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的儿子孙安按照父亲临终指示,仍回家种田打柴度日,虽然父亲当过令尹,可家中却一贫如洗。后来楚庄王的戏子优孟听说了这件事,就编成歌谣,装扮成孙叔敖,演唱给楚庄王。庄王看后,深受触动,立即去召孙安来见。孙安拜见时,楚庄王见他一身衣衫槛褛,不由心碎泪下,问道:“你怎么穷到如此地步?”优孟从旁答道:“不是这样,怎么能看出孙叔令尹的公而忘私呢?”这样一来,孙叔敖贤能清廉的名声就越传越远了。
一步一台阶
要一步一个台阶前进,而这个台阶的基础是学识。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终生所学属于纵横家学派,为纵横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国角逐、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中,他曾经大显身手,先后游说燕、齐、赵、韩、魏和楚各国,使之联合起来抵御强秦。在东方各国合纵的强大声势下,秦国曾一度被迫归还部分侵占韩、魏的土地,并取消帝号。史称:“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司马迁在写完苏秦的事迹后,亦称颂说:“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纵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其实,苏秦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杰出外交家和学者,在其年青时却曾经遭遇过一段很是坎坷困难的境遇。史载:(苏秦)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由于苏秦所学纵横家,术不精,游说无成,不为人君所用,回到家里穷困潦倒,受到全家人的讥讽挖苦,当时他的心绪是可想而知的!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而沉沦下去。史载:“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他还总结了过去读书失败、不得法的经验教训:“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厂转而走上对书精读的道路。”终于,苏秦成为了纵横家的大学者,口似悬河,才华横溢,为后来游说各国国君,称纵约长、佩六国相印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阴符》乃姜尚即姜太公所著。其书属于谋略类。《战国策》还记载说:苏秦为了研究《阴符》之谋,不仅“伏而读之”,“简练以为揣摩”,并且“读书欲睡,引银白刺其股,血流至踵”。其攻读的刻苦程度,真是跃然于纸上。这便是苏秦读书“锥刺股”的来历。
由此看来,对书籍精读、苦读,而后有成,继而把所学的本领作为制造靠山的资本,这走的是一条最实在的靠山之路。
步出行列
自发的创造力和坚毅勇敢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要成功地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事,而不希望在别人的指挥下做事的话。
雇佣了4000名职员的大陆伊利诺伊银行的行长史蒂文斯最近和本书作者谈起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发掘出能负担起较大责任的员工。
他伸开双手按在他的办公桌上说:“比如这里有10000人,一字排开站在司令官面前。对这位司令官来说,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差不多。他并不能从这些人中间挑某一个人出来。只有当其中的几个人站到行列之外来,他们才能成为非常之人。
“我经常会注意寻找几个能从这家银行的职员队列里向前迈出几步的人。只要这些人明白这种诀窍,对他们来说,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得到别人的注意。”
有时,就像卡内基的那个例子一样,为了能“步出行列”,赢得注意,即使要冒极大的危险也是值得的。
《东周列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管仲车师伐宋途中,牧牛野夫宁戚前来求见。交谈中,管仲感到此人论天下事颇有见地,乃是大贤,便写荐书一封,交给宁戚拿着去见齐桓公。宁戚见到桓公后,并不出示荐书,反面讥讽桓公杀见得国,挟天子以今诸侯,战不胜,盟不成。桓公听后大怒,喝今左右立即将宁成推出斩首。对此,宁成全无惧色,桓公见宁威威武不屈,觉得是个人才,便下今放了他,并备加礼遇。这时,宁戚才拿出管仲的荐书。见此,桓公感到迷惑不解,便问宁戚:“你既然有相国(当时管仲官拜齐国相国)的荐书,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呢?”宁戚答道:“当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主公若是个不爱听忠言真话,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我宁可去死,也不会把荐书献给主公。”桓公听后大喜,大为赞赏。接着他们又谈起了天下形势,对于王霸之道,宁戚讲得头头是遣。桓公大喜,当夜便要拜宁戚为官。有大臣谏道:“这儿离宁戚的故乡卫国不远,主公何不派人去调查一下?如果宁戚果真德才兼备,再封官也不迟啊!”桓公说:“我看宁戚这个人不拘小节,在家乡难免有过失,若是人们议论纷纷,我派人又调查到了,‘爵之则不光,弃之则可惜’。”于是不听劝阻,就在灯下拜宁戚成为大夫。后来,宁戚果真为桓公的霸业立下大功。
