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蛟川闻知录
22591600000011

第11章 招宝山头道古(1)

镇海别名蛟川

用自然实体的名字来命名行政区域,为一般地名命名规律。现在招宝山街道和蛟川街道,就是遵循这个规律,以本地山川名字命名的。

蛟川名字是怎样来的?它代表什么?

蛟川本指大浃江。据民国《镇海县志》和《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所载,大浃江应是甬江在原镇海县境段的(即今下白沙至招宝山出海口)总称。

6000年前,甬江是从三官堂附近出海的。约4000年前,海退后岸线北移,甬江从现今的贵驷、后施一带入海。

历来相传镇海县境是“唐涂宋滩”。考之旧志,的确如此。贵驷以北地区一直到唐、五代时还是大海和滩涂。五代后唐时妙胜寺的方丈在一次向朝廷奏本中写着“夜宿寺中,能听到波涛澎湃之声”。宋元丰三年(1080)郑佃撰写的《妙胜寺碑记》中也说:“明州定海有禅院曰妙胜,距州城三十里,濒海之上,环水之中,居处庳陋,而有风涛之患……”长期来,甬江上游好几次山洪暴发,江水骤涨,原来的水道淤塞,遂改道由现在招宝山南麓出海。

浃江,是指水势滂湃的江。据东晋设浃口戍来分析,当时应该早有大浃江这个江名。

据传,某次山洪暴发,有一条大蛟,从四明山上随着山洪冲向下游,它要入海去成“真龙”。只见甬江中波涛翻滚,大蛟一出海口便没入海中。那个海口外的小山,就被称为蛟门,而大浃江便有了蛟川这个别名。那是借用江苏宜兴荆溪别名,因为传说晋时周处除三害曾在荆溪斩蛟,所以称荆溪为蛟川。既然大浃江也出过“蛟”,自然也可以称为“蛟川”。川,是大河的意思。古代传说蛟是没有长角的龙,能发洪水,民间便把山洪暴发称作“出蛟”。其实,主要是因山洪像传说中蛟龙那样汹涌翻腾,汩汩滔滔,一泻而下,好事者便附会说是蛟要成龙入海,编了神话在民间流传。

大概是明、清时期,地方上舞文弄墨的文人增多,流行将地名取个风雅点的别号。于是,“浃水”、“蛟川”这两个大浃江的别名,又成了定海(即清康熙二十六年后的镇海)县名的别号。当时编写反映地方情况的书籍,好多就用“蛟川”取名,如《蛟川备志》、《蛟川诗话》、《蛟川诗系》、《蛟川耆旧诗》、《蛟川先正文存》、《蛟川人物志》、《明季蛟川献征录》等,也有辞赋如《蛟川形胜赋》、《蛟川竹枝词》等。有的县人在书画上题名,自称为“蛟川×××”或“浃水×××”。乾隆十一年(1746)在梓荫山下还建立“蛟川书院”(后改为鲲池书院),那块石刻门额牌坊,现重树在镇海蛟川书院校园中。1947年到1949年,镇海城区还建立过蛟川镇。1998年一所民办中学创立,也命名为“蛟川书院”。长时期来,“蛟川”便成为镇海的别名。

千涛波底蛟龙跃,几百年过去,镇海县虽在1985年撤销,但“蛟川”之名却流传了下来。

镇海关是友好关

——宋时和高丽交往片断

北宋后期,招宝山下镇海口彩舫往来,万斛神舟停泊,迎送着高丽(朝鲜古国)友好使团和朝廷派遣出使高丽的使节。高丽国的朝贡、求经、求医、求书、求兵、派遣士子就读国子监以及两国相互慰问,信使频繁。那时的定海,既是我国海疆军事重镇,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睦邻友好口岸。

