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怀汉新凭着自己研发的“生物健”项目和5万元资金开始经营“太阳神”。由于营销方式得当,“太阳神”迅速崛起,红遍了大江南北。到199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4亿元,1992年,资产总值高达7亿元,成为中国保健饮料行业的巨无霸,市场份额最高时曾达到63%。太阳神集团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在当时的知名度远远超过海尔和联想。
随着中国保健品市场的迅速增长和太阳神的示范效应,一些商家疯狂地涌入这一行业,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理说,像太阳神集团这样的超级品牌企业,应该具有非常强劲的竞争优势。但是,太阳神集团在面对众多对手的挑战时,忽略了新产品开发,没有在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确立自己的核心支柱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是盲目地实行多元化经营。
从1993年开始,太阳神集团的战略方针变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企业投资3.4亿元向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边贸、酒店业等20多个项目大举进军,在新疆、云南、广东和山东相继组建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收购行动。企业资源的分散使得“太阳神”对其主业保健品的投入和关注直线下降,从而给了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集团在其所投资的新领域里由于缺乏经验,绩效非常不佳,耗费巨资所投资的20多个项目无一获利,巨额的投资全打了水漂,导致“太阳神”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太阳神从一家小企业迅速做大,继而又迅速没落,从兴起到全面衰退,前后只有6年时间。虽然它昙花一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经营决策者盲目投资,搞多元化经营,忽视了自己的主业,忽视了确立自己的支柱产业,是其迅速衰败的最重要原因。
虽然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涉足多元化经营能有效降低个业的市场风险,但是,多元化经营必须要以自己的支柱产业为依托,而不是放弃支柱产业而另辟蹊径。对于任何一家大企业而言,放弃自己的支柱产业,都必将遭到市场的无情惩罚。
正大集团从1979年起在中国投资经营农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很有影响的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大集团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先后投资房地产、摩托车、啤酒等行业,但效益不尽人意,比不上以前单纯经营农牧业时,且集团效益呈逐年下滑之势,一些产业相继出现了亏损。经过一番反省和思索,正大集团果断放弃多元化经营,重新回到以农牧业为重点的经营战略上来,很快正大集团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1997年,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和起亚集团、真露公司等一系列巨型企业纷纷破产和倒闭。经济学家在分析这些事件时指出,这些企业倒闭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盲目扩张,忽视自己的主业,是其倒闭的最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索尼公司曾投巨资收购美国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影视公司,结果索尼在1994年成了世界上亏损最多的公司,而它在日本投资的房地产公司更是血本无归。
由此可见,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都必须确立自己的核心支柱产业,确保在这一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虽然多元化经营从理论上讲可以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但是,对很多企业来说,多元化经营是一道坎。如果不能迈过这道坎,那么,过大的摊子将会变成企业沉重的负担。在这方面,房地产巨头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可谓是交够了学费,学到了真谛。
万科最初是一家摄像器材贸易商,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万科开始涉足进出口贸易、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等行业,参股企业达30多家。但是,这种摊子铺得过大,主业不突出的多元化经营,严重地影响了万科的市场回报率。1993年以后,万科开始“瘦身”,决定将房地产业作为自己的主业,把与主血无关的企业全部出售。并且在房地产这一主业内部,万科又继续进行了“瘦身”,放弃过去那种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住宅什么都做的经营方式,专做中档以上的住宅,在中档以上的住宅中又选择了专做城郊结合处的住宅。通过实施“瘦身”计划,万科转让出了30多家公司的股权,把经营重点收缩到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这四个大城市。通过确立核心支柱产业,万科不仅做大了,而且做强了,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很有影响的企业。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做到可持缕性发展,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大,都算不上是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而要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枝心问题,即确立企业的支柱产业,让企业大得强壮勇猛,而不是大得臃肿无力;这是每一位决策者、管理者都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七、虎狼之师也要讲诚信
【史海回眸】
赵王被俘后,公子嘉带领数百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自立为代王。
秦军在追逐公子嘉时,兵锋直抵燕国的西南边境易水,燕国大为震动。燕国的太子丹当年曾为质子入秦,不堪在秦国受到的非人待遇,从咸阳逃回燕国,从此对秦国恨之入骨。敌强我弱,他认为用燕军去抗击强大的秦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与诸侯合纵抗秦,为时已晚,因为韩国已经灭亡,赵国基本不存在,其余各国都已成了惊弓之鸟,很难再联兵抗秦。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搞恐怖行动,派人刺杀秦王,以延缓秦国的进兵速度,然后再联合诸侯以图自保。打定主意后,他不惜任何代价到处访求刺客,导演了一幕“荆轲刺秦王”的惊险悲剧。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壮士荆轲以燕国使者的身份,前往秦国行刺秦王政。秦王政在咸阳宫接见了荆轲,荊轲献上秦国叛将樊无期的人头和裹藏着匕首的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秦王政在大殿上展开地图的轴卷,“图穷而匕首现”,就在匕首出现的瞬间,荆轲左手抓住秦王政的衣袖,右手紧握锋利的匕首向秦王政刺去。秦王政挣脱衣袖,急拔身上的长剑,无奈剑身太长,慌忙之中却拔不出来,只好绕着殿中的柱子躲避荆轲,由于事发突然,群臣都惊呆了。按照秦法规定,群臣不能带武器上殿,而执兵器的卫士都在殿外的阶下,一时来不及招呼。幸亏一位名叫夏无且的待医提起药囊砸向荆轲,延缓了荆轲的行动,同时有人高呼“大王把剑竖着背起拔出来”秦王政赶紧依言拔出宝剑,砍断了荊轲的左腿,荆轲残废倒地,秦王政又追加了七剑,随后,左右上前杀死了荆轲。
脱险后的秦王非常震怒:燕国无礼,丧心病狂,提燕太子丹的人头来见!
