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22

第22章 公主合卺、册封礼

公主合卺室的院内由内务府先期搭好蓝布凉棚,棚内反坫、矮桌、杯盔、盘碟等早已准备齐全。额驸家事先准备好羊九只、酒九瓶;行合卺礼时,由内务府派出两对年命相合的结发夫妻取羊、酒各一,陈肉一盘,跪割三片,斟酒三盅,与肉一起掷撒于地,表示祭祀天地。此礼称为醮祝,是古代嫁娶时祭神的一种习俗。醮祝之后,公主、额驸交杯对饮,礼后众人退下。次日,由内务府备饭六桌,茶四桶,由内管领妻两人、茶膳总领及茶膳妇女各一人送往公主府,内务府大臣亦一同前往,以示皇帝对女儿出嫁的关怀。

公主下嫁之后的第九天,要和额驸一同回宫行礼,同行还有额驸父及同族之人,称此为九日回门礼。回门之日,公主仪仗陈列于公主府邸,公主、额驸一早身着朝服,由内管领结发夫妇两对、八旗官员结发夫妇两对为导引,在内务府官员、护军参领、护军校及20名护军的随从下,回宫行礼。

宫内乐部和声署在保和殿前和中和殿后檐设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并有笳吹队舞和杂技百戏。武备院还要像初定礼那样搭设黄幕凉棚,并设反坫及各种筵宴器皿。回官后,由鸿胪寺官引至皇太后宫门前行三跪九叩礼,之后引至保和殿丹陛上,等皇上入宝座举行筵宴,形式与初定礼大致相同。皇太后宫筵宴由额驸族中女眷参加。如遇皇太后和皇帝驻跸圆明园,九日回门礼则改在圆明园举行。

下嫁之前,公主前冠以固伦与和硕,只是表示等级,而不是公主的封号。公主的封号要由内阁大学士拟定字样,进呈皇帝钦定。按规定,册封公主应给金册4页及捆扎金册时作为别子用的金钱1枚。

乾隆以前,公主的封号加在固伦或和硕与公主之间,从嘉庆朝开始,公主的封号改冠于前,道光二十四年五月,皇帝在谕旨中更加明确规定:以后书写固伦、和硕公主等称,着将固伦、和硕字样与公主二字相连书写,不得以固伦等字样写在封号之前。此后公主封号的书写形式也就统一了。

公主册封仪式要由正、副使臣主持。正使在领侍卫大臣或散秩大臣中任命;副使要从礼部满洲侍郎、内阁满洲学士或翰林院满洲掌院学士中挑选钦定。

册封之日,正、副使节在太和殿受节后,由礼部官员前引先行,再由校尉抬着装有金册的彩亭随后,列仪仗出太和门,正、副使臣及执事官员均乘马,前往公主府邸。

公主府里在举行册封仪式的厅堂正中陈设节案、香案和册案,堂下庭院设有仪仗,仪门之内陈有乐队。额驸穿朝服率族人在大门外道右跪迎,正、副使臣到府门后下马步行,正使持节先入,副使与彩亭随后,额驸等在后跟随。仪门内,公主穿礼服率领侍女跪迎于右侧,使臣过后起身随入。

册封仪式开始时,正、副使、宣读官和礼部官员均面西站在节案之东,乐起时公主在拜位向“节”行三跪三拜礼,礼毕乐止,公主到香案前跪听宣读册文。宣读之后,宣读官将册交与副使,副使授与内监,内监跪接授与侍女,侍女跪接授与公主,公主受后转交另一侍女,侍女跪接后将册陈放于册案上。公主退至拜位,乐作行礼,正、副使取节回宫,册封仪式结束。

册封后,公主赦降的各种礼仪就全部结束,公主与额驸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为此先期要由内务府废员中挑选一名能够办事之人,负责管理公主府内的各项事宜,此人称为“长史”。固伦公主的长史给三品虚衔,和硕公主的长史为四品虚衔,二人均顶戴孔雀翎。公主下嫁后,每年享有固定的俸禄,如在京居住的固伦公主俸银400两(额驸300两),俸米200石;和硕公主俸银300两(额驸255两),俸米150石。遇有年节或重大庆典,皇帝还有特别恩赏。公主府邸内的各项杂役,要从宫中拨出一批太监来担当,内务府还要负责他们的钱粮和费用。另外还要配备各级护卫及披甲之人,负责公主府第及公主出人的安全保卫。

(赵杨)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里,皇帝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人若想一睹“龙颜”,可谓比登天都难。极少数因某种特殊原因而得见“真龙天子”的“幸运者”,也往往汗发股票,心如脱兔。这不仅仅是因为皇帝声的“‘威仪”所致,实在更是由于赏罚、祸与福就决定于一瞬之间。于是,规矩对这些人来说,也就至关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