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
3147400000030

第30章 教典之十六:以事业为号召,吸纳各类人才为我所用(1)

用理想事业招人,用个人魅力聚人。理想事业为主,薪酬股权为辅。这就是马云不同寻常的聚人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事业加回报。其结果是最大限度的排除了机会主义者,招到了同心举事、同舟共济之人,也聚到了目光深远的专业之才。马云始终坚持理想事业及使命高于薪酬和股权,坚持把那些不能认同阿里巴巴价值观,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奔着高薪奔着股权而来的人拒之门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就了马云和阿里巴巴。

【创业大讲堂——马云打造凝聚力团队之道】

资本和人才是创业必不可少的两大生产要素。在马云眼里,人这个要素要比金钱这个要素重要。马云是个扯旗聚众呼啸山林的企业领袖,没有人就没有他的网络霸业。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时,还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当他窥见了商机纵身下海时,最缺的就是人。没有人怎么办?只能找,只能招。在多数人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时,招人之难可以想见。马云就是凭着一张嘴,四处游说,先招来了老婆,又招来了朋友,最后招来了他的学生。

中国黄页时代,马云麾下的原始团队就是由这三种人组成的。

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和阿里巴巴都属IT产业。这个产业诞生崛起时,其招聘铁律就是:高薪聘人,高薪挖人。其时,网络公司的薪酬是企业界中最高的。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囊中羞涩。他一开始就避开了先找风险投资融资,再高薪挖人聘人的老路,独辟蹊径,用空头支票招人。其实质是用理想事业招人,用个人魅力聚人。其结果是最大限度的排除了机会主义者,招到了同心举事、同舟共济之人,也聚到了目光深远的专业之才。

商场上光用空头支票招人行得通吗?马云是英雄,也是商人。他深知企业聚人之道是事业加回报。在马云那里,在阿里巴巴,这个回报就是股权。马云不仅给了阿里巴巴十八个创始人可观的股权,也给了后来的几个关键人物蔡崇信、吴炯等不少的股权。

马云招人的全景扫描是理想事业为主、薪酬股权为辅。而大多数网络公司的招聘之法是高薪加股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点差别成就了马云和阿里巴巴,而使其他90%以上的网络公司永远销声匿迹。

其实,不采取高薪制也是马云良苦用心。因为他一直坚持认为,用期权或股票等形式激励员工是最好的选择,“用金钱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能让员工心甘情愿为阿里巴巴奉献,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股权(期权)激励,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产物。时至今日,这仍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非常先进的员工激励形式之一。一开始就瞄准全球化,要与国际化企业接轨的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倡导和坚持下,对这种激励政策一直乐此不疲。

创业初期,阿里巴巴曾实行员工持股和全员期权制。那时,马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钱散人聚,财聚人散”。在马云与孙正义的软银谈合作的时候,员工要不要持股的问题也是双方争执的焦点。但是,在这一点上马云极为强硬,最终还是迫使孙正义让步,同意全员持股的方案。

后来,随着企业的成长,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及股东结构的复杂,要做到全员持股的确是不太可能了,阿里巴巴只能以现金等形式来弥补。不过,只要有机会,马云绝不会放过为员工争取股份的努力。在阿里巴巴B2B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马云甚至还跟杨致远和孙正义展开了一次“交锋”,并最终使得这两个最大的股东做出了让步,同意将股权进一步稀释,让出一部分股份给阿里巴巴的新员工。激励形式的确经历了许多改变和调整,马云自己也常说,“今天是工资,明天是资金,后天是每个人手中的股票”,但“钱散人聚,财聚人散”的核心思想从来没有改变过。

经济学家们分析说,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藏富于企”而非“藏富于民”的尴尬局面中,要做到在企业内部“藏富于人”,还是可以实现的,员工过得好,企业才更有希望。几百年来,法国人一直坚持一个真理:人民富了,才会爱这个国家。

阿里巴巴的大业需要广聚天下精英。在短短的8年中,阿里巴巴从创业之时的十几人扩展到如今的几千人,这几千名网络人才中包括许多国际一流的IT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马云用“理想事业招人术”招来的。即便是后来几年,阿里巴巴盈利高速增长,口袋鼓鼓完全付得出一流薪酬的马云,依然坚持他的理想事业招人原则。坚持理想梦想事业使命高于薪酬和股权,坚持把那些不能认同阿里巴巴价值观,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奔着高薪、奔着股权而来人拒之门外。

在中国,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留住人才都是一个挑战。马云靠什么留人?依然是他的不同寻常的聚人之道。招人靠事业加股权,留人同样靠事业加股权。马云用梦想和股权不但留住了十八勇士,留住了骨干中坚,而且留住国际高端人才。而这是阿里巴巴决胜千里称霸业界的根本保证之一。

马云说,我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好多事情,最大的困难不是缺钱,而是缺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到今天一大帮人为了阿里巴巴的梦想,为了他们自己每个人的理想在阿里巴巴工作。

“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不行,边上都是替你打工的也不行,边上这批人也必须为了梦想和你一样疯狂热情,而且这个梦想还必须做出来。”

靠梦想招人、留人,这是马云的一绝。

阿里巴巴中的十八勇士即原始团队,是马云赖以打江山的中坚骨干,也是马云借以成大业的先锋干将。这些人全部都是马云用空头支票招来的。当然其前提是这些人认同了马云的理想和事业,也佩服马云的人格和眼光。

“我许诺的是没有高工资,没有房子,只有地铺,只有一天12个小时的苦活、不到2 000元的低工资、苦难、屈辱和不被理解。”马云就是用这个许诺,这张空头支票聚来了十八勇士,也聚来了第一批公司骨干。

阿里巴巴年轻的程序工程师Tonny也是这样被招来的。Tonny是香港人,当时只有20岁,但已算得上香港的IT高手了。Tonny的父亲是马云的朋友,是父亲介绍他到阿里巴巴应聘的。马云一见Tonny开口就说:“每月工资500元。”Tonny一惊,“这钱还不够我给加拿大女朋友打电话的。”马云掉头就走。待Tonny与阿里巴巴的几个同行谈过之后又找到马云:“我还是在这干吧。”

蔡崇信是阿里巴巴早期引进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没有他的早早加盟,阿里巴巴的融资大事和财务大事都会很困难。在阿里巴巴艰难危机时刻,撤站裁员的重任也是由关明生和他共同完成的。蔡崇信后来说:“为什么来,阿里巴巴特别吸引我的第一是马云的个人魅力,第二是阿里巴巴有一个很强的团队。”

吴炯是阿里巴巴早期引进的第二个关键人物。从1997年到2000年,历时三载,来往数次,马云终于如愿以偿地将吴炯拉进了阿里巴巴。吴炯曾是雅虎搜索引擎之王,阿里巴巴技术的领先优势全依仗他。

在阿里巴巴五周年庆典上,最风光最幸福的是那些“五年陈”。所谓五年陈就是那些在公司干了5年的老员工。他们是公司的骨干和中坚,也是阿里巴巴梦想的追逐者和坚守者。这些披红挂花的“五年陈”得到了什么?他们每人得到一枚刻有“五年陈”及其姓名的银戒指,戒指是马云亲手给他们戴上的。戒指并不值钱,但那上面凝聚着荣誉与梦想。除此之外,他们每人还得到了宝贵的股权。3年之后,这些股权已经变成了一大笔可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