就这样,在中立的齐国面前,秦国有了进军燕国的借口,此次用兵是报燕国行刺之仇。
秦王政二十年,秦王政命将军王翦、裨将辛胜和骑兵都尉李信率军大举进攻燕国,声明务必要拿燕太子丹的人头来见。燕国则联合赵公子嘉代王的力量抵抗秦军。
燕、代联军5万人背靠易水列阵,准备与秦军决战。
王翦望着燕、代联军的阵容,对辛胜和李信说:“虽然敌军人数不多,但因为是背水列阵无路可退,我军贸然攻击,敌人一定会拼死抵抗,如此一来,即使我们能够取胜,也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二位将军有何高见?我们这次作战的目标是擒杀燕太子丹。”
辛胜说:“依小人看,燕、代联军的作战构想是以少数兵力背靠易水列阵,以此为桥头堡,而大部兵力则部署在易水以东的上谷至蓟城一线。假若我军攻击失利或是伤亡过重,燕、代联军就会乘胜渡河追击;我军若想歼灭背水列阵的敌军,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他们则可以乘我半渡而攻之,对我军实施打击后,再安全退保蓟城。所以,这一仗要速战速决。”
王翦点了点头,又问李信有什么看法。
此时的李信身经大小数十战,比先前成熟多了,颇有大将风范,在秦王眼里,他是王翦最理想的接班人。
李信说:“辛将军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李将军有何高见?”辛胜见李信年轻职卑,却要跟他唱反调,有点不高兴地问道。
“说来听听!”王翦知道李信常有独到的见解。
“依我看,代军(赵国残余力量)大约10余万,燕军在20万以上,双方兵力总计在30万以上。他们以易水为屏障,以逸待劳,假若同心协力和我军决战,我军是难以取胜的,毕竟我军兵力不足20万。”
“别忘了秦军一向是以一胜三!”辛胜说。
“料敌从宽,凡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秦军的确一向以一胜三,如今燕、代联军5万人背水列阵,辛将军能否率2万人马前去击溃他们?”李信问辛胜,辛胜语塞。
“因此,我们要双齐下,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歼灭易水之西的5万人,造成震撼之势,再伺机挑拨燕、代之间的合作,告诉代王我们要的只是燕太子丹的人头,无意与之为敌另外,在我看来,燕王并没有打算固守蓟城,他的作战构想是决战于易水,胜则继续扎根蓟域,败则保住实力退守辽东,那里有辽水、大海作三面屏障,还可以联合东胡对付秦军。”
王翦沉思半晌说:“就按李将军说的办吧,辛将军听令!你率所部10万围歼正面之敌,待命进取蓟域!”
“李将军!你负责你所建议的任务,离间代王,捉拿燕太子丹。你需要多少人马?”
“3000骑兵足够了。”李信自信十足地说。
“三千?军中无戏言!”看着这位年轻的勇将,王翦的语气有些惊讶。
“愿立军令状!”李信严肃起来。
第二天拂晓,秦军对燕、代联军采取围奸攻击,燕、代联军无处可退,奋力死战。两军接战,杀声震天,燕、代军伤亡虽大,秦军也损失不少,不能前进半步,两天下来,双方形成了僵持状态。
正在这时,外边谣言四起,说蓟城方面燕王和太子丹已率领精兵逃到了辽东。听到这个传言,燕、代联军士气顿挫。
第三天早上,易水上游忽然飘下许多艘无人的空船,再加上一些运补给船只抵达岸边,燕、代联军不顾杀敌,纷纷夺船逃走,甚至为了夺船互相残杀。原来,李信趁辛胜率军和背水列阵的燕、代联军激战时,率领3000骑兵由上游水浅处渡河,顺势消灭了代军的运粮船,将空船顺着河水放到下游,以扰乱燕、代联军的军心。
五天后,易水边的燕,代联军被消灭殆尽,2万人死在易水中,河水变成了红色。
王翦乘胜渡河追击,包围了蓟城,很快攻克了蓟城。燕王和太子丹率兵逃往辽东,李信率军穷追不舍,在衍水(今辽河流域)大破太子丹的军队。
李信派使者送信给代王说:“秦攻燕只为燕太子丹人头,君王何苦为他人替死?今易水之西燕、代联军全部被歼,唯君王留意焉!”
