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0148900000027

第27章 质疑(1)

中国民企是否大炼钢铁?

李海仓遇害事件,案情很简单,但在现场没有目击者,被害人李海仓和凶手冯引亮之间的最后一次谈话没有人亲耳听到,因此媒体在事发后就对李海仓的死因产生了质疑。一时间,媒体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是迷雾重重,分析与猜疑林林种种,以至于有的媒体对凶手为什么用左手开枪等细节做了“深度解读”,后经部、省、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同认定,案情才算“一槌定音”。

然而,媒体的质疑并没有消失,而是不知不觉地把焦点转向了海鑫钢铁集团的业绩。刚开始还显得有些隐晦,不是那么直来直去:像海鑫钢铁集团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进入钢铁行业是否属于重复建设?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南方的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其在2003年2月6日做了大篇幅的分析。文章的标题十分鲜明:《李海仓案背后:权威部门质疑中国民企大炼钢铁》(下简称《大炼钢铁》)。

文章开头就是悬念:

李海仓案的调查近期似乎难以结束。

在凶杀案背后,李海仓亲手制造的海鑫钢铁帝国的业绩,也遭到外界的质疑。

“海鑫究竟有多少资产,有多大的赢利,创造了多大的利税,这些需要深入到海鑫内部进行仔细调查才能真正弄清楚。”闻喜县一位已退休的信用社主任这样说。这位前信用社主任还明确表示,海鑫如此惊人的扩张速度,是不正常的。

28日上午,包钢集团一位高层则告诉记者:“我也听说了李海仓出事的消息,中国钢铁行业长期以来供大于求、严重过剩,去年来才有些好转,产销基本平衡,对海鑫的销售额、利润我也感到怀疑。”

文章在对我国目前行业整体情况做了概述之后指出,民营企业在钢铁行业中存在四大问题。这一观点引自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设计院专家的一份研究报告——《关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十点思考》,报告所指的四个问题分别是:

其一,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中国钢材品种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钢材品种结构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普通型线材、中厚板、窄带钢等一般档次产品占钢材总产量的70%以上,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档次的钢材品种,还需要大量进口。但是,现在有些民营钢铁企业扩建、新建的钢材品种,大部分是棒线材和热轧窄带钢,以上这些属于重复建设的范畴。

其二,发展速度过快。我国目前钢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8亿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而增长因素与小钢厂的迅速扩张有关。由于小钢厂发展过多过快,造成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

据初步统计,年产3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51.89%下降到2001年的46.63%,而50万吨以下小钢厂的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4.42%上升到16.06%。

其三,布局不合理。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钢铁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少考虑钢铁工业合理布局。例如华北地区钢铁生产能力过剩,每年有1200多万吨钢材流向全国,同时华北地区又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不宜再扩大钢铁生产规模。

其四,环保欠账较多。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重污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再加上环保意识薄弱,在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严重。

《大炼钢铁》一文随后引述有关部门和权威人士的意见,以支持“限产限量”观点。

中国钢铁控制总量已经没有任何犹豫的理由和余地了。国家冶金局目前确定,2000年钢产量不超过1.1亿吨,钢材产量1亿吨。

钢产量比去年减少1200万吨,其中“关小”500万吨,淘汰落后150万吨,压长增短减钢550万吨。

国家冶金局局长蒲海清强调,冶金企业要把总量控制的任务看作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加效益的极好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完成这项工作,绝对不允许出现你限我不限的现象。

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引述另一篇观点相似的文章,不同的是,这篇文章直接提到了海鑫集团。

有意思的是,中国联合钢铁网上,记者看到一篇题为《行业权威呼吁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文章,文中这样表述:“我国钢的生产能力已达1.7亿一1.8亿吨,且仍在迅速增加,而增长的主要方式是靠低水平小钢厂的扩张。”

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小钢厂发展过多过快,造成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年产300万吨以上的大钢厂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48.3%降低到2001年的43.8%,而50万吨以下的小钢厂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9.6%上升到13.3%。一年之内就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可见小钢厂发展之快。这与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潮流是背道而驰的。

部分地区至今还在不断扩大钢铁生产能力甚至新建钢铁厂,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该文披露的另一个事实,而海鑫钢铁恰恰出现在其提供的相关个例中:

——河北唐山地区。除唐钢外的十几家小钢厂产量已达500万吨钢左右(有可能发展到1000万吨钢),采用179~450m:高炉、30~50吨转炉、热轧窄带钢、小型和线材轧机等装备。

——建龙钢铁厂是该地区较大的企业,现有12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并已买断吉林省白城子钢铁厂,计划将其发展到100万吨钢,另拟在宁波建设400万。600万吨规模的大型钢铁厂。

