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蛟川闻知录
22591600000012

第12章 招宝山头道古(2)

一天,得见《辛亥殉难记》、《辛亥殉难表》两本书(记载为封建王朝“殉难”、反对辛亥革命的人名表和事迹),如获至宝,认为这三千多人才是自己生平知己。薛山人为他们立了牌位,上香供烛,祭拜痛哭;继而怒发上冲,拔剑而起,乱砍几案上的纸片。家里人将被他砍落在地的纸片捡起一看,原来上面写的都是那些辛亥革命时起义、投顺,他认为“朝秦暮楚”的人名,可见他对这些人的痛恨。1924年冬,他在招宝山麓筑了“书剑墓”,请朋友蒯森撰写碑记。里面埋葬的就是这把剑和那两本书。他的本意是自己死后当同那些为清王朝“尽忠”的人作伴,聚首谈心;或化作厉鬼,跟那些“背信忘义”者争斗较量一番。蒯森根据他的意思写了碑记,薛山人感到太露骨,怕遭非议,于是在正式刻石时改动了几处。一是将原文“皆当世之朝秦暮楚人也”改为“明季之马阮诸人也”。马、阮,指马士英和阮大铖,都是明末奸臣。用马、阮等人来影射“朝秦暮楚”之人。一是将原稿题记的干支纪年改为太岁纪年,“岁在旃蒙(指天干中的“乙”)赤奋若(指地支中的“丑”)月寎(农历三月的代称)日晦”是指农历乙丑年三月三十日,即1925年4月22日。这样,既显示其高深,又让一般人摸不透它的时代(那篇改动过的原稿,还夹存在镇海区档案馆《薛氏家谱》中)。

1931年,薛山人抱着对新时代的愤懑去世了,大浃江还是滔滔东流着,招宝山更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书剑冢碑》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反面教材。

说观音

招宝山融海防、佛教、旅游、健身多种文化于一体,显示了它的品位,而佛教文化中独尊观音。在民间神佛崇拜中,观音的知名度很高,得到善男信女的膜拜,其影响在佛国菩萨中居第一位。菩萨,是佛国中的高级职称,仅次于佛。它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也有译为“大士”、“大圣”的。

观音,本称观世音,也叫“观自在”、“光世音”、“观世自在”。我国古代佛经翻译者根据《妙法莲华经》、《正法华经》等经书中的述说,创造了“观世音”这个名号。据那些经书中说:观世音是个大慈大悲的菩萨,能够现出三十三个化身,救助十二种大难,能够“观”人“世”苦难之“音”。众生遇到大难,只要不断诵念他的名号,菩萨就能立刻觉察到(“观其音声”),并前去拯救,而且不分贵贱贤愚,“招之即来”,似是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当然这不过是幻想罢了,但反映了人们接受而且喜爱这位对众生平等、与人为善的菩萨。唐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唐大中十二年(858),一说咸通五年(864),日本名僧慧谔从山西五台山请了观音像回日本,中途经过舟山群岛的梅岑山边,被大风所阻。慧谔认为观音不肯去日本,要留在中国。于是在梅岑山的潮音洞前紫竹林旁建造起寺院,命名为“不肯去观音院”,供奉的那尊观音便称“不肯去观音”。又根据《华严经》中提到观音在普陀洛迦山现身说法的故事,将梅岑山改称为“普陀山”。从此,舟山的普陀山便成为观世音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后来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道场之一。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天,传说是观音的诞辰、成道和涅槃日(涅槃,意为圆寂)。于是每逢夏历二、六、九三个月,到普陀山朝拜的人特别多,连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善男信女也都来参拜,普陀山成了中国最大的国际性佛国道场。

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倭寇猖獗,频频骚扰浙东沿海,舟山更是深受其害,影响了观音的香火。嘉靖三十六年(1557),总制胡宗宪命令将已改名为补陀寺的观音禅院,从普陀山搬迁到招宝山威远城,叫宝陀寺。从此,观音菩萨在招宝山上“安家落户”。不过已不是当年“不肯去观音”原像了,因为原像在宋嘉定十三年(1220)已毁于火灾。此后普陀山另建寺院,而招宝山上的宝陀寺也屡毁屡建,直至今天。

