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另一端的希腊,苏格拉底的门生,雅典的文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首创“经济”一词,他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但指出了货币具有的两种基本职能,即“流通”与“贮藏”功能。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从分工出发看到了分工、交换、货币和商人之间的关系,认为货币是为交换服务的,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古希腊另一位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对货币起源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和阐述。他谴责高利贷放债取息,指出以货币繁殖货币是违反自然的行为。他的言论还涉及到了对“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初步认识。恩格斯对古希腊人在货币、金融领域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一领域,他们也和在其他领域一样,表现出了同样的天才和创造。所以他们的见解就历史性地成为了现代科学理论的出发点。”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历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称为“古典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1776年,他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富论》,认为“看不见的手”会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也就是说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受自己的利益追求驱使,但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容许生产力快速增长,市场的茁壮刺激了分工,而这又反过来提高了生产力。他的学说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在货币理论方面,亚当·斯密尽管也看到了货币的储藏、支付、价值尺度等功能,但是他强调的是货币的基本功能,即流通功能。
亚当·斯密基于人性自然规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曾经促使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当时主要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为起点,其中包括了亚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与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在其重要著作《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解决的办法是实行计划经济。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到货币的本质,逐步展示出一个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分析基础的货币理论体系。马克思在讨论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式的发展的基础上,为当时的金本位制纸币归纳了五项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马克思批评了只是强调货币的流通手段即交易媒介职能,而忽视或否认货币其他职能的观点。他指出货币数量论有基本的错误,由货币流通量决定商品价格的观点其实是一种“错觉”;相反,恰恰是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其关系式为:M=Y/v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量,y表示商品价格总额(社会总产出水平),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马克思以为,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货币不仅是资本的前提条件,而且是资本追逐的唯一目标。正是货币的贮藏与信用功能所产生的市场价格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导致了现实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变动。因此,货币的贮藏和支付(信用)职能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具有核心作用,同时也是其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人20世纪,1931年的德国、英国,1933年的美国,1936年的法国等,相继在国内放弃了金本位制。至1971年8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也宣布放弃金汇兑本位制。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世界金本位制纸币时代结束。
信用货币取代金本位制后,货币供给不再是市场自发的均衡过程;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经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和商业银行的放大功能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在信用货币体制中,整个货币由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两部分组成。银行在存贷过程中对存款货币有一种放大能力,其放大的倍数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政策可通过控制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银行的货币放大倍数。此时货币供给量可表示为:M=H/r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H表示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或基础货币量,r表示存款准备金率。
因此,信用货币体制使政府掌握了极大的货币供给权力,政府不但可以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还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这种货币供给机制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集中而充分地反映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过去100年间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特征,它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交叉的边缘化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旨在重新科学地寻找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建立起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杨小凯等人提出的新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个流派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
1929年,美国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临危受命,不得不扭转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实行一系列旨在加强政府干预的新政。然而,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凯恩斯精辟的理论概括和说明,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内的政府干预可能就只是一种偶然的应急措施,而不会成为此后各国政府长时间的经济政策选择。
英国杰出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1月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一反古典经济学把生产放在首位的传统,认为消费是第一位的,一切生产的最后目的都是为了消费。他发问道,如果不消费,生产还有什么意义呢?由此出发,他认为之所以会发生经济危机,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即购买能力不足,或者说消费不足,因此光靠市场自发调节很难恢复经济。于是他一反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主张政府要积极地干预经济,在萧条时政府应放松银根,增加开支,维持高水平就业和生产,甚至赤字预算为主,以补偿私人消费的衰减;如果荣景过头(经济过热),带来投机和通货膨胀,则反其道而行之。他相信现代政府可以利用其权力花钱、征税以及控制货币供应等,缓解(而非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盛衰期顽症。
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中,现代货币需求理论是基石。将投机性货币需求纳入货币总需求,是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贡献。
凯恩斯提出了如下经济政策建议:
1.应当更多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2.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以期发挥乘数效应,即一定数量的政府投资可以带动更多的民间投资,一个就业岗位可以连带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3.可以举债,特别是通过发放国债,可以多发货币。只要发行的货币能够把闲置的生产要素带动起来,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供给大于需求,就不用担心发生通货膨胀。
4.鉴于收入低的群体边际消费(指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收入每变动单位后消费的变动额)倾向高,政府可以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如采取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非常重要,治理经济萧条最主要的是振奋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政府应制定强有力的鼓舞人心的措施,与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全方位振奋人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