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25

第25章 宫廷国宴制

在清代,每年的元旦(春节)和万寿节都要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规模盛大的筵宴——国宴,庆祝国泰民安,皇帝万寿无疆。

太和殿筵宴原设宴桌210席,用羊100只、酒100瓶(每瓶l0斤)。乾隆四十五年减去宴桌19席、羊18只、酒18瓶。嘉庆、道光朝以后,太和殿筵宴的桌张,根据实际情况,又有所增减。

太和殿筵宴之前,首先要在殿内宝座前设皇帝的御宴桌张,殿内再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起居注官、内外王公、额驸以及一二品文武大臣和其他重要人员的宴桌共计105张。其次,太和殿前檐下的东西两侧,再设中和韶乐和理藩院尚书、侍郎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太和殿前丹陛上的御道正中,南向张一黄幕,内设大坫,大坫内预备大铜火盆两个,上放大铁锅两口,一口准备盛肉,另一口装水备温酒。丹陛上共设宴桌43张,在这里人宴的是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及喜起舞、庆隆舞大臣等。再次,丹墀内设皇帝的法驾卤簿如大朝之仪,两翼卤簿之外,各设八个蓝布幕棚,棚下设三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宴桌,外国使臣的宴桌设在西班之末。太和门内檐下,东、西两侧设丹陛大乐。

筵宴中皇帝御用宴桌由内务府准备,其他宴桌由大臣们按规定恭进,如若不够用,再由光禄寺负责增备。大臣恭进宴桌的规定是:亲王每人进8桌(其中大席1桌:银盘碗45件、盛羊肉大银方1件、盛盐银碟1件;随席7桌:每桌铜盘碗45件、大铜方1件、小铜碟1件),此外羊3只、酒8-瓶。郡王每位进5桌(其中大席l桌、随席4桌,每桌等级均与亲王相同),羊、酒数额与亲王同。贝勒每位进3桌,羊2只、酒2瓶;贝子每人进2桌,羊、酒数同贝勒;入八分公每人进1桌,羊1只、酒1瓶(贝勒以下进宴席的器物,均与亲、郡王随席同。所进器物都用红布盖袱,羊只也都是蒙古大羊)。筵宴之前,先行文宗人府,报明大臣的名爵、应进桌张以及羊、酒数目,宗人府汇总礼部核查后奏报皇帝阅览。

太和殿筵宴之日,王公大臣均着朝服,按朝班排立。至吉时,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礼服御殿。这时,午门上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的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皇帝升座后,停止奏乐,院内阶下鸣鞭三声,王公大臣各人本位,向皇帝行叩首礼。坐下以后,接着是一整套繁复的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之章》)、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进馔(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之章》)仪式,然后进舞。所进之舞,为喜起、庆隆二舞。这时,庭前出现十名身强力壮者,都穿着一品朝服,舞于庭前,歌者身穿豹皮褂,头戴貂帽,用国语(满语)放声高歌,歌唱国家开创的宏伟基业。乐工吹箫击鼓,舞者应节合拍,颇有古人起舞之意,这就是喜起舞。庭外丹陛间,这时又出现装扮成虎豹兽形的八人作追逐射击状,沿古人傩礼之意,这就是庆隆舞。舞完后,吹笳的乐工进殿,吹奏蒙古乐曲,接着掌仪司官员,带领朝鲜、回部各杂技艺人,表演百戏和杂技,这时酒宴进入高潮,然后鸣鞭奏乐,皇帝还宫,文武百官出席,高呼:“吾皇万寿无疆!”

这就是宫廷国宴歌舞升平的盛况。

(王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