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701200000014

第14章 《千字文》对夏代以前(1)

重大史实的高度归纳概括

梁武帝萧衍的文学侍从周兴嗣用十六个字,将我国历史上,夏以前的重大事件,给归纳概括出来,叫做“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所谓“始制文字”,是指:传说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或曰“酋长”,即黄帝下令由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从此不再用结绳记事了,中国历史有文字性的记载。正因为有了文字,前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才得以代代相传,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文化等迅速向前发展。显然,“始制文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乃服衣裳”,同“始制文字”一样,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因为上古时期,人们没有衣裳穿,夏天树叶遮羞,冬天披兽皮御寒。但是到了黄帝统治的时期,相传由黄帝的妻子——一嫘祖发明养蚕的方法,人们才有了衣裳穿。 (见《史记·五帝本纪)

所谓“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是指:原始社会,帝位继承实行的是推贤举能的禅让制,如唐尧把帝位让给了虞舜,后来虞舜又把帝位让给了夏禹;夏禹后,从继承便改“禅让制”为“王位世袭”了。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十六个字,对发生在原始社会的重大事情做了高度的概括,言简意赅。

下面接着将与“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内容相关的几篇杂文,以几个引伸篇的形式,分别进行叙述一下,有助于对“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这十六字文句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一、“始制文字”与中国汉字的由来

苍颉造字。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并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所以,中国的汉字,始被简要称做为古文。那么,何谓古文呢?在宋时李日方等人奉宋太宗(赵光义)的命令集体编纂的大型类书之一的《太平广记》里,作了高度概括认识性的指出:“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日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

那么,苍颉为何许人呢?

相传,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文官,名为仓颉,亦作苍颉,是中国汉字,即古文字(或简称古文)或日古汉字的创造者。如古书《荀子·解蔽》中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一]也。”所以,我国历史学家们论断:相传的仓颉,则是中国古代比较最早整理文字的一位典型代表人物。因为仓颉整理文字,为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对推动交流生产经验,与开展社会文化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皆开辟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仓颉整理文字,对人类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逐渐演变成为人们将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些文字,即最初的古文汉字,都归纳总结为并又逐渐被宣扬成是仓颉造字。

其实怎样呢?从实质上来说,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出现的一些各种各样的最初古文字。而这些古文字,自然是属于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总结积累,而逐渐发明创造出米的。

然而,自古传说中的仓颉,他只不过是属于善于将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发明的一些文字,进行搜集和加工整理,并逐渐被社会上较普遍使用而矣。

中国的古文字甲骨文,是怎样出现的呢?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人们逐渐统一了认识,即将奴隶社会时期——商周时代出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名曰甲骨文(亦称作契文、卜辞、龟甲文、殷虚文字等)。

在中国来说,甲骨文则是属于最古老的汉字,或日古文字,或日古文等。那么,中国这种比较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怎样出现的呢?

简要说来,就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商周时代,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中,人们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如商周王出征讨伐,或者打猎出行,或者对农业生产上的年景好坏,以及生、老、病、死等等,都要进行占卜。

所谓占卜,占,就是占卦,卜,就是问事。在原始和奴隶科学不发达的社会时期,人们通过占卜,向神灵询问吉凶,祈求保佑。而占卜的方法,就是在乌龟的壳或牛的肩胛骨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然后用火烘烤。经过用火烘烤后,不论是乌龟的甲壳,还是牛的肩胛骨被凿或钻过的地方,就会出现裂纹。而掌管占卜的巫史,根据显现出来的裂纹,来进行判断吉凶。经过占卜后,人们将所要询问的事情,刻在乌龟的甲壳上,或者刻在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就逐渐出现将询问事情的记录文字,从龟甲和兽骨各取一字,统一名曰甲骨文。

甲骨文稍后的金文,即钟鼎文,则是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其特征与商代时期的甲骨文相近似。

至周代时(指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金文得到比较相当快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则是不仅字体逐渐齐整,而且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铭辞字数亦逐渐增多,有将近500字左右,多用于祀典、锡[赐]命、征伐、契约等有关的记事。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春秋时期,铸铜和冶铁,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国语·齐语》里记载,管仲执政时,用青铜(亦称美金)铸造剑、戟等武器(或称兵器);用铁(亦称恶金)铸造钮、夷、斤等生产工具。特别是春秋中期,齐灵公(前581一前554年)时期,齐国铸的叔夷钟的铭文中,就记载有4000个官家的奴隶在从事开矿炼铁。而甲骨文稍后出现的古文汉字金文,在社会各方面皆得到很快发展,不仅表现在金文的字体逐渐齐整,而且刻在用铜和铁制造的器具上的文字金文,亦越来越多。所以,生活实践中,使人们的认识逐渐得到了统一,即将甲骨文稍后出现的古文汉字,给概括美名为金文。

总之,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古老的古文汉字甲骨文和金文,则是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国比较完整的一套汉字的基础。

大篆和籀文是谁首创的?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奴隶社会春秋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社会上较普遍使用古文字(简称古文),或日古文汉字,即称大篆或名为籀文亦好,皆为周宣王(姬静)时的太史(文职官,掌管编写史书等)史籀所首创。对此,在宋时李肪等人奉宋太宗(赵光义)的命令集体编纂的大型类书之一《太平广记》(成书五百卷)里,则作了历史考究。归纳认识性的指出:

何谓大篆呢?“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丰定六书。三日篆书。八体书法。一日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何谓籀文?“周太史史籀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七略日。史籀者。周时吏官教学童书也。与孔纸壁中古文体异。甄丰定六书二日奇字是也。”

