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踪】
蒙恬率军扫荡匈奴,收复河南地区,并监督戍边犯人修筑长城,移民实边,基本上缓和了北方边境的形势。对此,秦始皇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不久,南方又传来凶讯,原来,当年王翦灭楚后,挟胜利余威收服江南等地,在那里设置了会稽郡,随后就班师回朝。王翦回朝前,任命禆将屠睢率领秦军及楚国降军共30万人继续南下,征服了东瓯和闽越,并将两地合设为闽中郡。随后,秦军又向南越和西瓯进军,当部队行进到五岭以后,因粮秣运输困难,屡进屡退,始终不能击败南越及西祖部队,双方对峙达3年之久。
后来,派到该地的郡监御史史录主持开掘了“灵渠”,把湘江和珠江的水运航线连结起来。漕运一通,粮运输问题就解决了,军事行动也便利多了。于是秦军一鼓作气,击败了越人,尽收平地。越人只好逃人深山丛林继续抵抗。
不久,越人发动夜袭,秦军疏于防备,征南将军屠睢遭到击杀。统帅一死,军心涣散,越人趁机反攻,秦军只好退至五岭以北,所派地方官吏全遭杀害。
始皇得知这个信息,非常震惊。不过,有了上次征讨匈奴的教训,这次他决定不再召开廷议讨论,免得又听到一片反对之声,说什么百越是蛮荒之地,收归版图也只是累赘,犯不着动员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的确,百越之地本来贫瘠,穷山恶水,有的地方甚至全是树木花草都不长的荒石山,确实没有什么经济价值。而且,当地的文明程度也不高,老百姓大多过着半农半渔猎的生活。同时,越族的种族很多,各个部落酋长之间很不团结,除了偶尔有零星的百越盗匪越界抢劫秦人外,对秦朝国境并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从表面上看,百越之地确实不值得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地去征服。而且,自从屠睢征讨百越以来,秦始皇已经前后数次增兵,总兵力达到了50万,这还不包括那些修建“灵渠”的人。
但是,既然已经派兵经营百越之地,那么就不能半途而废,而且这次百越偷袭秦军,杀了统帅,又残杀中央派去的地方官吏,影响极为恶劣,如果不予以讨伐,那么大秦帝国就会威信扫地。况且,如果这次对他们予以姑息,那么其他边疆民族势必会群起效法,这样一来,大秦帝国的动乱何时是个尽头。于是,秦始皇决定发兵继续征讨百越之地。
不过,让谁去挂帅呢?
当时,能征善战的王翦、王贲父子已死,蒙恬镇守北境监修长城,又不能调动a对于其他将领,秦始皇一个个分析,很难找到一个能文能武、既能用兵也能安抚的人。
思来想去,秦始皇突然想到了任嚣,虽然他对任嚣这个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仍然觉得任嚣是最佳人选。任嚣是楚越边境上的人,熟知百越民族的习性。他随王翦灭楚,远至湘水和苍梧山之间,对那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他担任九原郡守,配合蒙恬经略河南收效极快,执行坚壁清野和全民皆兵的策略也奇佳。而且在魏庄,他曾以4000兵力从容攻击数万匈奴骑兵,谁能说他不是个智勇双全的将才呢?
于是,秦始皇紧急召回任嚣,命他经略百越之事。
对于始皇的器重,任嚣并未感到高兴,反而忧形于色。始皇感到很奇怪,问他说:“任卿莫非有什么困难?”
“人臣为主分忧,虽万死不能辞,何况这次任务并非不能完成。”任嚣恭敬地回答说。
“但任卿似乎有难言之隐。”
“臣是在想蒙恬将军和王翦将军的事。”任嚣说。
“蒙恬和王翦与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始皇有些不高兴。
“蒙恬这次扫荡匈奴,只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克奏建功,王翦灭楚也不过3年,但屠睢征讨南越、西瓯前后用了10年时间、出动兵力高达50万还是不能根本解决。”
“是啊,”始皇接着说,“朕也为此忧心不已,并一度想到过要放弃,但是一想到大秦的声威有可能因此而丧失,又不敢放弃。任卿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
“百越一带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出产,从表现看,经济价值不高,但从长远看,大秦帝国若要接近南方海洋,打通南北水上交通,百越地区非经营不可。何况由南海向西,还有不少的番邦异国,那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可为大秦带来不少发展机会。”
“任卿的话是朕前所未闻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加紧经营百越地区,卿为朕一言决矣!还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始皇显得有些兴奋。
“臣之所以提到蒙恬和王翦建功如此之快,百越如此难征服,乃是陛下左右未分清事情的异同,却坚持用同样的手段,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哦?依任卿之见,该如何处置。”
“灭楚是为了改朝换代,匈奴人侵我国,是侵略行为,当然可以用武力解决,但经营百越是我们侵入别人的国家,只靠武力是不行的。”任嚣注视着始皇,侃侃而论。
“任卿此去,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始皇有点怀疑地问。
“臣有八字,不知能否生效,望陛下定夺。”
“哪八个字?”
“怀柔,优遇,教养,同化。”
“何谓怀柔?”始皇问。
“尽可能不用武力,另外整顿军纪,不得纵军扰民,要选贤任能,地方官员不能欺压土著,贪污敲诈者重刑,内地移民不得歧视当地居民,多为该地区进行一些改善民生所需的建设,在起初阶段不要想到从该地区得到多少回报。”
“如何优遇?”
