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21

第21章 公主出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生中的大事,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皇帝的女儿也不例外。对于皇帝女儿来讲,嫠降(出嫁)礼仪的隆重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而成为封建社会中最高等级的出嫁礼仪。

清代皇帝的女儿,有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之分。固伦,满语意为国,又有尊贵之意,固伦公主是指由中宫皇后所生之女,品级约相当于亲王。和硕,满语意为方隅,和硕公主是指由妃嫔所生之女或由中宫抚养的宗室女,品级约等同于郡王。在鳌降的礼遇上,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有所区别。

当公主到了出嫁年龄,就要由皇帝指婚出嫁,其夫婿则称为“额驸”,如固伦额驸、和硕额驸。公主鳌降一般经过指婚、初定、成婚、回门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各项事宜俱由内务府会同有关各处承办。

1.奉旨指婚:

由内务府将指婚之事移交到礼部并通知额驸,如果额驸在旗,即通知该旗,如果额驸是外藩,即行文理藩院代为通知。另外还要选派夫妇偕老的大臣一员作为襄事大臣,宣示皇帝御旨。届期由内务府奏明指婚吉日并通告额驸和襄事大臣,令其蟒袍补服于乾清门东阶下,额驸面北而跪,襄事大臣面西而立并宣读指婚圣旨,礼部堂官率属臣吉服司仪。宣旨后,额驸受命行三跪九叩礼。

指婚后要由礼部奏请皇帝钦定额驸的品级,并要根据额驸的品级来准备相应的冠顶、朝服、坐褥等用品。固伦公主下嫁,其额驸封为固伦额驸,品级与固伦贝子等同;和硕公主下嫁,其额驸封为和硕额驸,品级与镇国公相同。

礼部还要通知内务府,为公主的下嫁备好一切妆奁物品。其中包括:冠顶、朝服、首饰、仪仗、车轿及公主府邸的建造等等事宜。

妆奁中公主的服装除按冠服制度必备的冠顶、朝服外,还有棉、夹、纱、裘四季服装及大批的绸、缎、纱、绫各种衣料。另外用金银珠宝等质料制作的朝珠、首饰、头饰等也一应俱全。还有成婚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必需用具,如金银器皿、梳妆用品及各种陈设用品等等。在陪送的妆奁内,据嘉庆七年庄静固伦公主下嫁的记载,仅金器一项就折银3600两(和硕公主2800两),除此之外,公主下嫁时还要陪送人口、女子和庄头,如固伦公主陪送人口12户、女子12名、庄头3名;和硕公主陪送人口10户、女子10名、庄头2名,就连这些陪送女子的四季服装、金银饰物等也要由内务府预备齐全。

公主指婚后,要由:礼部行文工部,为公主置备仪仗、车轿。

公主成婚后,按规制不与额驸父母同住,因此还要在指婚后由内务府在京城择地特建公主府邸。如乾隆的九公主下嫁时,在地安门外寻得旧房一所共计195间,经过拆挪改建,粉刷油饰,建盖成九公主府邸,此项改建用银将近万余两。

公主指婚后,按例应给赏银一万两,作为聘礼,除此之外还要再恩赏银一万两,用以开设当铺,以滋生利息,为婚后每日费用所需,这些银两均由内务府广储司银库支取。当指婚后的各项事宜均完成后,就要举行初定礼仪了。

2.初定礼:

由内务府通知礼部与钦天监选择初定吉期,时间定后,内务府与礼部共同具奏额驸。额驸在礼定日的前一日,于午门前恭进马八匹、骆驼一头,此礼称为“一九礼”。初定一九礼有行聘之意,礼品带有满族民族的特点。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初定日在宫中保和殿和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还要分别举行筵宴。

初定日,额驸进宴90席、羊81只、酒45瓶,俱交与光禄寺,代办宫中筵宴。筵宴日前,由内务府、工部和武备院等处共同负责在保和殿上铺坐褥毡毯,下扇,并在保和殿与中和殿丹陛之间搭设黄幕凉棚。筵宴日晨,乐部和声署在保和殿檐下设中和韶乐,在中和殿后檐下设丹陛乐。保和殿前的黄幕凉棚内,安置平台,名日“反坫”,上放酒瓶、肉盘、盐碟等各种器皿。另外凉棚内还设大铜火盆两个,上置大铁锅各一口,以备温酒、温奶。保和殿设席60桌,用羊60只,乳酒、黄酒共35瓶(乾隆三十五年前用酒70瓶),内务府内茶房恭备皇帝御前桌张及皇太后、皇后、妃嫔等所用之茶。保和殿筵宴由内大臣中选派出管宴大臣负责,皇帝前进酒大臣由内大臣一员或额驸族中二品以上官员担当,筵宴中送茶送酒由宫中侍卫担任,抬桌捧肉之人,由护军统领在上三旗护军参领、护军校中选派,筵宴食品全部由精膳司承办。

