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39

第39章 宫廷医事制

宫廷中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内廷帝后和高级官员的医疗保健事务,始于秦及两汉。金代始有“太医院”。明代的太医院已经非常完备,设置了院使、院判、御医等职,当时著名的医家如董宿、方贤、李时珍等都曾在太医院任职,留下了不少的著述。清代在明代太医院旧址——正阳门以东,东交民巷内,继续设置太医院,官职也因袭旧制。

清太医院为五品衙门,从清初到光绪朝始终未变。宣统元年升为四品。顺治元年,任院使一名,作为太医院的负责人,官位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作为副手,官位六品。他们掌握医务方面的政策法令,并管辖医务工作。他们之上设管理院事王大臣一人,相当于名誉院长。他们的下属有御医13人,最初官位正八品,雍正七年升为正七品,宣统元年升为正六品。下级官吏26人,最初官位八、九品,宣统元年改八品:为七品,九品为八品。医士20人,为九品。御医、下吏、医士都负责治疗,另有医生30人,没有官职,专门管理医药与制药事务。

太医院官员的升迁专门限制在太医院内部,不离开本署。御医、下级官吏、医士等,年老多病不能服务者,上报核实后,才准许告老还乡。病愈之后,仍可申请回来。但这种情况似乎很少见。如果假称年老体弱,疏通关系,殉情妄为,提前退休者,一经发现,必受严处。另外,如果有人推诿升任官职,不愿为内廷服务,怕承担责任,而私下却在院外为人看病者,发现后交刑部议处。“伴君如伴虎”正是造成这种不愿拿国家俸禄、不愿升官的怪现象的根本原因。

太医院门诊分科,明朝时有13科,即大方脉(内科)、小方脉(儿科)、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清初大体沿袭明代旧制,但将金镞分属疮疡和接骨,按摩也不设专科,裁去靠禁咒、符水等迷信活动治病的祝由科,增设痘疹一科,共计11科。康熙朝,又把痘疹归入小方脉,咽喉、口齿合为一科,减为9科。嘉庆六年,奉旨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充任。道光二年,皇帝认为针灸的办法用来为皇家看病不太合适,因针灸袒胸露乳有伤大雅,令太医将针灸一科永远取消。至此前设9科,又减为7科。到了光绪朝,又将伤寒、妇人科并人大方科,使设置减为5科。

清初建立痘疹一科是由于当时天花、麻疹流行严重,直接威胁到帝室的生命安全和清王朝的政治稳定,因此特别予以重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是因为蒙古医生正骨技术确有独到之处。

按照清宫的惯例,宫廷太医要依据其等级和专业轮流值班。在宫内值班的叫“宫值”,在宫外值班的叫“六值”。宫值的值班地点在内药房及各宫外班房,专门给帝后妃嫔贵人等看病。六值的值班地点在外值房,任务最初是随时准备听从宁寿宫、慈宁宫、乾清官、钟粹宫、寿康宫、寿安宫六处的召命。道光末年以后,改为专治总管内宦、御前内宦、嬷嬷、女子、祭神房女官、升平署内宦等六项杂差。不久这项服务也被取消了。此外,当皇帝移居宫外园林或到其他地方巡视时,或由皇上亲自点名,或轮流由太医院医官随从前往,作医疗保健。

太医入宫给帝后看病必须有专职御药房太监带领。看完之后,开药方,内容包括病况、病因、治疗方法、所开诸味汤药及其药性,并注明年月日及太医名字,呈进御览。帝后同意服药之后,药方由内监收掌,以备查考。太医和内监一起去内药房取药,并监督御药的煎调。御药一般一次煎两副,煎好之后,依照礼记的“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的规矩,分别倒在两个容器中。一份由御医、院判、太监先尝,尝过之后,另一份才呈进御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歹人借机下毒谋害帝后。

不仅皇帝、皇后的药方存档,宫内所有的人看过病后都有脉案保存。除帝后贵妃外,其他人一般不立个人专册,而是许多人共为一册。例外的是慈禧太后宠信的大总管太监李莲英,不但有专册存档,而且封面还用黄绫装裱,僭越了宫廷规制。

如果皇帝和太后身染重病,久治无效,还可以命各省督抚大员举荐名医,不论有无官职,不论身份高低,都可以应选。如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皇帝病重,明谕全国,广征名医,一时如周景焘、吕用宾、杜钟骏等外省名医云集京城,同时还邀请法国医师会诊。

(罗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