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14

第14章 皇后亲蚕礼

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养蚕缫丝是妇女的专职。对身为妇女楷模、榜样的皇后来说,更要在桑蚕上有所表现,这样才能“母仪”天下,因此皇后亲祭先蚕神嫘祖之礼,便被定为一种重要的礼仪。

皇后亲祭先蚕,其礼仪始于乾隆九年,在清代诸多祀典中,惟有先蚕礼是由皇后亲自主持的重要祭祀活动。此活动大体可分为先蚕礼与躬桑礼两部分。

每年季春(三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举行先蚕祭典。皇后亲祭时,要由妃、嫔、公主、福晋及在京八旗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命妇(品官的母亲、妻子)陪祀,如皇后因故不能亲往,则由妃代替。如妃亲往时,除嫔不参加外,其他均应陪祀。所有应参加祀典之人,由礼部行文宗人府、理藩院及八旗各部,查明上报内务府,内务府再根据情况酌定人选并通知有关各部。祭祀前期,所有参加人员斋戒两日,由内监恭设黄案于交泰殿,太常寺官员恭奉斋戒牌及铜人于黄案上。祭前一日,由管理庭同的奉宸苑官员彻底清洁蚕坛上下;由礼部派满汉司官两员赴蚕坛监视祭祀所用牛羊的宰杀情况;由太常寺官员亲诣神库先蚕神位前,上香并行一跪三叩礼;将盛放祭品的器皿依次摆放在神厨,并请内务府官员做最后的检查。

祭祀当日鸡初鸣时,内务府总管及宫殿监侍等率所有执事人依次入坛,由神库人员请神位于坛上面南,设皇后拜位于坛上面北,并于神位前布祭祀所用器皿:登1、铡1、簋2、簋2、笾10、豆10、爵3、盏30、蹲1,内盛黍、稷、稻、粱、脯羹等祭品,并陈牛、羊、猪各一,内监设洗漱用具于具服殿,乐部率掌仪司内监,设方响、琴、瑟、笙、鼓等乐器于坛下两边。皇后仪仗设于正对神武门的顺贞门外。辰正初刻,皇后御礼服,率妃嫔乘舆出宫。由神武门至先蚕坛门,所经之路皆设布障,使之成为一条用布封闭的御道。陪祀公主、福晋、命妇及执事女官,皆身着朝服,先于皇后在坛内等候。皇后及妃嫔至坛降舆后,由执事女官引入具服殿,洗漱小憩片刻,之后由执事女官恭导皇后于先蚕坛上拜位前,妃嫔及其他陪祀人员皆站于坛下两边,祭祀仪式正式开始。所有参加祭祀的典仪、典乐、赞引、司香诸女官各司其职,皇后亲自上香迎神,依初献、亚献、终献、撤馔程序顺序进行。每一程序开始,乐队均奏不同的乐章,歌工随乐而歌,每一程序结束时,皇后率陪祀人员均行三跪三拜礼,最后将所献的帛与馔送至坛下西北隅瘗坎处埋葬,执事女官恭导皇后亲至瘗位,这一过程叫望瘗。至此,祭蚕神仪式结束,皇后至具服殿休息片刻,乘舆还宫。

祭先蚕礼之后,随即是躬桑礼,一般多于先蚕礼后的次日举行,但也有例外,有时因天冷蚕未出生,这时就要择期另行。

所谓躬桑,即是由皇后亲自采桑,以示重视养蚕。躬桑之前,由内务府堂官身着蟒袍补服,在内务府衙门堂上陈设皇后及妃嫔等采桑所用钩和筐。因等级不同,所用钩筐质地、颜色也有所区别。皇后使用金钩,妃、嫔使用银钩,筐均黄色;公主、福晋使用镀银钩,命妇使用火漆钩,筐均红色。所陈钩筐,内务府官员阅视后,于午时初刻由掌仪司官员将钩筐捧至特制的彩亭内,由校尉抬运,掌仪司官前导,内务府官员随后,进隆宗门内,交与执事太监,太监再将彩亭抬至交泰殿,由宫殿监督领侍太监将皇后采桑钩筐陈于殿内,妃、嫔、福晋采桑钩筐陈于廊下,命妇采桑钩筐陈于庭下,均左筐右钩。午正三刻,由太监恭请皇后阅视钩筐,皇后御龙袍,妃嫔随后,阅后,钩筐再入彩亭,由导迎乐队前引,送至蚕坛,交与蚕官,令其收存,以备躬桑所用。躬桑日午时初刻,宫殿监督领侍太监奏请皇后诣坛。届时,皇后仪仗设于顺贞门外,皇后、妃嫔等身穿龙服,乘舆出宫。由顺贞门直至坛门,先引皇后至具服殿休息片刻,再由传赞女官分引妃嫔以下命妇等于采桑处分列东西。桑树行列有尊卑之分,北为上。参加躬桑妃嫔等人位后,由典仪女官奏请皇后采桑,引皇后于观桑坛南桑树前站立,相仪女官两人跪于皇后面前左右,各奉钩筐给皇后。观桑台前的桑田周围彩旗飘扬,台前站立乐队及歌工。此时皇后躬桑礼仪开始,金鼓齐鸣,高歌采桑辞。皇后左手持筐,右手持钩,先至东边第一株桑前采桑一条,由蚕母两人相助,后至西边第一株桑前采桑两条,仍由蚕母两人相助,采毕,皇后将钩筐交与相仪女官,典仪女官奏请皇后升座,皇后登观桑台人座后,观看妃嫔等在各自采桑位采桑。妃嫔于第二株桑前,公主、福晋于第三株桑前,各采桑五条;命妇于第四株桑前,各采桑九条。均由采桑妇相助。采桑之后,妃嫔等于观桑台上皇后周围序立,蚕母、蚕妇于皇后前跪接由典仪官所授之桑筐。随后,蚕妇随蚕母来到蚕室,蚕母将所采桑叶切细,授蚕妇撒于蚕箔,这时采桑歌止,躬桑礼结束,皇后乘舆回宫。

此后蚕经三眠而后结茧,大约30日左右,茧成之日,蚕官向内务府奏报,并择吉日奏请皇后诣坛,行献丝缫丝礼。所有这些均由内务府承办。

缫丝时,皇后率妃嫔等亲临蚕坛织室,蚕母、蚕妇将茧浸泡水中,皇后亲手缫丝三盆,遂命染成朱绿等色,以供织造郊庙祭祀所用礼服的丝料。礼成,还宫。

至此,每年一度的先蚕礼全部结束,礼仪中所用执事女官共46人,每人各赏大缎1匹,衣服里绸1匹;蚕母2人各赏银20两,蚕妇20人各赏银10两,蚕母、蚕妇居住蚕室养蚕3个月,蚕母每月各给米2斛(古时以10斗为一斛。后又以5斗为一斛),蚕妇各给米1斛。所有蚕母、蚕妇均由内务府三旗中丈夫有品级并会满语之妇充任。

乾隆时,以孝贤皇后亲蚕为清代皇后亲蚕之始。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西苑蚕坛已不复存在,祭祀先蚕礼仪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最终消失。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