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05

第5章 宫廷朝会典礼

清朝沿袭明制,其朝会典礼极其隆重。每逢皇帝大婚、册立皇后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和每月初五、十五、廿五的常朝(只行礼、谢恩、不奏事)等,皇帝都要到太和殿接受群臣和外国使臣的朝贺。

在举行朝会典礼的清晨,首先由銮仪卫把法驾卤簿陈列于太和殿前:九龙曲柄黄华盖设在太和殿门外正中,金八件即金拂、金炉、金盒、金盂、金盘、金瓶、金椅、金几放在殿檐的东西两边。佩仪刀、弓矢、执豹尾枪的亲军、护军相间排列为十班,殳和戟设在丹陛的东西两侧。从太和殿广阔的丹陛上和三层台阶下分别排列着九龙曲柄黄华盖、翠华盖、紫芝盖、五色九龙伞、五色花伞。台阶下置静鞭,仗马排列在甬道的东西两边。紫、赤云伞、扇、幢、旖、旌、节、氅、麾、纛、旗、钺、星、瓜、仗陈列在丹墀的东西两旁。金辇、玉辇陈列在太和门外,金、玉、象、木、革五辂设在午门外,宝象在五辂之南,排在最前面的是导象,设于天安门外。而中和韶乐则设在太和殿的东西檐下,分别陈列着编钟、编磬、琴、瑟、箫、笙等乐器;在太和门东西檐下陈设着由云锣、管子、仗鼓等乐器组成的丹陛大乐。在太和殿东边的案上陈放着王公百官的贺表,而各省官员的贺表则放在午门外龙亭内。届时,王公百官皆着朝服,王公在丹陛上,文武百官、各国使臣在太和殿院中,按照品级排立在规定的位置上静候。

皇帝在这一天身穿朝服(明黄色的龙袍),乘舆出宫。起驾时,钦天监报点,午门上钟鼓齐鸣;先到保和殿下舆,接着到中和殿暂息,接受在典礼中侍班、执事、导从等官行祝贺礼。然后在诸官的引导下,进入太和殿。在中和韶乐声中升座。在丹陛大乐的伴奏下,皇帝接受文武百官的行礼祝贺。

太和殿内,内大臣排列在宝座的前后,侍卫列于其后;起居注官立在西边的蟠龙金柱后;大学士,学士,讲、读学士,正、少詹事等站在殿外东檐下;正副御史等站在西檐下。此时,站在丹陛南阶上的六名司鞭官员,挥动静鞭,响声一起,王公文武百官则就地跪下。宣表官双手捧表走到殿下正中,向北一声响跪(下跪),两名大学士趋步上前展开表文,宣表官大声宣读,读毕放在案上。这时,响起悠扬的丹陛乐曲,群臣们行三跪九叩礼。礼毕,退立原位。鸿胪寺官员带领朝鲜等国使臣,理藩院官员带领蒙古使臣,向北行三跪九叩礼。

当响起三下鞭声时,中和韶乐奏起,皇帝在中和韶乐声中降座退朝。朝会典礼到此结束。

(王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