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年后的2004年,《福布斯》杂志第一次公布了东南亚富豪名单,时任丰隆集团主席的郭令明以2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新加坡首富,并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此时的丰隆集团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涉足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除大量房地产业务外,旗下还有110家国际酒店,遍布亚洲、大洋洲、欧洲和美国,总客房数目达3万间。丰隆集团成为新加坡名副其实的标杆企业。
一个成功的开拓者
有人说,郭令明的成功是靠继承父亲的产业而来,并不是自己打的天下。但郭令明用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他说,问题不在于是否自己打天下,而在于是否具备企业家的素质。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的,所有企业家也不必从赤手空拳做起。更重要的是,是否有能力领导你所继承的产业。多年来,郭令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国人常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守业难。而在郭令明身上,人们看到的不是他和“守业比创业更难”的规律搏斗,而是他在继承父业后的开拓性扩张进程。作为产业继承者,郭令明一面守住父亲留下的产业并把它做大,一面按照自己的商业理想驰骋商海,以自己的理念进行商业扩张。
接掌丰隆集团以来,他不断开疆辟土,以城市发展作为上市旗舰,主力扩张酒店业,不断在世界各地收购酒店,以实现打造一个全球性酒店王国的理想。他的每一个商业动作都堪称大手笔。
早在1993年,郭令明就一口气买入了新西兰20家酒店,同年又以19亿元购入伦敦告罗士打酒店、香港日航和吉隆坡丽晶酒店,显示了其打造酒店王国的雄心。然而最轰动的一次,是在其初掌丰隆集团的1995年,郭令明联合阿拉伯王子以25亿元购入纽约广场酒店。1999年,郭令明又一举收购了28家美国富豪酒店。如今,他已是世界酒店集团千禧国敦酒店(Millennium &Copthornehotels)的主席,旗下酒店遍布全球。一个110家国际富豪酒店组成的酒店王国最终在郭令明手中被缔造。
虽然没有白手起家的经历,但是郭令明一系列的大动作足已证明他在商业上的创造性才能。他不但成功守住了其父创下的产业,更成功将其拓展扩大,以致超越其父手上的高度。在郭令明手上,丰隆集团名声日隆。
如今的丰隆已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和酒店业投资发展商,总资产目前超过200亿美元,年营业额50亿美元,全球员工4万人,麾下拥有丰隆控股有限公司、丰隆亚洲、丰隆金融、城市发展和千禧国敦酒店集团等,主要业务涉及房地产、酒店、金融公司、贸易以及工业管理等领域,集团已在美国、英国和新加坡多地上市。
2004年7月,在新加坡创业行动组织(ACE)举行的“蓝天会议”上,郭令明与青年创业者们坦诚交流。有人问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郭令明的回答是想象力。他说:首先,要有想象力,但是这种想象力必须是现实的和可操作的。然后,你必须抢占先机,迅速行动。
在郭令明的身上,闪烁着想象力的光芒。尽管在名誉上是个守业者,是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但郭令明用行动证明了他更是一个成功的开拓者。他的父亲打造了财富帝国,而他则让这个财富帝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次失败的经历
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几年中,郭令明成功扮演了一个“超级购物狂”的角色,这反映了他的一种商业理念:专心做自己熟悉的领域,既然对酒店业熟悉,有着超强的把握,为什么不专心经营把一块蛋糕做大呢?
