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客为什么购买》(Why We Buy)一书中,零售人类学家帕克·昂德希尔(Paco Underhill)把那些为孩子们(或伴侣)要买的东西掏腰包的人称为“带着钱包的人”(the Wallet Carriers),因为青少年通常是依靠父母来给他们买各种东西的,无论是学校用品、衣服、化妆品,还是iPod里下载的歌曲。作为控制财权的人,带着钱包的成年人至少对于孩子要买什么有点发言权,这对于营销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能制定一个营销或广告策略,来说服一个成年人买一个孩子用的产品?你马上就会读到非常狡猾的手法。
如今,多亏了技术,在人类历史上,父母和他们的青少年子女之间的共同点从未像今天这样多。妈妈、爸爸、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机、Facebook账号,以及大致相似的文化感性。他们去看相同的电影、听差不多的音乐、在电视(或iTunes、TiVo还有Hulu)上看同一个电视节目。结果就是,好莱坞和音乐行业必须要想办法做出成年人和年轻观众皆宜的内容。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巧妙地打造语意模糊的歌词和对话,让一个成年人—通常意味着性成熟的人—说一些很不同的,或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无伤大雅的话。举个例子,黑眼豆豆的《Pump It!》,或者菲姬的单曲《伦敦桥》,歌词是这样的:“为什么你每次来的时候,我的伦敦/伦敦桥都会下沉”。(让你怀念起彼得、保罗和玛丽的《神龙帕夫》那个纯真年代了,对吧?)
用一个8岁孩子的眼光去看一集《辛普森一家》,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你们可能看得好好的,但是孩子很可能会嘲讽某些“厕所幽默”和类似“荷马·辛普森是一个傻瓜”这样的情景,而你还会笑史密瑟斯和伯恩斯先生之间紧张的同性恋关系。(在2000年的那集《两个斯普林菲尔德的故事》中,当原来的斯普林菲尔德的居民在河附近发现金子时,一个女人呼喊道:“谢谢,辛普森市长!从今以后,我们就能洗金子澡了!”)
《怪物史莱克》和《玩具总动员》这两部电影也运用了这种策略;想想《怪物史莱克》中的国王被叫作“Farquaad”,读音和“Fuckwad”(意为“蠢蛋”)相同。在《玩具总动员2》中,巴斯光年爱上那个牛仔女孩杰西时的反应是翅膀的弹簧坚硬地立起。这些情节向那些拿着钱包的父母们眨了眨眼、点头致意,其中的性内容并没有明显到让孩子们察觉。英国广播公司指出:“好莱坞大亨们必须要意识到终极的电影应该是适合所有年龄段和类型的观众,这样才能有立足之地。”
正因为这个策略在娱乐产业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事实上在私下里他们把这个称作“辛普森”或“史莱克”策略),公司也开始从好莱坞的经验中取经了,各行各业的营销者们都在他们的品牌中采用这一策略。比如,三明治连锁品牌Quiznos近日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叫作Toasty Torpedo。广告上说它是一个“12英寸长的美味”,文字过后,一台烤面包机用沙哑的声音对厨师说道“快说它性感”,以及“把它放进来”。希望8岁的孩子们不会参透其中的内涵。
但是,没有一个品牌会像当代的流行音乐偶像贾斯汀·比伯(是的,他就是一个品牌)那样,通过“史莱克”策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有青春期女儿的父母都知道,贾斯汀·比伯是一个有着天使般面孔的17岁音乐人,2007年成名。当时他的妈妈在YouTube上上传了他在卧室唱歌的视频,几周之后,看过比伯视频的人达到了100人,然后是1 000人、1万人,之后是100万人。两年后,比伯的专辑《我的世界2.0》首发,在排行榜上排到了第一名。已有5 000万人订阅了他的YouTube频道,《时代》杂志称比伯是“数字时代的第一位真人少年偶像,他的成名完全归功于互联网”。但除了这个特点之外,在长期的传统中,比伯这种头发蓬乱、有着完美又俊朗容貌的少年一直是无数痴情少女迷恋的对象。丰满的嘴唇、深邃、深情的眼睛、光滑的皮肤、有亲和力的甜美微笑。对了,还有甩发的动作!巧合的是,如果你把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偶像唐尼·奥斯蒙(唱《你好吗,孤单女孩》的那个)的照片和贾斯汀·比伯(他有一首歌叫《一个不那么孤单的女孩》)的照片对比一下,你会吃惊地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是歌曲的内容,还有他们的面部样貌。毫无疑问:对于10~17岁的女孩来说,“帅”的标准就是“单纯”和“天真”。
等一下,几百万迷恋比伯的粉丝们可不都是少女啊。当然少女有很多,但不是全部,而且远不是全部。那她们都是谁呢?无论你信不信,在这个17岁男孩最疯狂的迷恋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三四十岁的妇女。对,就是那些年纪大到可以当他妈妈的女人们。多年来,我遇到过很多中年妇女向我坦露她们会偶尔迷恋上一个年轻的男性名人。请搞清楚我并不是指那种恶劣的、非法的,或是不正当的感情,从没听过任何一个中年粉丝把迷恋付诸行动(同时,我发现如果一个47岁的父亲承认对一个少女产生性渴望,那么他就会被送去治疗,或者最坏的情况就是坐牢)。不过这些女人仍然让人觉得恐惧,在比伯出现的地方,看到一些热情的妈妈们在一群尖叫的少女中推挤着奔向偶像,还把女孩们推搡到一边,已不算新鲜事了。