保和殿筵宴参加人员,除皇帝、皇子外,还有亲王、满、汉大学士、住京科尔沁王公及额驸族中有顶戴之人。其入宴坐次要由礼部遵旨缮写红头牌,奏请皇帝钦定。另外乐部与礼部还要将筵宴仪礼用黄裱纸绘成图恭呈御览。在初定礼的前一日,所有参加筵宴人员及工部、内务府、光禄寺、鸿胪寺、礼部等官员一同齐集内廷预先演礼。

筵宴之日,所有人:宴的王公大臣、满、汉大学士等及侍卫、执事官等,均穿蟒袍补服,额驸及族中有顶戴品级之人均穿朝服。鸿胪寺官引额驸和族中人员先到皇太后所居的慈宁宫门前行三跪九叩礼,礼后引至保和殿丹陛上恭候皇帝。届时,由礼部堂官高奏“设宴齐备”,皇帝身着龙袍衮服,在乐曲声中:升上宝座。鸿胪寺官引额驸及族中人员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再与筵宴其他人员行一叩首礼,然后开始进茶、进酒,用馔,席问奏中和韶乐和丹陛清乐各乐章,如额驸是外藩,还要演奏蒙古乐歌助兴。席毕,额驸及族人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皇帝还宫,然后额驸等再到内右门外,向皇太后所居之宫行三跪九叩礼。慈宁宫筵宴情况与保和殿仪式基本相似,只是规模较小一些。慈宁宫设席30桌,用羊18只,乳酒、黄酒共10瓶(乾隆三十五年前用酒:20瓶)。席间所侍,均为侍卫命妇或女官,额驸族中女眷参加慈宁宫筵宴。

3.成婚礼:

初定礼之后,随着成婚期近,内务府就要通知礼部并由礼部商议,奏报成婚事宜。奉旨后,就要通知额驸及有关衙门。如果是固伦公主成婚,这一天仍要在宫中保和殿和慈宁宫分别举行筵宴;如果是和硕公主成婚,则停止筵宴,其他均与固伦公主相同。成婚前一日,额驸要身着蟒袍补服率族人到皇太后居住的慈宁门外东阶下及乾清门外甬路东、西旁行三跪九叩礼,到内右门外行二跪六叩礼,然后由内务府大臣率銮仪卫将公主妆奁送往额驸府邸,陪嫁人户、奶妈及婢女也随同前往。

成婚先期,负责公主下嫁日升轿、梳头、合卺时有关礼仪的迎送陪侍之人,已由内务府掌仪司选出,另外成婚日送亲之人也由宗人府在王福晋、贝勒和贝子等的夫人中选出。

成婚之日,额驸先到午门恭进九九大礼,包括马二九(18匹)、玲珑鞍辔二九(18副)、盔甲二九(18套)、闲马21匹、骆驼6只,并进宴90席、羊81只、酒45瓶。这些礼物分别由上驷院和武备院收纳。

成婚筵宴举行后,公主就要离宫了。与此同时,送亲的王福晋、贝勒、贝子夫人及内务府大臣命妇2人、内管领妻10人皆盛装于宫外恭候;銮仪卫也将公主仪仗及送亲所乘的彩舆准备停当;沿途街道已由步军统领打扫干净;内务府大臣1员、官属4员、内管领2员、护军参领2员、护军校2员及护军20名在公主彩舆必经之门恭候;钦天监和礼部堂官均率属下前往恭候。

吉时到,公主身穿吉服,由命妇导引升彩舆(过去离宫前要先到皇太后、皇帝、皇后及生身母亲前行礼拜别,道光二十一年奉旨免其行礼),由太监和执事校尉抬舆出宫。公主仪仗前导,校尉执灯笼8对、火把10对和下舆铺路所用红毡40条随后,陪送福晋、夫人、命妇乘舆随行,内务府总管、内管领等乘骑与送行大队保持一定距离在前导引,参领及护军乘骑在后护行。送亲队伍到额驸府邸后,众人下马步人,仪仗停在仪门外,公主彩舆人至庭阶下,命妇导引公主出舆,福晋、夫人随公主人室。额驸父在外堂礼宾,额驸母在中堂礼宾;公主人室后等候吉时行合卺礼。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