现在招宝山上有宝陀寺的圆通宝殿和观音阁两处供奉观音的殿阁,由僧、尼分掌。按佛教规定,“圆通殿”是专门供奉观音的佛殿。这是由于观音曾经有个“圆通”的美名。观音阁中以观音为主尊的佛殿,则称为大士殿,也叫菩萨殿,供奉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分乘狮子、白象列居左右。

观音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呢?据佛经载,观音是个“勇猛丈夫”。在甘肃敦煌壁画和南北朝时的诸佛雕像中,观音都作男身,而且还长着漂亮的小胡子。由于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传播很快,尼姑及信女人数大量增加,连宫廷里的后妃也多信佛。为了适应中国化、世俗化,需要造出一位女菩萨,以争取广大中国女信徒的爱戴。而观音有“三十三化身”,当然也有女身,若让他固定为女性菩萨,既有慈悲心,兼有慈母爱、女性美,岂不是更能打动民心,获得善男信女们的拥护以弘扬“佛法”。于是,隋唐以来,观音的性别按照人们的意愿固定为女性了。宋代以后的观音像基本上是按照中国古代仕女形象来创作的,白衣观音、杨枝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莲卧观音、合掌观音、送子观音……都是按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愿望塑造的,更富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外国有人称赞说中国观音是“东方维纳斯”。

圆通宝殿中的观音像,称为圣观音,也叫正观音,是观音的标准像。观音头戴有毗卢佛像的毗卢帽,结跏趺坐在莲座上。莲座,象征来自世俗,而超脱世俗,“出淤泥而不染”,圣洁无比。佛座后有一大组群像,其中观音手持净瓶,脚踏鳌头,立在普陀洛迦山山海之间,称作海岛观音。上下左右塑有许多小像,是据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塑造的,但近现代来多有将《西游记》中的人物塑上去的,如红孩儿、黑熊精等。

观音阁中有一副楹联:东海浪,甬江潮,招宝青山淡抹妆;江山娇,历波涛,宝莲座下尽折腰。现在,“宝莲座下尽折腰”不但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且有年轻化趋势。怎样来正确理解并对待宗教信仰与神佛崇拜、科学与迷信、参拜观音与民俗风情、文化现象等关系,是值得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宗教工作者慎重思考的。

历史上的重大灾异

地震

镇海地区属少震弱震区。据正史和历代县志、府志等文献记载,从唐咸通十三年(872)至1985年镇海分区前的1114年间,共记载地方地震10次,受波及的24次。其中唐代1次,元代1次,明代5次,清代20次,民国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次。实际地震的次数应多于记载。

地震时家里瓦器、铜器叮叮当当发出震动声,屋瓦也发出声响,门窗桌椅碰撞有声,地面和房屋好似在移动,人睡在床上感到好像乘着船在波浪中颠簸,箱环摇动,吊灯摆动,水缸里的水似被搅动。清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二十八日(1月16日),镇海发生3级地震,23天前已发现河水状如滚汤、骤涨三四尺。咸丰七年(1857)正月初十(2月4日)那次,宁波东北发生3.25级地震,镇海、鄞县等地半夜天空明亮如白昼,山里野鸡都叫起来,地下发出响如擂鼓的隆隆声。1921年3月19日下午4时许,小港发生3.75级地震,窗户震动,缸水荡动,人感到坐立不安,摇摇欲倒。1985年9月11日,大衢东鼠浪岛东2公里处发生3.9级地震,大榭岛发生3.8级地震,河里鱼儿浮起,天空一道闪光,地面上下震动,房屋咯咯作响达4秒钟。

据《明史·五行志》和《嘉靖实录》记载,明嘉靖二年七月初四(1523年8月14日)那次震中在下邵的5.5级地震,对本地区的破坏最严重。当时,空中有像打雷的声音,骤然间风雨大作,地面大震。那次地震,连城墙都被震毁,一般房屋可想而知。

灾情

历代地方志中记载镇海地区从唐代到撤销镇海县(1985年)为止除地震外的重大自然灾害共137次,其中旱灾60次,涝灾46次,风涛海啸12次,冰雹雪灾9次,严重虫灾5次,瘟疫5次。

