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47

第47章 帝后棺椁

中国古代天子死后,规定在棺材的外面要套上四层椁。清代帝后的棺材外只有一层椁,但它们制作之复杂,费用之庞大,装饰之华丽,较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帝后棺椁形式大致相同,都是内棺外椁,内棺置于外椁之中,外椁很高,中等身材的人站在两头互相看不见,从椁外也看不见里面的棺材。棺材的形式为平头齐尾,两侧板直,棺盖向上隆起,前端有一个木板葫芦,称为“葫芦材”。这种样式是典型的满洲式棺材,在制作上,材质选用坚硬耐腐蚀的珍贵木材,多用楠木,由宫中造办处选派优秀的木匠精工细做。棺材成型之后,先用高丽布缠裹衬垫,然后再上49道漆。油漆匠的难度并不比木匠小,根据传统做法,工匠们每次上漆要均匀,厚薄一致,表面光洁,要求有很高的水平。这49道漆因工序不同,各有其名。第一次叫钻生漆,第二次叫通漆灰,第三、五、七、九、十一次叫漆满糊布,第四、六、八、十、十二次叫压布漆灰,从第三次到第四十次,交替使用漆满糊布和压布漆灰两种工艺。到第四十一次叫中漆灰,四十二次叫细漆灰,四十三次叫浆漆灰,四十四次叫糙漆,四十五次叫垫光漆,四十六次叫退光漆,四十七次叫笼罩漆,四十八次叫金胶漆,最后一次叫满扫金。工匠每上一道漆,同时在另一块备用板上也漆上一道,作为记录,待到49道漆上完后,监工可以根据备用板用漆的厚度、色泽来检查棺材上的漆上得好与坏。漆上完之后,就开始绘制图案。一般棺材都以朱红色的漆为主色调,漆干后,在棺面上雕出藏文经咒或饰以梵文咒,并用字不到头的纹饰为边饰,分别代表吉祥、驱魔、超度亡灵等含义。另外,像隆裕皇后棺材顶盖上雕有金凤一只,挺立山岩,展翅欲飞,旁边云团朵朵,脚下海涛阵阵,山花烂漫。金凤头上雕有九莲菩萨坐像。整个造型布局紧凑,形象优美,线条细如发丝,五彩漆金,不失为具有高度水平的木雕艺术品。

帝后的棺椁安葬前,棺的内壁铺有数层锦。皇帝用13层,一层为升龙、彩云和寿山福海图案,一层为明黄底刺绣绿色团花图案外,其他11层均以金粉书陀罗尼经咒,以蓝、紫、红三种锦为主,全是杭州织造的。皇后棺内围锦数目不一,如隆裕皇后棺内仅有围锦3层,均为紫色,上有金粉写的梵文陀罗尼经,比皇帝等级低。

棺底和椁底均垫有灰白色的灰土,上覆紫色香粉。其作用有两个,一是吸取棺材和椁中的湿气,二是尸体腐烂以后,将腐水吸干,保证空气干燥。

帝后尸体并不是直接放在灰土之上,其身体四周及上下都摆放随葬品。尽管我们无从知道帝后棺椁中到底有什么随葬品或到底有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硕大的帝后棺椁中,盛殓尸体绰绰有余,装入随葬品的数量是惊人的,而且以金银珠宝类的高级手工艺品及锦缎裘皮为主。光绪和隆裕安葬时,规模已较清以前诸帝小,随葬品也少得多。1938年秋季,一伙身份不明的军人打开了崇陵地宫,盗取了大量珍品。直到1980年,文物部门正式清理了崇陵地宫。清理时,工作人员发现光绪棺椁已被洗劫一空,仅见手握的翠环一对,椭圆形白玉石一块;隆裕棺中东西也大部分被盗,剩下锦囊一个,内装朝珠一串,左手无名指上戴有透明金刚石戒指等。从当时安葬记录来看,光绪棺中至少有数百件随葬品,其中珠宝、玉石等各类珍玩达100余件,裘皮衣物、鞋帽及衣饰等也近100件。而这些记录仅仅是随葬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被盗后无法核实。可以想见,当清代强盛时期,诸帝陵寝地宫内的棺椁中该会有多少珍宝!

(罗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