史官论及此事,都说宁戚非常幸运,能够遇到桓公这样豁达的明君,才得以大展鸿图。实际上,并不是宁戚好运,桓公自然豁达大度,但也到不了随随便便就把国政委托给一个初识的“牧牛野夫”的地步。齐桓公之所以能够重用宁戚,主要是在初次会面中,宁威已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品质。牧牛之际,已晓天下大事,是其抱负远大;不畏权势,义责桓公,是其气节凛然;临危不惧,是其胆略过人;不以荐书求达,是其傲骨铮铮。有这几点,再加上一向信任的管仲的知人之明,桓公对宁戚的才德可以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桓公认定宁戚是个大贤,而不拘小节,无伤大雅,并不妨碍辅佐他的霸业。
事实说明,宁戚得遇明主,并不仅仅是幸运而已。宁戚既然了解桓公条见得国的劣迹,当然也会清楚地知道桓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的豁达,励精图治、改革内政的魄力和求贤若渴以图霸业的抱负,宁戚先去见管仲,表明他十分明智;春秋多少诸侯,他独善桓公,表明他眼光非常敏锐。没有上述判断,宁威“官瘾”再大,大概也不会拎着脑袋去讥讽桓公以表现自己的。
定位不等于品位
管理者品位是衡量管理者能力质量高低的整体性概念,反映在管理者生涯中处于怎样的水平面上。品位有高低之分。高品位的管理者生涯是完满幸福的,低品位的管理者生涯则是有缺憾的、不幸的。个人的素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管理者生涯标准也不可能相同。没有固定的管理者模式,只有相似的管理者生涯场景。
管理者生涯品位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能找出相应的位置;
管理者生涯品位的高低,并不是由名声、地位、薪水等硬件构成的,而是由管理者观、管理者习惯等软件因素决定的,管理者生涯品位也是可变的。
那么,如何提高管理者生涯品位呢?
任何一种管理者活动都有其规定性,任何一种管理者生涯都不会像游戏那样快活轻松。因此,我们可以尝试。
变干工作为表现自己。
如果每天上班前,你就琢磨着今天又干哪些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的话,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压力感,就会整天埋头苦干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即在每天上班前,就琢磨着你今天又有机会表现自己了,该怎样通过做好工作表现出真正的你呢?处理工作事务时,就会精神抖擞,信心百倍,笑口常开。在把自己表现得光彩照人的时候,工作也一定做得相当完美,自然也显示出了管理者生涯的高品位。
变个体行为为群体规范。
管理者生涯是个人管理者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管理者生涯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如果把管理者生涯看成个人与大家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人的管理者行为是受人际关系影响和制约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大家的利益,自己有向社会负责的义务,这样,即使你一个人单独工作,也能自觉地用群体规范来约束和鞭策自己,真正做到上级管理者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通过自我激励,不断创造管理者生涯的光辉业绩,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管理者品位的提升。
变消耗机制为再造机制。
导生涯不是全部的人生,得失也各占一部分。一方面,获得精神和物质满足,另一方面又以损失体智能量为代价。所以,管理者生涯的运转体制首先表现为消耗机制,如果受工作的驱使,成了工作的奴隶,长此以往,必将损害身体,影响管理者生涯及其生活质量。把发展自身素质放在首位,把具体工作视为检验完善自身的工具和手段,力所能及的事尽力做好,力不能及的事,通过自我调整补充,争取做好。这样,就把管理者生涯付出体智的消耗机制,变成了发展体智的再造机制。苦得其乐,乐在其中,再单调的管理者生涯也会焕发出活力,枯燥的工作便会充满了快乐。
抓好进取的扶手
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过语言。人生难得机遇,在上级管理者面前,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大多数上级管理者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所以常常表现得很自负。作为这种上级管理者的下属,就必须处处为上级管理者着想,在上级管理者还未催促你汇报工作之前把工作的结果和经过告诉他。一个讲究效率的上级管理者,如果下属总是在被他催促之后才汇报工作,这位下属肯定会被认为是个“工作懒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