宋熙宁八年(1075),五谷不登,疫病大作,病死的人被草草埋抛郊野的很多。明代正德三年(1508),从7月到次年1月连续半年不下雨,田里粮食无收,连可吃的野草也被挖尽,人们饥饿难耐,以致卖儿鬻女,悲惨至极。那年冬天又是大雪,河里冰块不释,草木都枯死,全县冻饿而死的人很多。万历十六年(1588)大旱,瘟疫流行,百姓中有用子女换一餐的,也有身怀百金却买不到粮食而饿死的。崇祯七年(1634)那次大旱,饥民挖取南乡山上的白泥充饥,传称为“观音土”。十三年(1640)也是大旱,饥民吃观音土腹胀致死的极多。清雍正元年(1723)干旱,稻麦都枯死,民不聊生,有的剥取榆树皮,采集水仙、蕨草、鬼绿、红刺根等来充饥。全县各乡路上,都可以发现饿死的尸体。1940年伏旱继秋旱,甬江以南地区大部分早稻没有收成。这次是从1934年以来旱情最严重的一次。秋天又是高温,霍乱病在全县流行,称为“时疫”,各乡镇都有许多人病死。1967年,郭巨乡从6月22日到11月9日的140天中没有下过雨。当年全县受灾粮田10.17万亩,秋作物大部分无收。

降水过多,或海潮倒灌,发生涝灾时情况也是严重的。宋淳熙四年(1177)九月初一、初二两天,大风雨夹着海涛,冲毁海堤2500余丈。明隆庆三年(1569)秋台风、暴雨,加上海啸,潮水涌入城中。明万历元年(1573)秋大风,海浪涌高数丈,掀翻战船,冲坍房屋,人畜死伤不计其数。万历年间水灾、台风、引起屋坍船翻人溺毙等严重情况有5次。崇祯元年到六年(1628—1633)年年有台风,以崇祯六年秋天为最厉害,连续十天暴雨如注,民房倒塌,外洋防海战船漂没损坏的十之八九,巡防的兵士沉海而死的也不计其数。清道光十七年(1837)七月二十四日那次大风雨,堤塘崩坍,洪水溢出水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初八的大风雨,塘坍后,水高一丈,房舍倒墙,船只只能行驶在桥上。民国11年(1922),崇邱、海晏、灵岩、泰邱、东绪、前绪、郭巨等乡及城区遭风水重灾。同年秋,第三次台风来临,连下三天大雨,镇海县城水深5尺,柴桥水深8尺。民国17年(1928)台风引来水灾,冲毁堤塘5000余丈,灾民2300余人。1933年秋天暴风雨,海潮又突涨,塘堤倒坍,咸潮入侵县城,拔树毁屋,冲毁房屋300余间,冲损数千间,冲没船只一百余艘,受淹棉地六七万亩,无家可归的受灾百姓数百户,等待救赈的4万余人。1956年8月1日遭受强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2级以上,潮位高达4.85米,中心最大暴雨量116.9毫米,冲毁海塘59段、49538米。受淹稻田3.26万亩,棉地1.81万亩。海潮高过海塘2米,15吨大船被刮到塘内。损坏渔船300余艘,倒坍民房1800余间,无家可归者320户,伤347人,死亡55人,其中上阳乡死21人。

历史上冰雹灾害也出现过几次。清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十五落下冰雹小的像碗那样大,大的像盆那样大。1971年—1978年出现7次冰雹灾害。其中1977年4月24日从汶溪到峙头20个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农作物受损2万亩,大块冰雹重量有110克;1980年6月27日下午,湾塘、骆驼乡遭受狂风和冰雹袭击,风力12级以上,湾塘乡受灾棉花1.2万亩,其中断枝折秆3608亩。全县倒塌房屋323间,受损2210间,电线杆很多被吹倒折断。

清光绪三年(1877)中天时非常不正。五月二十四日(7月4日)中午大风拔木,屋瓦都被吹飞。六月十六日(7月26日)夜,伏龙山见雪。同月,四乡蝗虫成灾,草木作物损失极重。年终时又连月阴雨、大风、冰雪天气,直到次年初,一百天中晴天只有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