虽然投资者都明白“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规避理念,但是丰隆集团庞大的产业,及其在房产、金融业上的不菲实力,使得郭令明能够游刃有余地实现他酒店王国的梦想。而其遍布全球的产业分布也使他的丰隆集团对抗风险的能力表现不俗。依靠分布全球的产业网络,即便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丰隆集团也没有被经济泡沫蒸发,而是依然盈利。
郭令明如此热衷于在他所熟悉的酒店业领域进行扩张,除了源于他的商业激情外,也源于70年代一次失败的投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初,丰隆集团考虑将核心业务多元化,当时,有一位高级经理人为丰隆集团工作,他称他能做一项业务,年利润率达100%。而当时年轻的郭令明相信了这位经理人能做到。郭令明形容自己当年是“我对这项业务不太了解,也不想去调查,我只是相信他”。而结果是,这项投资遇到了许多困难,既没有原材料,也没有员工和订单,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项都没有。公司亏损,投资血本无归。而当时的郭令明非常固执,不相信这个项目会失败,于是追加了更多资金,结果仍不见起色。最后,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关门了事。这是郭令明的一个失败案例,他回忆说自己“错误在于信任高级经理人,涉足不熟悉的行业,而且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在的风险”。
这次失败的投资让郭令明学会了怎样应对风险。郭令明在回忆这段失败的经历时,对青年投资者说:“你要应对可计算的风险,也就是要衡量冒着风险能得到多少利润,如果你不会,就不知道每单生意都有内在的风险。我初入商界时,每当看到父亲应对风险都会颤抖。现在,随着经验的积累,我能够应付大的可计算的风险。”
在日益激励的竞争下,投资环境复杂的亚洲,丰隆集团能屹立不倒,不断发展,郭令明应对风险的超强把握,不能不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守业者的创业梦
虽然外界都把郭令明看成是一个守业者,而不是创业者。然而,事实上,在其父创业的后阶段,外界早已看到了郭令明的身影。可以说,他见证也经历了其父缔造丰隆集团的全过程。因此,父亲的创业经历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丰隆集团的创业之路上,郭令明跟随并与父亲一同品尝着创业的艰辛。丰隆集团在初创金融公司时,必须与大银行竞争。因此,作为集团接班人的郭令明不得不利用所有途径去寻找顾客,而不是坐等顾客上门。很多年后,郭令明在与青年投资者谈起这段经历时,他意味深长地说道:“那时我变成了一个推销员。当年,我父亲只付给我每个月150美元的薪水!他告诉我,不要想钱,要想工作!”郭令明说,当年的自己曾向父亲抱怨,并指责父亲是个守财奴。而其父却坚定地要求自己按他说的去做,要从底层做起,和所有员工一起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要自己一步一步地去开拓市场,那么市场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这段艰辛的基层工作经历,让郭令明受益匪浅,至今保留着谨慎节俭的好习惯。其父郭芳枫这样评价儿子:“做生意有远大眼光,能配合时代需要,顺应形势要求,把握时代的趋势和脉搏,从而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经营对策。”这样的概括,不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评价,而是一位前任开拓者对其事业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由衷的赞叹。郭令明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步的开拓与探索中,实现着他作为守业者的创业之梦。
(张晶)
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
从白手起家到风投大鳄
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2004年以215亿美元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4位,2005年以237亿美元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5位。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室成员,生于1957年的他,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国君第21位王子的子嗣。父亲曾是沙特驻法国大使,母亲则是黎巴嫩独立后首任总理的千金。或许看到这,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显赫的出生是阿勒瓦利德日后成功的主要条件,然而,实际上,阿勒瓦利德却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典范。
1.5万美元起家
阿勒瓦利德5岁时,父亲因为同情后来成为埃及总统的纳赛尔,而与沙特国王以及王室其他成员闹翻,被流放到埃及。在那里,阿勒瓦利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几年后,阿勒瓦利德的父亲获准回沙特,但从那以后,阿勒瓦利德父亲本人及其后代,已经永远失去了进入沙特阿拉伯上层政界的机会。
1976年,19岁的阿勒瓦利德离开家乡,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门罗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那时有数百位沙特富家子弟到美国留学,然而提起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态度,无人能与阿勒瓦利德相比。“我没有见过有人像他一样勤奋”,曾经给阿勒瓦利德授过课的人文学科教授卡洛斯这样评价阿勒瓦利德:“他的成绩在班里是最棒的。”