“尽量起用培植当地人才为官吏,铲除原有的黑恶势力,当地的特殊人才可推荐到中央或别郡为官,而且初期是降格以求,破除当地人自认是受压迫者的反抗心理。”
“教养呢?”
“派专吏为师,教导各种技艺及中原文化,但也尊重土著原有的技艺和文化,有特别好的还可以介绍到中原来,不让当地人有中原文化驱逐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感觉,而是互相交流。”
“任卿的意思,是要将百越人变为中原人?”始皇恍然大悟。
“要想彻底征服百越地区,同化是最有效的办法,最好的同化手段就是通婚!”任嚣特别加重后面两个字。
“通婚?”始皇哈哈大笑:“中原人愿娶百越女子,百越女子又愿嫁到中原来吗?”
“开始可能会很困难,但只要经过长期教化杂处,经济及风俗习惯互相融合后,男女相悦和通婚是很自然的事。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政策上做文章,以此来推动配合此事。”
“什么政策?”始皇好奇地问。
“譬如说,大量选拔当地青年到中央或别郡做官,或者提高驻军待遇,让当地年轻人羡慕从军,当地青壮男性一少,适婚女性人数必然相对增加,内地去的,不管是流放或有计划地移民实边,都以年轻男性为主,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就会通起婚来。”
“此计甚妙!甚妙!”始皇击案大笑。
“如此一来,若干年后,百越一带就无所谓华夏夷狄之分了,大秦的疆域也就直接涵盖南海了。”任嚣语重心长地说。
“任卿此去,有什么向朕要求的?”始皇又问。
“王翦将军伐楚,曾多要田园美宅以赢得陛下信任,臣此次前往百越之地,路途遥远,交通阻塞,很多地方需要便宜行事,还望陛下恩准。”
“这是应该的,朕授你全权行事。既然要怀柔,那么就不能再以征讨的名义。朕任命你为南海尉,负责该地区的一切军政事宜。”
“谢陛下。”任嚣避席顿首谢恩。
始皇最后又问任嚣:“任卿此次要带多少人马?”
“只带臣的家卒护卫和陛下的符节就够了。”任嚣微笑着说。
“哦!”始皇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两年后,任嚣平定了南越和西瓯,并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等3个郡,直到秦二世时,任嚣病死前,百越人不复反叛。
【点评】
先前,屠睢征讨百越之地,前后用了10年的时间,不仅没能让百越一带的老百姓彻底臣服,而且还在百越土著居民的一次夜袭中丢掉了性命。这说明,对于边疆少数民族,仅靠武力征服是不能完全让他们臣服的。于是,秦始皇任命任嚣前往平定百越,授予他全权,可以便宜行事,以便于他全面实施“怀柔,优遇,教养,同化”的政策。任嚣不带军队,轻车简从,持节前往,结果,只用了两年的时间,百越地区就完全安定下来,并在那里设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由此可见,对待那些尚未开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攻心比用兵更为管用。
【链接】
在对百越用兵失败以后,秦始皇接受任嚣的建议,决定对百越之地采取“怀柔、优遇、教养、同化”的政策。于是,任嚣奉命前往,一改屠睢以前的做法,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使百越之地彻底臣服。由此可见,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上,用兵不如攻心。这一点,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也很有启示意义。
在一个企业里,员工是否对企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事实上,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员工普遍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必然到处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热情,员工们不仅会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会努力想办法改进工艺,提高质量,节约成本,苦练内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来说,怎样才能激发起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呢?这就要求决策者、管理者们要善于攻心,尊重员工,善于给员工以关爱,让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企业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融人企业,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高竞争力而努力奋斗。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拥有共同的远景与目的。”事实上,在很多企业,企业经营者善于抓住员工的心,让员工把自己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这些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之一。
在摩托罗拉公司,他们通过保障员工就业的方式把员工和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摩托罗拉创始人高尔文的儿子、现任董事长小高尔文说:“摩托罗拉是一个家族企业,什么都能变,但我们的信念不能改,就是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在摩托罗拉连续工作]0年的员工,没有经过董事长和总裁的批准,不能被临时裁员或永久解雇。
摩托罗拉认为将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让员工树立主人翁精神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最高境界。摩托罗拉的员工流失率仅有6.6%,说明了摩托罗拉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业保障属于安全需要。
在一个企业里,只有当就业保障这样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员工们才能安心地工作、生活。否则,员工们一旦失去了就业保障,不但难以安心工作,而且随时都有跳槽的可能。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都怀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那么,这样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在人才市场上,除了稀缺人才、高级人才外,一般人才都供过于求,工作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的工作安全感很低,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工作安全感较高的企业里工作,因此,如果一家企业能够给员工提供较高的就业保障,那么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贏得员工们的普遍认同。在原企业里工作的员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归属感,愿意长年为企业服务,并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为企业工作。相反,如果一家企业的就业安全感很低,那么员工们整天都会提心吊胆,生怕有一天自己就是下一个被辞退者,不但很难将自己融入企业,而且还会挖空心思地为自己寻找退路。这样的员工纵然非常优秀,也不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要消除员工内心的恐惧感,让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旦员工能安下心来,意识到只有企业发展了,自己的前途才有希望,他们就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于是,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会油然而生。员工只要有了责任感、使命感,他们就会以主人翁自居,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努力拼搏。这样的企业才是富有生气的企业,才是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