作为一个痴迷于名人品牌的营销者,我不自觉地开始思考这现象背后的奥秘。青少年对比伯疯狂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少年偶像的现象也有几十年的传统了,而且客观上,以17岁的标准来说,比伯也算是帅哥了。但是他为什么会吸引那些比他年龄大一倍的女人呢?他对她们有性吸引力吗?或者他只是她们青少年时代旧幻想的一种投射?我决定要一探究竟。所以我和一家国内的招聘集团默里山联合公司(Murray Hill Associates)合作,集结了一个焦点小组,小组成员是那些曾在少女时代迷恋过少年偶像(无论是利夫·加勒特、大卫·卡西迪,还是戴维·琼斯)的女性和母亲。但是在我问她们一些私人问题之前,我首先和一位女心理医生(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聊了一次,她曾经和我说过她时不时地会迷恋上一些长相好看的未成年男性。我的问题激起了她的好奇心。
她顿了一下。“这不一定是性方面的,马丁,”她说道,然后又顿了一下,“但也不是和性完全无关。”当然,我必须要了解更多。
在芝加哥的一个雨夜,我找来12个45岁的妈妈们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她们围坐在一个椭圆形的桌子边望着我。“那么,女士们,”我说,“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也许听起来有点奇怪。”我顿了一下继续说,“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们是否曾爱上过一个非常非常年轻的小伙子?”
这时我已经准备好接受她们愤慨的目光—也许她们还会把几支笔或几杯咖啡扔在我脸上。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房间里没有一个人因为我的话而发怒,而且恰恰相反。每位女性都向我投来认同的目光,我能感受到那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我明显切中了要害。我看过一期《周六夜现场》的节目,蒂娜·菲在短剧中饰演比伯的高中老师,她自言自语道:“我不知道我是想嫁给他,还是想把他放进手推车里推着他在购物中心里转?”基于我那晚所观察到的,这显然是一种普遍但鲜有人讨论的情绪。
屋子里的女人们当开玩笑一样讲着自己对比伯的迷恋,并且谨慎地强调她们从来没有对他有过实质的行动。但是我很明显能感受到那种积郁已久的渴望迸发出来。我几乎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盖过别人的声音,接二连三喊出一些诱人少年的名字。有一位女士描述她带她的女儿去看《暮光之城3:月食》(Eclipse,是根据史蒂芬妮·梅尔的《暮光》系列小说改编的三部曲之三)时的情景。“当泰勒·洛特纳(他当时18岁)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差点儿跳起来,”她说,“我的天哪,他实在太帅了!当然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我知道我女儿如果听到会疯掉的。”
就这样,讨论又持续了10分钟。最后,坐在桌子最后面的女士举起了手。她告诉我,少女时代的她是歌手王子(是的,在那个年代我猜他就是王子)的狂热粉丝。就在我开始质疑她的品位时,她说了一句非常有启发性的话:“我觉得女人比男人更喜欢美和漂亮的东西,而男孩也属于这个范畴。”
焦点小组的讨论快要结束时,我发现我的两个理论都得到了部分证实。这些母性的“狂恋”和性有关,因为这是女性重温少女时代性征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和性相比之下,这些情绪和怀旧的关系更大,是她们再次体验年轻时对保罗·麦卡特尼和大卫·卡西迪这些偶像们的狂热和兴奋的方式。我能感受到女性最想证明的,也许是对她们的女儿或对自己来说,在母亲的身份之外,她们仍然是曾经的那些女孩。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某些营销者已经意识到这种“比伯现象”了,而且当他们推销下一个青少年偶像时,他们故意地,也可以说是偷偷摸摸地以青少年作为幌子,实际瞄准的是那些青少年的妈妈们。事实上我很确定,当营销者们利用性吸引力向那些揣着钱包的成年人兜售青少年偶像(或任何一个表面看上去是儿童或青少年品牌的产品)时,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媒体公司非常了解,中年的妈妈经常会和她的女儿一起看电视节目,或者在汽车里听女儿的音乐。“当你有一个千禧年的目标群体(指在1980~2000年之间出生的人)时,”弗兰克·N·马吉德顾问公司的“千禧年战略项目”的主席杰克·麦肯齐(Jack MacKenzie)说:“你的第二个目标群体一定是她的妈妈。这就是如今的营销方式。开发这个‘第二目标群体’才是聪明的做法。”
所以,丈夫们,警觉吧。你们的妻子,你可能觉得她是给你们的女儿买了最新的贾斯汀·比伯的CD,但这其中隐藏着一个惊人却又寻常的秘密,而且公司和营销者已经深谙这一秘密许多年了:无论对于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年轻人还是老人来说,性吸引力以各种形态存在着;而且它是一个极其强大的说客,无论你自己承认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