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06

第6章 皇帝御门听政

封建社会,凡有作为的君主大多注意体察下情,勤于政事,御门听政制度便是其重要方式之一。“五帝神圣……朝以听政,昼以访问,暮以条令”;汉宣帝刘询“五日一听事”;东汉光武帝刘秀“每日视朝”;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幸朝堂,亲览冤屈,亲隶囚徒”。以上诸帝堪称勤政爱民的表率。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即有了早朝制度,名为“常朝御门仪”,历经永乐、景泰、天顺等朝逐渐完善。

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已有御门听政之举,但作为一种制度,到康熙继位后才最终确立。

清帝了解下情、处理政务的依据,主要来自大臣们的奏章。皇帝览奏后,就某一具体事务拿出意见,并付诸书面文字,即谕旨。谕旨交内阁保存,待积存若干件后,皇帝传旨于某日举行御门听政。内阁得旨后,即传知在京各部院衙门、各部院官员,届时进宫候旨;有本章要呈奏者,将奏折装在函匣中,到时一并具奏。

康熙即位后,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加之他勤奋过人,御门听政几乎天天进行,有效地保证了皇帝政令及时地下达,也使御门听政制度得以认真、顺利地实施。

清代御门听政在乾清门举行。乾清门首领太监率人事先于乾清门正中陈设宝座,宝座前摆放黄案一张,宝座后置屏风。在黄案左前方,铺放毡垫一块,备官员跪奏使用。天色微明,乾清门侍卫进入乾清门,立于宝座两侧。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及仪仗队伍豹尾班、佩刀侍卫等人在丹陛下左右相向而立。参加听政的大臣们在朝房聚齐后,经中左门至后左门等候宣召。御前侍卫一声令下,宣布觐见开始,众大臣们按顺序鱼贯而入,至乾清门丹墀东、西向而立。同时,起居注官、翰林、科道官则于西阶之西,东向而立,准备记录。一切准备就绪,皇帝从内宫乘轿至乾清门,在宝座上就座,御门听政开始。首先由尚书一名手持奏本匣至黄案前跪下,然后将匣子恭恭敬敬放于黄案之上。然后,满内阁学士一人开启奏匣,将所有奏折取出,一一奏明圣上。每奏一事,皇帝即降一旨,由大学士、学士们负责将谕旨传给奏事者。这一套程序结束后,参加御门听政的大臣们如还有事情,可按先后顺序逐一奏明,皇帝当堂解答,直至众臣奏完为止。

清代御门听政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每年春夏两季定在卯正(即早晨六点),秋冬两季为辰初(早晨七点)。康熙二十一年后,在时间上有所变化。那时康熙帝尚不满30岁,精力旺盛,御门听政是其了解下情的绝好机会,故而乐此不疲。但对于参加听政的大臣们却成了一大负担。有些大臣体弱多病、老态龙钟;而且有的大臣住家距皇宫数十里之外,为了参加御门听政,每天三更半夜就得动身,极为不便。为此,大理寺司务赵时楫上书奏道:“诸臣每夜三更早起,朝气耗伤,未免日间办事反难精密。不若分班启奏,俾其精神,递相节养。或令满汉正佐轮流……以立不刊之典。”康熙接到奏折后,认为言之在理,对大臣们的苦衷极为体谅,于是批道:“朕御朝太早,各官于三、四鼓趋赴朝会,殊为劳瘁。自今以后,朕每日御朝听政,春夏以辰初刻(早晨7点1刻),秋冬以辰正初刻(早晨8点1刻)……如有年力衰迈及偶患疾病(者),俱向本衙门说明,免其入奏齐集。”

御门听政作为一种制度,天天进行,每日不辍。除非因天气、祭祀、庆典等原因中止。

作为处理政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御门听政在清代发挥过巨大作用,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在御¨听政时决定的。如康熙十三年,在平定三藩叛乱的前夕,康熙就是否撤藩这一事关清代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于御门听政时反复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权衡利弊而最后作出决定的。

御门听政之制实行的好与坏,可以说是一个封建国家兴亡成败的标志。康、雍、乾时期,御门听政几乎每日举行,国家即兴旺发达,出现了“康乾盛世”的良好局面;反之,清末御门听政已是名存实亡,国家则日趋衰落,最终走向覆灭。

(曹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