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你不知道呀,秦国连年与各国打仗,每年都要死不少人,尤其是20多年前与赵国在长平会战,秦国15岁以上的青壮年差不多死伤了一半。要是按照每家死者的忌日祭奠,村子里几百户人家,死者上千,那天天都会有哭声。于是大家便公议出一个办法,规定在每年的今天一起祭奠,免得天天有人哭。”
秦王政心头一震,一个村庄就战死那么多人,整个秦国每年战死的会有多少?
蒙武问:“这些人都是自长平之战以来所战死的吗?”
“当然,要是自孝公建国扩疆算起,死的人恐怕数也数不清。”老人说,“我也参加过长平大战,那次战争异常惨烈,本来按规定,父子同在军中者,父亲可解甲归田,但当时我正担任里正(村长),征召的人数凑不足,我只好与大儿子一起参加了长平之战,算是凑数。”
“老人家,您有几个儿子?”秦王政问道。
“有三个,但他们全都战死了。长子在武安君麾下,战死于长平大战,次子阵亡于攻韩之战,最小的死在秦王政十一年的攻邺战场上。”
屋里传出一阵哭声。
“老人家,您的两个孙子都快长大了,您会安享晩福的。”秦王政安慰他说。
“孙子?晚福?”老人欲哭无泪,干笑着说,“早些年,庄里的人哪个不说我有福气,妻子贤惠,儿子一个比一个俊俏能干,最要紧的是个个孝顺。现在怎么样?我真希望他们不要长大,就这样待在身边,至少还可以帮家里放牛砍柴,挑水打杂,一长大送上战场,就什么都没有了。”
“老人家,今日多有打扰,该告辞了。改日再登门致谢。”秦王政起身告辞。
“不要客气,招待不周。下次经过的时候再进来坐坐。”老人又恢复了先前的谦和冷静。
蒙武取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说:“老人家,告辞了。这点小意思给孩子买点东西吃。”
“说好不要给钱的。”老人以为是铜钱,便拿起来要塞还给蒙武,突然发现是金子,不由得变了脸色。他问秦王政:“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这么有钱?不像小货郎!”
“我们是咸阳本地人。”蒙武笑着说.
“咦,我看这位很面熟。您和他真的很像!”
“老人家,你说我像谁?是像您的儿子吗?”秦王政有点紧张。
“不,你有点像我们的大王。但是,大王怎么可能到我们这里来呢?”老人边说边搔头。
“是啊,大王怎么会来这里呢?”蒙武笑着说。
“您说我像嬴政?”秦王政笑着问。
“你这人真不懂事!怎么能直呼大王的名字?”老人有点愠怒,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自言自语说:“我在为战死的儿子领受那块匾额时,远远地看见过大王……”
秦王政忍不住问道:“那你不恨大王吗?你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死在他当政的时期。”
“你这个年轻人不懂事!我怎么会恨他?秦国不打别人,别人也会打到秦国来,与其别人打我们,不如我们打别人。至于各家的境遇,生死有命,只有看各家的命运了!”老人摇头责怪说。
“老人家,我向你赔不是。”秦王政说。
“咳,不说这不过我看你们不是常人,不然哪来这么多金子?”老人又突然问起了金子的事情。
“我家比较富裕,这点金子老人家拿去,也许可以为这个村子做点善事。”
老人想想说:“也好,老朽就收下了。”
秦王政和蒙武快步出门上马,像做贼似的迅速离开了村庄。
在回官的路上,秦王政说:“我们必须加快战争进程,消灭东方六国。只有天下一统,才能平息干戈,老百姓才能早一天免遭战乱之苦。”
【经营哲学大讲坛】
秦王政与蒙武微服私访,深入民间,第一次看到了老百姓的淳朴,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让他感到震憾的是老瓦姓对战争的理解,尽管他们的儿子或丈夫死于秦国的对外征战,但只要天下不统一,就不会平息兵戈,即使秦国不去打别国,别国也会打上门来,有这样深明大义的老百姓,秦国何愁不能统一天下。这次微服私访使他清楚地意识到,老瓦姓为统一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战争不能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他决定加快战乎进程,以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去终止永无休止的请侯争霸,让天下一统,四海晏然。
秦始皇的微服私访,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下基层考察,倾听群众的声音,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为制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也应该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职工的想法,顿听他们的心声,继而有的放矢,制定出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措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决策者、管理者与员工们接触的机会较多,这样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凝聚力,但是,当企业迅速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变大了,业务繁忙了,经营管理者的应酬多了,里里外外需要他点头拍板的事情多了,接触基层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但恰恰是这种看似合情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决策者,经营管理者脱离基层,脱离员工,不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长此以往,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的。
一个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拿得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畅销,除了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外,还必须要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开拓上下功夫。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发挥生产第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员工们对企业生产的一些看法,认真听取他们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节能降耗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群众的智慧,有针对性地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成本问题、包装问题,继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否则,如果经营管理者不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仅凭几个管理人员的汇报材料去管理生产,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肩量和成本问题的。
