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701200000021

第21章 《千字文》文句(1)

与两个划时代的历史人物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周兴嗣编缀的这一文句,其内容意思是指:大禹治水,足迹遍布九州。汉朝的百郡都是继续了秦朝统一的国土。这样很明显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大禹治水和秦王赢政统一中国。

两个划时代的历史人物,一位是传说的大禹;一位是秦王赢政,即秦始皇。

一、大禹

禹为姒姓。相传他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袖,历史上被尊誉为“大禹”。对此,在古籍名著《苟子·天论》里,有记载:“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禹,因为初封为夏伯,以夏为国号,所以历史上亦称他为“夏禹”,等。传说禹奉舜命治理洪水,成功了。所以受到社会上的尊重和百姓的爱戴,歌颂大禹领导民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生产,说大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等等。所以,《千字文》以“九州禹迹”说明夏禹治水的艰辛,歌颂他治水的业绩。

说起人们歌颂大禹,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生活中,人们在许多地方游览时,常常会看到乌龟的背上驮着一块又重又大的石碑。

那么,碑与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呢?这里有一段与夏禹治水有关的趣闻。

说夏代以前,蠵龟常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将它收服。它在推山、挖沟、筑坝等方面,协助禹治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洪水治毕,大禹担心它旧病复发,便下令搬来一块“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蠵龟治水的功迹,让它驮着石碑。这样,正合螭龟的扬名心愿;从此便出现了龟驮石碑的形象。

二、秦王赢政——秦始皇

商朝以来,尤其周朝,分封诸侯,封建治国,各国各自为政,不能统一币制,不能统一衡器,等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秦王赢政在秦王政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十年间,把割剧称雄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给灭掉了,统一了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新的一套政权体制,即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中央集权制”。秦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道路,加强陆路交通及北击匈奴族,筑长城等;这些,有助于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巩固统一。因而,秦王赢政统一天下这件事被周兴嗣选列入《千字文》中。

秦的中央集权制是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政权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商鞅变法”的时期,就已经开始把地方许多小乡邑(乡,相传为我国周代制度以12500家为乡;邑,泛指一般城市。大日都,小日邑)统一划归为县。春秋时期,县大郡小。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则渐渐变成郡大县小了。例如,魏的上郡,有15个县(《史记·秦本纪》);赵的代郡,有36县(《秦策》)等等。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后,建立起新的政权体制——中央集权制,在已经存在的“郡”和“县”两级制的政权体制基础上,进行改革,把全国分设为36郡,郡下设县。县以下设有乡、里、亭等基层政权组织。乡,下设“亭长”。战国时,在国与国之间的邻壤的地方设“亭”,并置有“亭长”,以防御敌人。到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每亭设一亭长,掌官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秦时的36郡发展到汉时已经有103郡了。周兴嗣言“百郡秦并”中的“百郡”,古学者孙谦益先生说:“凡百有三,言百郡者,举大数也。”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指出:“至秦始皇时,灭六国,并天下为一。于是罢封建,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至汉时,又分为百郡。言汉之百郡,乃秦所并也。”

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后,丞相李斯等人根据古传说中的“三皇”尊称秦王赢政为秦皇,但秦王赢政觉得不够,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决定兼采帝号,始称皇帝。确定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之下设有“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三公”和“九卿”,为“中央集权制”的上层高级官职,直接协助皇帝进行统治工作。国家内外政事,则皆由皇帝裁决。

1.中国古代秦和周政权体制的比较

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建立了。夏朝从传说中的禹开始、到桀灭亡,共传十四代,十七王,四百多年。

夏朝的国家政权体制,已是雏形。在“夏后氏百官”中,比较重要的官职有牧正(管理畜牧)、庖正(管理王朝膳食)、车正(管理造车)等。

夏朝灭亡之后,汤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王朝——商。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传十七代,三十一王,共经历了六百余年。

灭夏后,随着商朝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商朝的国家政权体制更加完备。比夏朝向前发展完善了一步。商王朝廷中的百官,有“内服”和“外服”,职官的区别。所谓“内服”就是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的官,有尹(王的辅佐)、卿士(商末朝廷的执政官)。这两个职官在朝廷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另一类,是史官和宗教官。“作”,就是史官; “巫”, “史”,“卜”,是宗教官。还有一类,属于事务官,如: “小众人臣”(管理奴隶)、 “小籍臣” (管理农事)、 “工” (管理工奴)、“宰”(管理家内奴隶)等官职。而所谓“外服”,就是在商王统治区外分封的诸侯,有侯、伯、甸等不同的称呼。

从历史上看,周和秦是古代国家政权体制初步完善的两个重要历史时期。

武王灭商后,建立起我国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史称西周。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771年。随着周朝统治疆土的扩大,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国家政权体制。

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国家政权体制也相应不断完善。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成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一的局面,秦始皇废除了从前由周朝建立起的“周王室”那套“封国建藩”的政权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中央集权制”,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权体制。

周朝政权体制“周王室”

“天子”,即“周王室”,下设“三公”:太师掌军权,军队最高统帅;太傅,为辅弼国君的官;仅次于太师;太保,官职同太傅,但次于太傅。

“三公”下面,设“三左”、“三右”。

“太史”,掌王室的册命和祭典;“太祝”,掌祭祀和祈祷;“大卜”,掌卜筮;“太宰”,掌王室的奴隶和财务;“太宗”,掌管贵族事务;“太士”,掌管司法。这“三左”、“三右”,又合称为“六卿”。

在朝廷中,除有“三公’和“六卿”而外,还设有五官:

“司徒”,亦称司土,掌农田耕作;“司马”,掌军赋;“司空”,亦称司工,掌百工职事;“司士”,掌管籍爵禄;“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在“天子”之下,周王室还册封了许多诸侯国,各诸侯,依大小尊卑,依次享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各有自己的领地。

秦朝政权体制

秦王朝——中央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设“三公”:左右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监察御史(督察百官)

“三公”之下,设“九卿”,即: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侍卫皇帝;“卫尉”,掌管宫廷守卫;“大仆”,掌管皇帝车马;“宗正”,掌管皇族家务;“典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少府”,掌管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收入和手工业制造;“治栗内史”,掌管租税收入和财政开支;“廷尉”,掌管刑罚。

泰王朝(即“中央”)之下,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四十余郡),每郡设一郡守。

“郡守”,为每郡最高的官职,掌管一郡的政务;其次是“郡尉”,掌管一郡的军事;“郡监察御史”,掌管郡的监察事务。

“郡”,下设县。“县令”,职掌政务;“县丞”,职掌司法;“县尉”,职掌军事。

县下设“乡”,乡有“三官”,即: “三老”,掌管教化;“啬夫”,掌管司法税收;“游傲”,掌管治安。

“亭长”掌管治理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