据《宋史·高丽传》记载,宋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高丽王派使臣金良鉴来要求说,过去高丽使者进出中国都走山东登州,但是现在契丹(辽国)人的势力太大,想避开他们,希望今后改道从明州(今宁波)进出。朝廷答应了他们,并规定接待费用都由国库开支。神宗元丰元年(1078),在定海(今镇海,下同)县城东南40步处特地为招待高丽使团往返赐宴建造了航济亭(一个较有规模的接待站)。由于从定海、明州直到汴京接待都热情优厚,高丽使者来得更多了,使团的人数常常超过一百,最多的一次有293人。同年,在明州建造了两艘万斛神舟,取名“凌虚致远安济”和“灵飞顺济”。赵顼派遣假左谏议大夫安焘和假起居舍人陈睦带领使团,乘坐这两艘神舟,从镇海口出发出使高丽。安焘和陈睦到了高丽国都,高丽国人欢呼出迎,国王五徽冠第拜受诏书,对使团重礼接待,安置在别宫“顺天馆”中,表示他们尊顺中国像尊顺上天一样。此后,高丽和中国来往更勤了,定海关上使团来往不绝。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又提高了接待高丽使者的规格。政和七年(1117)四月,明州知州楼异,奉命建造画舫百舵,泊在招宝山下海口,专门备供迎送高丽使者及其游览之用。宣和四年(1122)三月,朝廷又派遣给事中路允迪、中书舍人傅墨卿为国信使,组织大型使团,出使高丽。当时还拨钱叫明州建造两艘更大的万斛神舟,赐名“鼎新利涉怀远康济”和“循流安逸通济”,“锦帆朱鬣,威耀若神”,为出使高丽的使团乘坐。宋《宝庆志·定海县治图》中的“利涉道头”(约今三航四公司专用码头处)就是因“利涉”等神舟停泊而命名的。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详尽地描述了这次出使情况和高丽的国情、民情。他形容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破浪而行。此次出使三月十四日从汴京(今开封)出发,五月初三船到明州,换乘了两艘神舟、六艘客舟,带了大量礼品远航。十九日到定海,在定海总持寺(今镇海中学体育场址)做了七天七夜道场祈求平安。二十四日,招宝山下镇海口八艘彩船锣鼓喧天,彩旗飞扬,路允迪等在招宝山上焚了御香,朝着海洋拜了又拜,解碇启航,乘东南顺风张篷放洋。第三天进入大洋,再五天到黑山,进入高丽国境。七天后到礼成江,高丽人早已在岸上列队欢迎,仪仗队排列在岸旁,观者如堵。上岸到使馆碧澜亭暂歇,然后陆行40多里抵达高丽国都。使团受到高丽国王和人民热烈隆重的接待。当七月十三日完成出使任务动身回程时,航路遇上大风浪,惊涛骇浪,好不吓人。一直到八月二十七日中午才驶过招宝山到达定海县,航行了42天。在定海上岸时船上的人面容憔悴,“几无人色”。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为中国和高丽的友好往来作了贡献。

在《宋史·高丽传》中记载两国使团重大往来70余次,其中从镇海口入关或启航的近30次,而且每次来往都是非常友好的。

鳌柱山和鳌柱塔

招宝山本名候涛山,又叫鳌柱山,也叫铁符山(见《铁符志》)。威远城碑群中有“擎天鳌柱”石碑,为明天启七年(1627)镇守浙江的左都督郭钦所立。现在,招宝山上的鳌柱塔,在损毁多年后以崭新面貌重新矗立起来了。

鳌,是古代传说里海中能负山的大鳖或大龟,老百姓叫它鳌鱼。《楚辞·天问》有“鳌戴山抃”句,说“大鳌背负着山欢欣地舞动”。《字林》中说:鳌是海中大龟,力负蓬、瀛、方三山。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我们居住的大地是由大鳌负着在海面上漂浮的。而大鳌甚不安分,经常“玩忽职守”,摇头摆尾。“鳌鱼转侧,地动山摇”,就波不宁,海不定,就要地震、海啸。用什么办法治它?镇海的先人想到传说中的鳌柱:古时部族首领共工氏跟颛顼争位,失败后怒触西北不周山,将天柱撞折,于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后来,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斩断大鳌的四脚来立四极,作为天柱撑住苍天。从此大鳌的足便替代了天柱。先人将候涛山又名为鳌柱山,即是赋予它作天柱的使命:一要擎天,即撑住东南半壁天;一要拄地,即要压住鳌鱼使其不翻身,不转侧,也就是不要地震,不要海啸。又在山上建佛塔一座,命名鳌柱塔,用来镇住鳌鱼。

过去建造鳌柱塔,夹杂了宗教、迷信成分,但反映人们希望海定波宁、安居乐业的愿望。改个名字,造个佛塔,当然不能解除地震、海啸的威胁。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改善城镇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失。试看如今的海塘、江塘建设,已不是“鳌鱼转侧”所能撼动。

今天的鳌柱塔,恢复了旧观,却胜似旧观,更多地从城市建设、人文景观和旅游文化、建筑文化等角度来考虑。

遗老的愤懑

——薛山人和他的“冢”

镇海招宝山上有一块《薛山人书剑冢碑》,碑背面有“记”。一般人不太懂这块碑的意思。

薛山人,镇海城区薛家弄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谱名居滨,又名长庚,字蕊书,号辠庶,别号西有山樵。长庚青年时考上县学生员(即秀才),后补为增广生员,并入了贡,以训导职务候选。但五次乡试(考举人)都落了榜。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他再也不能参加科场竞争,便隐居在家,自称山人。辛亥革命后,愤世嫉俗,郁郁不乐。民国开始,县内读书人剪去辫子,改换服装,而薛山人坚持拖长辫,着旧装,并取号“辠庶”。辠,同“罪”字,罪庶,意思是有罪的百姓。他感到对不起清王朝,因为王朝覆灭了,而他这个子民不能为皇上效力,居然还“苟活”于世,真是“罪孽深重”。他备好寿衣寿棺,在祖坟近旁营造寿坟,立了坟碑,上题“辠庶瘗处”,标明这里是“有罪的子民埋骨的地方”。离寿坟几步又筑了“发冢”,即将平日梳辫子时梳落下来发丝储存后埋起来,表示不忘“本”,请人撰写了《发冢记》,还打算在杭州西湖筑衣冠冢,在苏州山塘筑文字冢,都请人撰写了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