代王嘉接到来信,立即和群臣商议,这帮大臣听说前方战败,一个个若惊弓之鸟,纷纷主张求和。代王嘉便派使者前去见王翦,答应解除燕、代联盟,但秦军必须保证不再攻代。
得到王翦的承诺后,代王嘉又写信给燕王喜:“秦所以犹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得以血食。”
燕王喜接信后,随即与群臣计议。群臣主张顾全大局,保社稷为重。燕王喜先派出使者前往秦军大营,得到王翦不再攻辽东的保证后,忍痛割爱,派人送信给太子丹说:“尔派荆轲刺秦,事先寡人不知,现秦王政急欲得儿首级,愿我儿善以自处!”
看完父王的信,太子丹泪流满面,整顿衣冠,危坐于席案前,拔剑自刎而死。
王翦得到李信带回的太子丹首级,立即退兵蓟城,不再进兵,然后派专使将首级送回咸阳,报告秦王任务达成,此次攻燕,李信功居第一。
秦王政得到燕太子丹的首级非常高兴,但对王翦独断专行,私自向燕王和代王作出不再进攻的承诺,并退兵蓟城耿耿于怀。在他看来,秦军应该乘胜攻击,灭掉燕国和代国。
秦王心中虽有不悦,但他自己对王翦有言在先:取太子丹的人头来见,他并没下达灭燕的任务。如今王翦已取得了燕太子丹的人头,圆满完成了任务,他也无话可说。
他下令召回王翦和李信,留辛胜驻守蓟城,下旨嘉奖三军将士。
【经营哲学大讲坛】
在王翦、辛胜和李信等人打败燕、代联军,取得燕太子丹的人头后,秦王政非常希望他们乘展进军,攻灭燕、代。但王翦却私自与代王、燕王议和,私自撒军。这是不是违抗君令呢?不是,一则,秦王虽然希望他们乘胜进军,但没有明确指示;二则,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若不以战促和,既难以取得太子丹的人头,又会将燕、代两国逼向绝境,使其戮力同心,殊死抵抗。如此一来,秦军能否灭掉燕、代,并无把握。更重要的是,灭灭燕、代两国行动不仅是军事行动,还涉及到外交承诺。秦国之所以能在攻韩灭赵时使齐国保持中立,除了齐国奸相误国、齐人厌战外,还在于它给齐国的理由站得住脚。而此次攻燕是报燕太子丹行刺之仇,齐国也无话可说,但若要灭掉燕国,必然会让中立的齐国敏感起来,如果齐国放弃中立,与残存的燕、代、魏,楚结盟。对秦王政来说,必然是一场难以预料的灾难。因此,王翦在没有得到秦王政灭燕的明确指示前,是不敢彻底灭亡燕国的。只要能取得燕太子丹的人头,此行就算完成任务。秦王心里纵然有一百二十个不乐意,也不能追究王翦的擅自作主。因为“君无戏言”,君主必须对臣下信守承诺,君臣之间也必级讲诚信。而对于王翦来说,虽然指挥虎狼之师大军压境,但既然自己作出了不再进兵的承诺,也得信守诺言,让燕、代两国得以苟廷残喘。
臣不能失信于君,君不能失信于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要信守最起码的诚信,这一点同样追用于商海博弈。所有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都应该做到诚信经营、诚信管理。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经商的法则,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诚信经济。一个经营者如果不诚信经营、诚信管理,要想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做大做强,是不可能的。
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商人本来最怕失去信用,他总是时刻小心翼翼地按照契约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诚信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诚信经营需要付出成本,但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诚信收益和诚信成本的差额就是诚信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经营企业的目的是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善于利用诚信资源的企业,那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别人讲诚信,别人也就会对你诚信。它可以为企业赢得宽松的经营环境,获得更多的订单,加速奖金周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缺乏城信的企业是很难持续发展、长时间经营下去的,至于做大做强,则更是难上加难。即使企业本身很有实力,可一旦失去诚信,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步屣艰难,直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