在解决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的同时,还要努乃解决产品的市场问题,不断开拓市场。而要开拓市场,就需要发挥一线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追性,一钱销售人员直接面对市场和客户,是企业了解市场信息的最直接窗口,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要直接与一线铕售人员接触和沟通,从他们那样获取第一手资料。必要时,决策者、管理者还要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找准时机,及时做好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新产品的研发、上市工作,确保余业在市场上有足够的份额。
此外,企业的经营决策者不注意接触和了解基层,还会导致各级管理层纷纷效仿,不知不觉养成官僚作风,一旦企业内部官僚作风盔行,就会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些原本很有生机的企业之所以逐渐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亏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会业内部的官僚作风严重。对此,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始人雷·克芕克是深有体会的。
雷·克罗克在麦当劳迅速发展壮大后,由于工作太忙,一时忽视了广泛接触一线员工,结果麦当劳公司很快面临着严重亏损的危机。雷·克罗克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发现是因为自己忽视了接触基层资工,导致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逐渐染上了官僚主义作风,习惯于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
雷·克罗克很快意识到了脱离基基员工的危害性,他不仅要经常去连锁店里了解情况,而且还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这样一来,各基层管理人员都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现场解决问题,公司很快扭亏转盈。
此后,雷·克罗克又把广泛接触基层员工作为公司管理的基本方法,向公司的各级管理层推广,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做到这一点。他以身作则,带头接触和了解基层员工,他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人们却很少看到他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他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了“走动管理”上,即到所有分公司部门去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到一些分店里去了解一线员工的情况,其他管理人员也纷纷以他为榜样,深入基层展开调查研究,大大改善了麦当劳的管理状况,激发了员工们的枳极性,麦当劳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把分店开到了世界五大洲。
一个人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却很困难。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来说也是如此,了解别人的企业容易,了解自己的企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的内部结构会越来越复杂,经营管理者要想真实全面地了解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情况则更加不容易。而经营决策者若不了解本企业的真实情况,又怎么能确保自己在与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商场如战场,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基层员工分布在企业的各个岗位上,最了解企业运作的各个细节,也最有机会发现企业的问题。当员工的想法得不到反映时,那些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就会悄然无声地熄灭,但是如果有一个机会燃烧,它也许会点燃整个草原。经营管理者广泛接触基层员工,不仅可以从基层资工那里获得真知灼见,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还能增加基层员工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效卒,一旦员工们的工作热情普遍高涨,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同步提高,企业想不做大做强都很难。
六、抓住核心问题做文章
【史海回眸】
秦王政亲自上前线****,鼓舞士气,秦军一鼓作气,击败了赵军。见前线失败,赵王又启用李牧,让他领军救援。不久,赵将李牧率军绕过秦军驻地番吾,与秦军在番吾以西20里的地方展开激战,以不足5万的兵力击溃了杨端和所率领的10万秦军。杨端和不得已,只好率军退至魏国的邺城。
赵王闻讯大喜,封李牧为大将军,以司马尚为副将,沿太原汾水以北地区、阏与、番吾布防,抵御秦军。
对于这次战败,秦王政没有责备前方将士,认力“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他强烈地意识到只要李牧在一天,秦国要想消灭赵国,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只要李牧一死,攻取赵国就犹如囊中取物。
秦王政找李斯商议,说李牧连续两次以少胜多,而且胜的都是刚获全胜、人数远比他多的秦军精锐,不但成为了赵国抗秦的长城,而且使秦军将士闻风丧胆,严重影响了秦军士气。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于是,除掉李牧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蒙武身上。
蒙武派人前往赵国找到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设计让赵王杀掉李牧。
郭开说:“这件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现在赵国人奉李牧为神明,赵王视他如擎天大柱,短期内动不了他。而且这个人非常清廉,身无余钱,家无私产,连70多岁的老母都由经商的长兄奉养,他的妻子早亡,没有留下儿女,也未再娶。像这种人,很难抓住他的把柄,得慢慢找机会!”
