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32

第32章 “顶戴花翎”制

清代冠帽,除帽盔主体之外,其上部分又可分为顶戴与花翎两部分。所谓顶戴,也称为顶子或顶珠,是镶嵌在帽盔顶上的一个宝石材料的装饰物。顶子宝石质料和颜色的不同,也是区分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花翎则指冠帽上的孔雀翎毛。

清代宗室封爵分为十四等,除皇帝外,亲王为第一等,下面类推。二等世子(亲王的嫡长子,奉特旨封为世子),三等郡王,四等长子(郡王正妻之子奉旨封为长子),五等贝勒,六等贝子,七等镇国公,八等辅国公(清初设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被称为八分,后订立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贝子以上六等都人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与不入之分。镇、辅二公只有因功加爵至贝子时,才准人八分),九等不入八分镇国公,十等不入八分辅国公,十一等镇国将军,十二等辅国将军,十三等奉国将军,十四等奉恩将军。除宗室之外,又有民公、侯、伯、子、男爵及文武一至九品官阶之分。为了区分如此诸多的级别,清廷首先对冠帽上的金属装饰物有所规定,以朝冠为例,按其形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自皇子至辅国公,采用冠上承以二层金龙形式装饰,只以金龙上所饰东珠的多寡而加以具体区分。如皇子饰东珠10颗,亲王、世子9颗,郡王8颗,皇孙、贝勒7颗,皇曾孙、贝子、固伦额驸(皇后之女的丈夫)6颗,皇元孙、镇国公、和硕额驸(妃嫔之女的丈夫)5颗,辅国公4颗,金龙上所衔皆用红宝石。另一类自民公、侯、伯、子、镇国将军、文武官一至九品的,采用冠上承以镂花金座,再以金座上贯出通天柱形式装饰。柱中贯穿錾花金珠一个,柱顶衔宝石一块,以金珠上所嵌珠宝多寡及上衔宝石质地而视其级别。如民公中饰东珠4颗,侯爵3颗,伯爵2颗,子爵、镇国将军、郡主额驸(亲王之女的丈夫)、文武一品官均j颗,柱顶上衔皆红宝石。二至七品中层錾花金珠之前只嵌小宝石。县主额驸(郡王之女的丈夫)、二品宫中嵌小红宝石,上衔珊瑚;奉国将军、郡君额驸(贝勒之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的丈夫)、三品官中嵌小红宝石,上衔蓝宝石;奉恩将军、县君额驸(宗室女之丈夫)、四品官中嵌小蓝宝石,上衔青金石;五品官中嵌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六品官中嵌水晶,上衔砗磲;七品官中嵌小水晶,上为素金;八、九品官中不嵌宝石,八品上为阴纹镂花,九品及未人流上为阳纹镂花。另外对于读书人,如进土、举人、贡生等帽顶的装饰,也有具体规定。雍正、乾隆之后,随着玻璃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开始用彩色玻璃来取代宝石,如用红色明玻璃代替红宝石,称为亮红顶,用红色涅玻璃代表红珊瑚,称涅红顶等。顶子是严格区分等级的重要标志,官员只能按品级戴用,决不能逾越半步。另外当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还必须摘去顶戴,以示不再有官职。

花翎的作用与顶戴相比,还有区别。最初花翎还不是品级的标志,只是由朝廷赏给特别恩宠的贵族或大臣,并有以彰军功的意思。初赏蓝翎,累功加赏则换戴花翎。如皇太极时赏给明朝降将祖大寿,顺治时赏给大学士洪承畴等。直到顺治十八年,清朝才对花翎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宗族中亲王、郡王、贝勒等一律不许戴花翎,只许贝子、固伦额驸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散秩大臣、武备院卿、上驷院卿、一至四等侍卫及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銮仪卫等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单眼花翎。花翎是用孔雀的翎毛做成。单眼即是指翎尾像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又称为目晕,无眼的则称为蓝翎。花翎长约尺余,插在用翡翠、碧玉、白玉、碧玺等不同原料所制作的翎管内,缀于冠后。双眼和三眼翎是将两、三根孔雀尾重叠排列起来,而使翎尾目晕成一直线串连状。在花翎中,以三眼为贵。

花翎也有由皇帝特地恩准赐戴的。对军功卓著的大臣及王公宗室的大员子弟,以及在行围、校射、射牲、赞礼等方面娴熟之人,皆可承蒙皇帝特恩赐戴。如康熙时收复台湾有功的施琅,乾隆时平定金川有功的傅恒,咸丰、同治时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朝廷都赏赐戴双眼花翎。因此每当朝会、大典、宴筵时,谁的冠帽上有一枝孔雀花翎,谁都会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正因为花翎有着与众不同的殊荣,所以致使亲王、郡王、贝勒等宗室贵族原本按例不戴花翎的也争相顶戴。康熙时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特制五眼花翎赏赐与他。乾隆时,年幼的亲、郡王都欲戴之,以为美观。

清代前期,顶戴花翎制度还比较严格,中期以后破例的情况逐渐增多。道、咸之后,由于清政府财政紧张,致使出现了有富商、名流出重金捐顶子的事。这样虽无实际官职和俸禄,但却可以抬高身份,荣耀乡里。当时有广东洋商伍崇曜、潘仕成捐款十数万金,朝廷无以嘉奖,只好以戴花翎赏之。从此又开捐戴花翎之例。咸丰九年明确规定: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7000两,蓝翎4000两。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由于金钱的作用而改变,按品级顶戴花翎实际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