1979年,阿勒瓦利德带着全优成绩回到祖国。父亲给了他1.5万美元,这笔钱成为阿勒瓦利德的第一笔创业资金。
这个时期,沙特刚刚开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大笔收获石油美元,沙特国内的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阿勒瓦利德利用自己的关系和不多的资本,做起了贸易代理和承包生意,在这几年中,他每年的利润都达到数千万美元。当时,许多沙特王室的成员也都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关系,靠为外国公司当代理轻轻松松赚钱;而阿勒瓦利德与他们不同,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利用手中积累资本,陆续建立了几家公司,并与外国公司在沙特搞合资企业。接着,阿勒瓦利德及时预见到,政府依靠石油美元实施的高福利政策将大大刺激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于是,在首都利雅得买下两大块地产。这些土地成为他走向地产业的开始,到今天,阿勒瓦利德已成为沙特阿拉伯首都最大的私有地产拥有人。
只购买危机中的股票
1990年的秋天,当时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陷入了困境,它在一系列地产贷款中损失惨重,急需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敦促它增加资金储备。但花旗银行寻找十多亿美元投资的努力毫无结果。由于人们害怕花旗银行破产,纷纷抛售它的股票,导致股价猛跌。
在获得花旗银行陷入困境的消息后,1990年年底,阿勒瓦利德以2.07亿美元(每股12.46美元)买下了花旗银行当时4.9%的普通股。在1991年2月,当美国军队进驻沙特阿拉伯准备与伊拉克开战时,利用和政府的特殊关系,阿勒瓦利德又以5.9亿美元买了花旗银行新的优先股,它们可以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换成普通股。这部分股票占花旗银行总股份的10%,这样一来,阿勒瓦利德在花旗的总股份也上升到14.9%。就在他投资了花旗银行后两周,一群国际投资者又买了6亿美元的花旗银行优先股,在众多投资者的强硬入市后,花旗银行的资金危机很快过去了。到1994年这家银行的股票扶摇直上,阿勒瓦利德王子名利双收。
阿勒瓦利德购买危机中的股票还远不止这一次。1994年,他用3.5亿美元买下亏损经营的欧洲迪斯尼乐园1/4的股份,又接连成为加拿大、美国和欧洲几家连锁旅馆业的主要控股人。1997年10月,当香港到纽约的全球股市交易指数直线下挫时,阿勒瓦利德下令出资12亿美元买进大量超级企业的股票。1997年3月,阿勒瓦利德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620万股苹果公司的股票,2001年阿勒瓦利德开始购买了处于危机中的惠普和股票,在经历了惠普和康柏的合并风波,股价飘摇的2002年之后,阿勒瓦利德依旧没有放弃对惠普的投资。
阿勒瓦利德说自己是一个勇敢者专门捡便宜货。真正的股票投资应该是选择一家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在合适的价位购入其股票,长期持有,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为自己创造财富。“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十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同样被阿勒瓦利德所信奉。
建立沙漠中的宫殿
阿勒瓦利德对于金钱的夸张利用是让人惊讶的,他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开出亿元现金支票的人,但有趣的则是,他这种夸张的行为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2001年,当这个骄傲而显得有些自大的王子,在9·11事件发生后,不识时务地给纽约当局递去一张高达1000万美元的支票时,被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当场谢绝了,原因是王子通过慈善捐款乘机向美国施压,要求美国支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州——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想法却是布什政府曾经考虑的事。
正当全世界都被这个最大的非美国本土投资者吸引时,他却像阿拉伯沙漠中的被远古的沙粒掩埋着的古城一样,远离了美国,居住在沙漠之中。
经过近20年的奋斗,阿勒瓦利德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富翁。但和许多长期生活到国外的沙特王子不同,阿勒瓦利德一直生活在利雅得附近的沙漠中。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他用1.3亿美元打造了一座宫殿,宫殿大门只有当门卫用阿拉伯语说出“芝麻开门”的暗语后,才能打开。宫殿有317个房间,共配备了520台电视机,400部电话,8部电梯,还有数个游泳池。阿勒瓦利德、他的第三个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住在这座宫殿内,供其使用的佣人多达180个,这些佣人都配备了对讲机。
而宫殿中有一个现代化的帐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顶帐篷就是阿勒瓦利德的工作室。帐篷内设有3个电视大屏幕,可与移动电话、传真机、打印机、电脑以及一辆载重汽车相连,载重汽车上价值70万美元的通信设备又可与卫星相连,并有20名经理通过这些设备管理阿勒瓦利德的财富。这些人日夜忙碌,随时会向他报告证券市场行情、投资机会和公司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