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20

第20章 皇子“洗三”

我国有许多礼仪形式为婴儿祈福,如“洗三”、“满月”、“抓周”等等,其中“洗三”最具特色。

洗三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唐代已十分盛行。唐朝韩偓在《金銮密记》中写道:“天复二年,大驾在岐,皇女生三日,赐洗儿果子。”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有类似记载:“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座客,致宴享焉。”至明代,洗三俗日盛,且在文献中已出现洗三一词。《宛署杂记》中称:“将临蓐,妇家先期以果羹馈其女,日催生。生三日后,日洗三。”

清代洗三仪式在保持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又融进了许多满族特有的内容。如洗三婆子在给孩子们洗浴时,随着水流的响声,口中念念有词,似说似唱,唱词多为一些吉祥话儿,像什么“洗洗腿,长大以后作侍卫;洗洗腰,健康长大身体好;洗洗头,辈辈作王侯”等等,唱腔悠扬、动听,别有情趣。满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其名著《正红旗下》一书中,对满族洗三仪式作了极为详细、生动的描述。

清宫廷也十分重视洗三风俗,每当皇子、皇女降生三天后,均要举行这一仪式。供皇子、皇女洗三用的大盆质地考究、造型独特,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盆体饰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表达了皇帝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今北京雍和宫尚保存有乾隆帝幼时洗三用的木盆。

在浩如烟海的清代文献中,有关皇子、皇女洗三的记载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道光十一年,全贵妃身怀六甲,经御医诊断,认为全贵妃脉息甚乏,应注意饮食及身体的调理。道光遂命御膳房为全贵妃加添饮食,并命上等妈妈(佣人)数名,日夜不离全贵妃左右,尽心照料。全贵妃临盆期日近,宫内一派忙碌景象。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奕伫呱呱落地,众御医确认全贵妃母子平安后,速向道光帝报知这一喜讯,喜得贵子的道光帝异常高兴,急命下人准备洗三事宜。三天的时间虽转眼即过,但洗三一事清皇室看得十分重要,必须择吉日吉辰进行,不可草率而行。为此钦天监官员奏报:“阿哥六月初九日丑时生,辛卯年、乙未月、己丑日、乙丑时。钦遵御制协纪辨方书,谨择得六月十一日午时洗浴,面向西南迎喜神,方位大吉。”

十一日午时,洗三仪式正式举行。这一天,皇太后、众妃嫔皆亲往贺喜。恭洗人由张氏、邵氏两位老太太担任。清代习俗,在洗三的同时,还要进行添盆仪式。届时,众亲友齐集一堂,馈送许多物品,有小米、红糖、糕点、鸡蛋等。然而,仅送如此微薄的礼物,实在有失王室贵胄的身份,故而,除此之外,还送大量的金银财物。当年奕伫洗三时,后妃们的添盆清册可见端倪。皇太后赏:银镀金八宝4个、银八宝4个,银镀金如意2个、银如意2个,银镀金钱2个、银钱2个、银镀金锭2个、银锭2个;道光帝赏:雕漆盒1件,内盛金洋钱4个、金八宝1个、银八宝1个;皇后赏:象牙盒1件,内盛金银八宝1个、金银如意4个;和妃赏:金银八宝1个,银镀金如意2个;祥妃赏:金银八宝1个,如意2个。众王公大臣们的赏赐品更是价值连城,不计其数,有时甚至超过帝、后们的赏品。他们有时也是情非所愿,不过,碍于皇帝情面,不得不如此而已,更兼有些阿谀奉承之徒,值此表现自己的千载良机,自然不会放过。

在众多花样翻新的礼仪形式结束后,洗三正式开始。张氏、邵氏两位老太太先将槐条、艾叶煎煮成汤,倒人洗三盆中,随后,再把银钱、鸡蛋、枣、栗子、桂圆、荔枝等一同放入,取吉祥之意。等水不凉不热时,将婴儿放入盆中,洗三太太将孩子的通身擦洗干净,并用浓茶反复抹嘴。洗净后,包扎好脐带,女孩则以脂粉在其脸部进行化妆,红中透白,白中透粉,煞是可爱。

洗三仪式结束后,参加洗三的有关人员均给予不同的赏赐,“洗三婆张氏、邵氏,每人赏银10两、官用缎1匹、绫1匹;赏守喜总管太监郝进喜缂丝蟒袍面1件、花哔叽1版、八丝缎1件、蓝绒绉1件;赏敬事房写字太监1名,小卷红绸袍料1件、银3两;赏司房太监1名,红绸褂料1件、银3两;赏张新、苏钰御医2名,每名绣蟒袍面1件、官用缎1匹、大小荷包1份;赏大小方脉(医官)8名,每名袍褂料1套、大小荷包1份;赏药房首领曹进生,小卷八丝缎袍料1件、银4两;赏太监3名,每名银2两”。接生婆功不可没,也要给予赏赐,不过赏品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洗三盆中的银钱、鸡蛋、枣、栗子、桂圆、荔枝尽归接生婆所有。按理说接生婆功劳居首,但赏品不过尔尔,可谓赏罚不明。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载淳(即同治)降生,第二天,总管太监率领营造司首领太监三名,至储秀宫后殿院内刨挖喜坑,将载淳的胞衣包裹好装在一精致的瓷坛内,用红绸缠好,连同金银八宝等物一起埋在喜坑中,谓之“埋胞衣”。接下来自然是洗三了。载淳洗三仪式的程序和其父奕伫的大体相同,不外乎是选择良辰吉日,主洗、添盆等。所不同的是添盆的物品除鸡蛋、枣、栗子、桂圆、荔枝、小米、金银等外,又增加了棉被、棉褥、布垫、棉袄、夹袄、肚兜、枕头等实用物品,也算是清代添盆仪式的一项改革。

洗三一俗贯穿终清一世,并且广播民间,至解放初期,在一些满族家庭中,当孩子降生后,仍沿用这一古老的习俗。但是仪式、程序日趋简单,只是寄托了一种父母祈盼自己的孩子消灾祛病、健康成长的良好愿望。

(曹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