公时,击退大戎,占有岐山(今属陕西)以西之地。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

雍名为雍邑,秦德公建都于此,至献公迁徙于栎阳。

栎阳,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在秦的都邑——栎阳,出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宣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中国古代都城概况》),他收罗人才,变法图强。而商鞅则就是这时到了秦国。

商鞅变法商鞅,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

秦孝公六年,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其内容主要有:奖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的制度;采用李悝《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法。秦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变法:合并乡邑为三十一县(一说四十一县);废除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创立按丁男征赋办法,规定一户有两个丁男者必须分居,否则加倍征赋,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总之,商鞅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咸阳位于今咸阳市以东北约二十余华里,后世称渭城。成阳作为秦的都城,则是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开始的,据《史记·秦本纪)里记载:秦孝以“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徒都之。”咸阳宫殿阙楼是商鞅监修的。咸阳同洛阳、邯郸、定陶、临淄等城一样,亦是天下名城之一。

三、“城市”称谓的由来

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其都城多有“小城”和“大城”的区别。

“小城”,亦称“宫城”,是国君和贵族居住的地方。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内的“小城”是国君和贵族居住的地方,亦被称之为“宫城”。“宫城”内的“宫殿”都是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亦称“基座”)上,居高临下,成为全城的制高点,象征着一个诸侯国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小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宫城”(即“小城”)宫殿区内外,设置有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其作坊主要是为诸侯国铸造军事上所需要的各种兵器,以及商品交换所需要的铸币,或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青铜器,或者为社会农业生产制造各种各样必需的铁制工具。

“大城”,亦称“外郭城”,则是一般官吏、财主和平民的居住区。战国时期,将国君和贵族居住的“宫城”(小城)外面的城称之为“外郭城”(大城),是一般官吏、财主和平民的居住区,亦是民间经营的各种手工业和商业的市区。特别是商业市区,有贸易,市场,俗称“小市”。如《易·系辞》里记载:“日中[中午]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指城镇中赶集的“小市”。“市”成了“城”中必不可少的场所。

以战国七雄齐国的都城临淄为例。据杨宽著的《战国史》里记载:这座都城“建筑在淄河西岸,大城北约四公里半,东西约四公里。小城在其西南角,周围约五公里,宫殿筑在小城西北部的夯土台基上。市区大城的西部和小城以北,符合考工记‘面朝后市’的规定,在小城的南部有冶铁、冶铜和铸钱的作坊,在大城的北部也分布有不少冶铁和制骨的作坊。”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唐朝时,已经出现将“小城”、“大城”与商业“集市”密切相结合,各取一字把“城”和“市”相联系一起使用,统称作为“城市”。如唐学者封演在《封民闻见记》里说“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