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701200000013

第13章 《千字文》是怎样开篇的(2)

大钧古时人们认为天很大,天之中央为“钧天”。如古籍名著《吕氏春秋·有始》里记载:“天有九野……中央日钧天。”金文学家元好问在诗作里亦云“钧天帝居清且夷。”(《幽兰》诗)所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就出现了将“大”和“钧”相联系,作为“天”的别称的用法。例如《文选·贾谊[西汉文学家](鹏鸟赋)》中载:“大钧播物兮,块扎无根。”据《事物异名录》里记载,在古籍《正字通》里则更加明确指出:“大钧,天也。”

大圜 古时, “圜”同“圆”。人们根据“天圆地方”之说,故将“天”给别称为“大圜”。对此,在古籍名著《吕氏春秋·序意》里有记载:“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亦作了明确的解释:“圜,天也。”

大高古人认为天很高,天有“九重”,古籍名著《汉书·礼乐志》记载:“九重开,灵之游。”唐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作了明确的解释:“天有九重”。所以,渐渐就出现了人们将“大”和“高”二字给联系在一起,作为“天”的别称。例如,古籍《亚字通》里就明确指出:“天日大高。”

灵曜 占时人们认为天有神灵,并且集中表现在“天神”是日、月、星辰的主宰者。不仅如此,而且古时人们还认为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七曜。唐初学者杨士勋作了这样的解释:“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而“七曜”都在天上。所以,就渐渐出现了人们将“灵”和“曜”二字给相联在一起,作为“天”的一别称。古籍《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里记载:“禀岳读之精,苞灵曜之纯。”唐学者李善作了明确的解释:“灵曜谓天也。”

青冥 古时原多指称绿色。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是天气变化常见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古人概括为“青”,并据此将“天”别称为“青天”、“青丙”等等。古人将“天”的自然规律反映出来一种“昏暗”的现象,称作为“冥”。 “青”和“冥”这二字,皆被人们应用到对“天”变化规律的认识上,并且将这二字联系起来使用,作为“天”的别称。如《事物异名录》里记载,“《楚辞》:‘据青冥而摅虹。’注:青冥,天也。”

总而言之,天的别称,还有“圆灵”、“圜宰”、“紫冥”等等,在此从略,就不必一一叙述了。

2.地的别称

坤元 古时,人们有这样的认识和解释,即“天为阳,地为阴;天为父,地为母;乾为天,为圜;坤为地,为元;乾为男,坤为女”,等等。古籍名著《易经·坤象》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元”字,为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指出:“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易经·彖》认为“乾元”、“坤元”(指“天”和“地”)分别为万物所“资始”、“资生”。总之,古代因为人们对“天”和“地”有上述的那些认识和解释,所以就出现了将“地”别称为“坤元”。

禹迹 其原意为禹治洪水足迹所至之地。因传说中的大禹,则是属于我国奴隶制社会以前,原始社会末期一个著名代表人物,他将中国的疆域划分为“九州”。所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就逐渐出现人们将“中国”给别称为“禹域”,并将“地”给别称为“禹迹”。而“禹迹”这一说,出自古籍名著《左传·襄公四年》里记载: “茫茫禹迹,画九州”。流传千古著名的《千字文》里,亦有这样的文句:“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大方大块 自古始,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天”(或曰“宇宙”)和“地”为最大,所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出现了将“天”别称为“大钧”、“大高”、“大圜”,而且将“地”亦别称作为“大地”、“大方”,等。如唐散文家李华《杭州开元寺新塔碑》:“影人青江,形镇大地。”《淮南子·俶真训》里记载:“是故能戴大员(圆)者履大方。”)人们则还将“大”和“块”这二字,给联系在一起使用,作为“天”的别称。对此,古籍名著《庄子·大宗师》里有记载:“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显然,其内容意思,皆没有离开大地。唐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图序》中云:“况阳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所以,“大块”之称谓,被清代人荃搜集录入了他的著作《事物异名录》里,指出《列子》:“地积块也,故名大块。”

方州 古人从“天圆地方”观念出发,认为:“大圜在上,大矩在下。”(《吕氏春秋·序意》)由此,将“地”别称为“方土”、“方州”。《事物异名录》指出,《淮南子》:“女祸氏背方州,抱圆天。”注:“方州,地也。”

富媪媪,是古时人们对妇人的一种尊誉之称,如古籍名著《国策·赵策四》里记载:“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古人不仅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为父,地为母”,而且还认为天地是最富有的。正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所说:“天公真富有,膏乳泻黄壤。”(《雨后行莱》诗)所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便将“地”别称为“富媪”了。对此,在古籍名著《汉书·礼乐志》里有记载:“后土富媪”。古学者张晏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媪,老母称也。坤为母,故称媪。”并且还加以注释,曰:“媪神,地也。”

坤后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地离不开天的阳光雨露,正如古籍名著《易经·坤彖》里所指出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因此,犹如称天为皇天一样,称地为“后土”。如《楚辞·九辩》里载:“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由这些观念出发,古人将“地”别称为“坤后”了。

