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26

第26章 宫中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清康熙年间,为清代宫廷大宴之一,但仅于康熙、乾隆盛世举行过四次,是场面最盛、规模最大、准备最久、耗费最巨的宫廷大宴。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适值康熙皇帝六旬大庆,一些耆老为庆贺皇帝生日,新春伊始,便纷纷进京,自发前来祝寿。作为大清王朝的“圣明”帝王,怎能令天下老人空手而回呢?于是康熙皇帝谕旨,决定在畅春同宴赏众叟,尔后送归乡里。三月二十五日,宴赏耆老包括各省现任、赋闲文武大臣官员士庶等年65岁以上者1800余人;又于二十七日,宴赏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护军及兵丁闲散人等,年65岁以上者1000余人。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皇帝为表示对老叟们的尊重和对国家昌盛的庆祝,特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文武大臣官员及赋闲人员等,65岁以上者计680人,赐宴乾清宫前;三天后,皇帝又召汉文武大臣官员及赋闲人员等65岁以上的340人,赐宴于乾清宫前。宴会期间,康熙皇帝即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入宴满汉大臣也纷纷作诗奉和,以纪其盛。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虽已年逾古稀,但尚能勤政,又因喜添五世玄孙,而且国家“景运昌期”,殷实富足,因而发布谕旨:“凡内外文武官员,年在60岁以上者,皆预赐宴之例”,决定乾隆五十年正月在乾清官举行千叟宴盛典。届时有:3000多耆老人宴。

乾隆六十年,各省粮食丰收,十月又降大雪盈尺,再加上年逾八旬的乾隆皇帝,将第二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改元嘉庆,自称太上皇帝,更为旷古罕有之事;因此,他谕旨来年正月初四日在皇极殿举行千叟宴盛典,严格规定70岁以上者才准其人宴。与宴者达3056人,而实际参加这项活动的达8000余人,其身份有王公、百官、兵、民、匠役及外国使臣等。特别是入宴有106岁老人熊国沛和100岁老人邱成龙,乾隆皇帝欣然喜谕二人为“百岁寿民”,并赏予六品顶戴;同时赏予90岁以上老人为七品顶戴;还赏赐其他老者如意、寿杖、绸缎、朝珠、貂皮、文玩、荷包及养老银牌等。乾隆皇帝入宴时,还兴致勃勃地用韵诗颁赐筵前,然后内廷臣工依韵奉和,仿柏梁体联句,得诗3497首。

(毛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