郭开继续说:“要想除掉他,除非给他加上谋反的罪名,但他最近立了战功,现在说他造反,赵王肯定不相信。不过,俗话说功高震主,时间一长,赵王也会对他存戒心,到那时,再乘机说他图谋不轨,试图造反,赵王自然会相信。只是要办成这件事,至少得花三年时间。”郭开不慌不忙,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
秦王政听说除掉李牧要花三年时间,非常不耐烦,于是命杨端和与王翦两面发动攻击,但均被李牧巧妙击退。
秦军想找赵军主力决战,却总是难以找到,一个不留神,李牧的部队却又突然集中,歼灭秦军的小股部队。对于李牧这种飘忽不定、防不胜防的战术,连最擅长敌后突袭的李信也感到头痛。
李信现在已是王翦麾下的骑兵都尉,率领着三万轻重骑兵,是秦国新生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不过,在李牧神出鬼没的战术面前,他也一筹莫展。
更可怕的是,李牧将边境上的民众都组织起来,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座烽火台,事先规定好信号,对秦军每次入侵的兵种和兵力,李牧都能通过烽火的种类和数目作出准确判断。只要秦军一有行动,李牧很快就能掌握其行踪、行动规棋。
在连遭挫折后,秦王政不得不耐住性子,一面等待郭开用计离间赵王和李牧的关系,一面集中兵力解决韩国问题。
秦王政十六年九月,秦国大军攻占韩国的南阳,南阳是个大郡,人口众多,秦王政将当地男子全部登记入年籍册,按年龄抽丁至秦军服役。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秦军大举攻韩,俘虏韩王安,尽取韩国领土,将其纳入秦国版图,置为颍川郡,韩国宣告灭亡。
就在攻灭韩国的那一年,赵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民间流传着“赵哭秦笑”的讹言,秦王政认为灭赵有了天赐良机。第二年,秦军分兵两路,大举攻赵,一路由王翦率领直上井陉,一路由杨端和率领进攻邯郸赵将李牧、司马尚率军浴血抗战,秦军难以取得迸展。秦王政让蒙武派人催促郭开,赶紧动手除掉李牧。
郭开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在前线按兵不动,要与秦军单独媾和,举兵叛赵。非常时期,秦国大军压境,李牧手握重兵,这样的流言不能不使赵王对李牧产生怀疑,他赶紧派赵葱、颜聚去取代李牧。当此紧急关头,李牧拒不受命,遭到捕杀,司马尚也被废黜。
李牧一死,赵军失去主心骨,斗志顿失。秦军所向披靡,大败赵军,赵葱被杀,颜聚败逃。
秦王政十九年,王翦、羌瘣攻下东阳,杨端和攻破邯郸,活捉了赵王迁。
赵公子嘉率领宗族数百人逃亡代地,自称代王,收集残兵败将,得10万之众,东与燕国联合,列阵易水之西,和屯兵中山的秦军相对峙。
【经营哲学大讲坛】
李牧是继赵奢、廉颇之后的赵国名将,秦军无论统兵将领是谁,士气多么高昂,遇到李牧几乎每战必败,而且李牧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秦王政清醒地意识到,要想灭掉赵国,必须先除掉李牧,李牧不死,赵国不灭。要解决对赵国的军事行动,必须先解决李牧这一核心问题。只要李牧一死,赵军就失去了灵魂。在秦国反间计的反攻倒算下,昏庸的赵王上了当,自毁长城,错误地杀掉了李牧。李牧死后,秦军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占领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宣告灭亡。
不仅指挥战争、克敌制胜要抓住核心问题,经营企业,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通过解决核心问题,带动其他问题的迎刃而解。
企业经营决策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企业的核心支柱产业问题。
很多人认为,企业越大,实力越强。其实不然,真正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是指占地面积大,拥有很多分厂分店的企业,而是指那些拥有自己核心支柱产业,在市场上占有足够份额,甚至能左右市场走势的企业。那些片面追求大而全,盲牧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涉及多个行业,四处开花的企业,并不一定是真正强大的企业,在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经营决策者、管理者若意识不到这一点,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外强中干,逐步丧失竞争力,滑向没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