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21575600000002

第2章 童话外的安徒生(1)

生活是一个舞台。有些人长袖善舞,既能在群舞中合上节拍,也能跳出优雅的双人舞;而有些人只能独舞。一个人跳舞有时很寂寞,形单影只,似乎还带点令人讨厌的自恋,但有时又很幸福,自由而恣意,显得卓尔不群。

——题记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人,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安徒生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使他无论走到哪里,任凭岁月荏苒,他的人生都定格在11岁,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14岁时,他带着一身贫寒来到哥本哈根,大都市的光鲜使他一生都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1833年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1835年,安徒生开始给孩子们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搁笔。近40年间,他一共写了168篇童话。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也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安徒生

列夫·托尔斯泰花十年时间来解读安徒生童话,却只读出了“孤独”二字。他说,安徒生是寂寞的,成人不能理解他,所以他写童话给孩子们看,其实孩子们更不能理解他,安徒生一生都在“夜行驿车”上,他是旅行者和漂泊者。他的旅行不是为了去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而是为了逃避孤独,逃避那像被白蚁蛀空的屋梁一样的孤独。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安徒生都不应该成为独身一族。虽然他经历了贫困的童年,但幸运的是在他的而立之年,他就开始摆脱那些厄运;他也没有像凡·高那样患上糟糕的精神分裂症。在他的有生之年,那些享誉世界的名人都不约而同地视他为朋友,他们热情地为他做媒,因此他有更多的机会来物色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并更有可能生上一群孩子,在那些风光宜人的庄园里,或在花园里,或在壁炉旁,朗读那些他为孩子们创作的美丽动人的童话。

可是,安徒生拒绝了这样幸福的生活,他孑然一身,没有属于自己的家,他经常把朋友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分享女主人对他们的照料。直到去世时,他依然躺在朋友的家中。

心有千千结,每个人都不例外。安徒生的心结并不在于找一个美丽可人的女人结婚,而是要找一个富庶的中产阶级家庭来弥补贫苦的童年生活留下的创伤,需要一个卓越男人的温情来弥补童年时缺失的父爱,需要一个有魅力的男人来拯救他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