随着奴隶社会生产和生活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基础上,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被社会上较为普遍使用的古文字(或日古文汉字),即秦王赢政灭割据成雄的六国,统一天下以前的秦国文,名曰为籀文,亦称籀书,或名为大篆,或亦称之为西方文字。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为籀文的。这种古文汉字,春秋战国时期,被韩、赵、魏、楚、齐、秦等许多国普遍使用。如《说文·解字通论》里记载: “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皆以古文。”(指皆用的古文汉字——秦国文,即籀文,或称大篆)。

小篆始于何时,又为何人所作?秦王赢政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后,对秦国文,即当时被许多国较普遍使用的籀文大篆,进行了统一改革简化文字,逐渐形成与史前相比较、显然是简化了的古文汉字——小篆。

那么,古文汉字小篆,究竟出于何人所作呢?据古籍名著《太平广记》里指出:“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今称简化]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日秦篆。”

总之,小篆是在籀文大篆文字的基础上,经过改革简化(增损),而逐渐发展和形成起来比较完整的一套古文汉字——小篆。对此,《说文解字·叙》里作了历史反应性的记载:“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古文汉字]史籀大籀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电。”不仅如此,秦王朝将李斯、赵高、胡毋敬作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推广作为社会儿童的识字课本。至西汉时,合为一本,改为隶书,统称为《仓颉篇》。

然而,归纳概括,从我国历史上来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小篆作为全国文字的规范,统一了表达语言的文化工具,使方言复杂的中国,在书面语言上,能够较快进行社会交流思想、传播各方面的经验,对于推进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科学、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皆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秦相李斯在历史上进行文字改革简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古籍名著《太平广记》里则专以《李斯》为题目,为李斯撰写了简短概括性传记:“秦丞相李斯日。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能详。今删略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已下。成见伏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日。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

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著苍颉篇七章。虽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醨。 则三皇结绳。五帝画像。三王肉刑。斯可况也。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为实。草隶为华。妙极于华者羲、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大篆人妙。李斯书。知为冠盖。不易施乎。”

隶书汉字是怎样产生形成的呢?是在篆书(指小篆)的基础上,经过简化,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为汉字的一种字体隶书。

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科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一年四季,不论春秋冬夏,日常生活中,自然要发生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事情。秦始皇统一天下,对中国的古文汉字,虽然是进行了一番有成效的改革简化,并且亦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便于人们书写的古文汉字篆书,即小篆。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使人们渐渐感到(或者叫做意识到)小篆这种古文汉字,其笔画仍然比较繁杂,书写起来仍然不便。所以,在使用(或称运用)和书写小篆这种古文汉字的同时,人们又逐渐对小篆古文汉字进行简化。

据说,程邈是当时社会上出现书写的隶书汉字进行搜集和加工整理,并被社会上渐渐普遍使用。因程邈搜集和加工整理出比较完整的一套隶书汉字,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后世就渐渐出现了人们相传程邈为隶书的创造者。

隶书,亦被称做为佐书、史书等。

那么,程邈究竟为何许人呢?古籍名著《太平广记》里,则作了历史考究性的归纳概括介绍:“按隶书者。秦下邦人程邈所作也。邈字元岑。始为县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烦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那么隶书与篆书(指小篆)有什么不同呢?

隶书与篆书相比较,其不同之处,概括说来,其简化的基本特征是:将篆书圆抟的笔画,给加工改变化成为方折,使字体的结构上,改象形变化成为笔画化,以方便书写。例如,以致和指这两个汉字来说,篆书的笔画相当繁杂。而经过简化成的隶书,就与今使用的汉字大体上差不多了,非常便于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应用。

这里则应该指出,早期的隶书,其特征是:字形的构造上则保留篆书形迹较多些。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则根据实际书写方便的需要,经过对篆书不断加工整理和简化才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为笔势、结构与篆书完全不同的两种字体,而冲破了史前古文汉字的那种笔画较繁的系统。这样,从我国历史上来看,隶书的形成与成熟,并被社会上普遍使用(或称运用),它标志着中国汉字发展到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楷书是由隶书发展演变形成的。楷书,亦称正书、正楷、真书,它是由隶书发展演变形成的,其明显突出的特征是:形体正方,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秦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并且一直被流传至今,则仍然继续使用着。

那么,楷书究竟始于何时何人所作?

对此,古籍名著《太平广记》里有记载:“按八分者。[始作楷书,其特征为字方八分,故名为八分]秦时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於道化为大鸟飞去。”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汉末至唐代,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仍然将正书,即楷书沿称为隶书的。如《唐六典》里记载:“校书郎正字,掌雠(音仇)校典籍,刊正文字,其体有五:……五日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总而言之,如今社会普遍使用的汉字,则是在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基础上,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改革简化而发展演变来的。

自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开始简化,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才发展形成为比较完整的一套古文汉字——籀文大篆和小篆,并且在小篆的基础上,则逐渐又发展演变成为隶书和楷书等。

然而,不论是隶书,还是楷书,其主要的特征是:在字的结构形体上,是逐渐由图形简化变化成为笔画化,象形变化成为象征,复杂变化成为简单的一个过程。

在小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成为隶书和楷书的基本情况,古籍名著《太平广记》里,作了历史考究反映性的描述:“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日隶书。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小异李斯。见师一时。陈留蔡邕。后汉人。左中郎将。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官。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宜官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至饮足。削书而退。安定梁鹄。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乃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继秦小篆和隶书之后,汉时出现有章草、行书,飞白、草书以及魏时的汲冢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