神州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将“天”视为“天神”。认为“天”是日、月、星辰、风雨的主宰者。不仅如此,还认为“地”亦是“神”即土地之神,给命名为“社神”。古籍《孝经纬》里作了这样的解释:“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显然,将“地”别称为“神州”,与人们对“天”和“地”的这种认识密切相关。古籍《物理论》里明确指出:“地名之日神州。”

下矩古人从“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周髀算经》)的认识出发, “天在上,地在下”,故将“地”别称为“下矩”了。

柔祗 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其所以会出现人们将“地”别称为“柔祗”,与“地神”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这里可例举两个例子:其一,魏晋之际的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里云:“地者,卦日坤,其德日母,其神日祗”,其意就是说,“祗”指的就是“地神”。其二,古人谓地道阴柔,故称“柔祗”,而其“祗”,亦指的是“地神”。所以,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将“地”给别称为“柔祗”。如谢庄《月赋》云:“柔祗雪凝,圆灵水镜。”

顺祗为什么将“地”别称为“顺祗”呢?这是与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天”和“地”的认识和解释分不开的。例如,古籍名著《孟子·离娄上》里记载:“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其内容意思说,天有天道,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必须得遵循它,否则是不行的。古人认为“地为万物之母”,但也要顺乎天道,才能生长出万物,因此,古人又将“地”别称为“顺祗”。

黄祗这个别称同“柔祗”、“顺祗”,其含义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这个别称,由大地之土为黄色的特征而来,古学者张庆余在《祀后土赋》里说: “肃黄祗之神位。”所以,取其“黄祗”将“地”给别称为“黄祗”了。

黄舆 “舆”,除了它包含别的意思而外,人们亦云“舆地”,亦指“地”而言。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古籍名著《易经·说卦》里记载:“坤为地,为大舆。”《史记·三王世家》里亦载:“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因此,就出现了人们将“地”给别称为“黄舆”。

方载 “载”,除了别的意思而外,亦指“开始”的意思,如古典名著《诗经·大雅·皇矣》里载:“载锡之光。”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注释曰:“载,始也。”《孟子·腾文公下》亦云:“汤始征,自葛载。”所以就出现了人们取其“天圆地方”的一个“方”字,取其“开天辟地”之始的“载”之意,将“地”给别称为“方载”;或者将“天”别称为“方舆”,如《事物异名录》里记载,束哲《补亡诗》: “漫漫方舆。”注:“方舆,地也。”或者,亦将“地”别称为“坤舆”,如古籍名著《易经·说卦》里记载:“坤为地,……为大舆。”孔颖达疏:“为大舆,取其能载万物也。”《宋史·乐志八》里亦记载:“昭灵积厚,混混坤舆。”

坤灵古人认为“天地”皆有神灵,取其“天为乾,地为坤”之意,故将“地”给别称为“坤灵”了。如《事物异名录》里记载扬雄《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

方仪 坤仪 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曾经将“天地”名曰为“两仪”,如《易经·系辞上》里记载:“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颖达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日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所以就出现了将“地”给别称为“方仪”,或“坤仪”了。对此,《事物异名录》一书指出,卢谌诗: “悠悠方仪廓。”注:“天地日两仪,故地日方仪也。”刘琨诗:“坤仪舟覆。”

三、与日、月密切相关的引伸

1.北京东有日坛

日影,古时称作为“日景”。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土圭”(古观测仪器)对“日影”进行观测,不仅发现和确定出了“冬至”(古时,称“日南至”、日至、短至),而且据经两年的观测记载:冬至正午(古时,称“日中”(时的日影变化,是不相同的,但经过连续四年的观测后,日影才复恢到原处,即“日影”的变化,基本上相同了。所以,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将连续四年对“日影”变化观测累计的时间,即将一千四百六十一天作为一个周期,并把这一周期分为四份,每份为三百六十五天多(加四分之一天),为了计时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将三百六十五天,确定为一年的时间。

总之,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日影”较长时间的观测后,不仅确出“冬至”,以及一年的时间为三百六十五天,而且还确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到秦汉年间,已经形成我国独创的比较完整一套农业“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古代,将太阳视为“大明神”,而且生活中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日风俗。例如,从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就是属于祭日风俗。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京师于是日[二月初一]以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

特别是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神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就取我国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所以,修建北京城时,于永乐十八年(1420)和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的南面和北面,各修建了一座祭祀天地神的“天坛”和“地坛”;明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的东面“朝阳门”外和西面“阜成门”外,亦各修建了一座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日坛落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祭祀(太阳)的处所,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礼。现在,这里以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日坛公园了”。

2.北京西有月坛

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十二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三年就要相差上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相当科学的“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为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太阳一周作为一年,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并且至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为了纪念古代科学家在历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人们不仅将月亮视为“夜明神”,而且逐渐形成多种祭月风俗。

到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神的需要,取“冬至”、 “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以示重视农业“二十四节气”)。所以,修建北京城时,不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和明嘉靖九年(1530年),分别在京城的南面和北面,各修建了一座祭祀天地神的“天坛”和“地坛”,而且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分别在京城的东面和西面,各修建了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人定亥时]行祭礼,配祀28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围星辰。”所以,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祭祀月亮)的好场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月坛公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