——山西运城地区。建设了200万~250万吨规模的海鑫钢铁厂,主要装备:124m和1080m高炉、20吨和90吨转炉、小型和线材轧机等。

——江苏张家港地区。沙钢在400万吨钢的基础上,正在利用德国二手设备扩建300万一400万吨钢。

最后,《大炼钢铁》一文的结论是:“发展小钢铁、搞低水平重复建会带来很多问题。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这篇长文发表之前,也就是在李海仓遇害不久,该报就曾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工商联副主席被枪杀案独家调查》、《还原李海仓》等文章。但在我看来,李海仓之死,与质疑海鑫集团业绩之间并无联系。我不敢苟同,并希望与《大炼钢铁》作者商榷的是,文中大量引用的关于限制民营企业进入钢铁行业的相关论述。有的论述将海鑫集团划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予以制止”之列,不仅是对海鑫经营和赢利状况的误解,而且是对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歧视。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结构问题,决非因竞争使然,恰恰是垄断企业的落后所致,不将力量放在落后企业的改革上,而是企盼通过限制竞争,拓宽生存空间,其精神实质是计划的,而非市场的。

还原李海仓

(2003—01—27)

本报记者王术山西报道

彻底调查

经过一番细致、艰难的调查,记者逐渐勾勒出了李海仓及其海鑫集团相对真实的版本。《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惟有彻底的真相,才是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和依然活着的人的最大尊重。

1月24日,闻喜县。天气阴转多云。

“你们每天的三个馒头,就有两个是李海仓给的。”当天下午,一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向记者颇为形象地转述闻喜县委书记董鹏翔在去年全县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此时,一辆辆运送花圈的汽车,不时从车窗外闪过。“今天县城的花圈都卖光了。”开车的司机说。

闻喜是晋南地区颇具山西特色的普通小城,南距运城市约40公里,街道狭窄不平,建筑老式陈旧,各种门脸的玻璃厂、镁厂几乎随处可见。当地人士向记者介绍,闻喜下辖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每到农忙,县城就变得空荡荡。上世纪80年代,因发现镁矿石,并被大量开采,镁业遂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玻璃是紧跟其后的第二大产业,第三大产业造纸业因为严重污染环境,已被强行关停,只有少数小造纸厂仍在偷偷开工生产。“钢铁业从来就不是闻喜的主要产业。”一位当地人士说。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以钢铁为主业的海鑫集团在闻喜无可企及的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手头掌握的确凿材料显示,2002年8月24日,李海仓在闻喜县“学习浙江经验加速民企发展”动员大会上,详细列举了海鑫集团的经营业绩。在这次有闻喜县委书记、县长参加的会议上,李报告了海鑫集团15年来的经营业绩、体会和经营理念。李说:“2001年,海鑫钢铁(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6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2002年,利税达到6亿至7亿之间,2003年或2004、2005年利税会是15个亿。”

“海鑫钢铁公司到2001年底,14年的时间资产翻了13番,增长速度是6250倍;到2002年底或2003年2月底,海鑫要用15年时间翻14番,增长速度达到12500倍。”

李还称:“海鑫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创造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神话。其具体内容是:到2003年底,海鑫公司达到双50个亿,即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达到50个亿;到2005年,达到双150个亿,这还是比较保守的。到2010年,也就是我们这帮人到65岁左右时,海鑫要达到双500亿。”

在说到海鑫的成功体会时,李说:“海鑫的成功就在于将3个优势做到了极限,即:省、市、县软环境发挥到了极限;海鑫这个体制好、机制好的机制优势发挥到了极限;企业家和企业领导班子把自身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及企业的决策能力也发挥到了极限。”

李甚至称:“我认为海鑫的软环境,比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创造的软环境还要好。”为此李解释说:“海鑫的土地、立项、水、电、交通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书记、县长亲自抓,副书记、副县长都是副总指挥。”

截至2001年,运城全市的财政收入仅为17.4亿元,市政府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的财政收入要达到22亿元。目前,闻喜的财政收入在整个运城市中,名列前三名之内。

李在报告中还表示:“2001年,海鑫给国家交税1.5亿(包括口岸税),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交税8.2亿,海鑫占18%(原文如此)。”

海鑫集团的公开资料表明,如今海鑫已成为集焦化、水泥、炼铁、炼钢、金融、保险、地产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山西省内仅次于太钢的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集团有员工7313余名,年产铁140万吨,钢140万吨,材70万吨,总资产30多亿元。

发家奇迹

有当地知情人士介绍:李海仓为闻喜县东镇川口村农民。1986年,李在东镇信用社认识了当时的东镇信用社主任程斯景,从他那里贷款5万元开办小卖部,因经营不善赔钱,后又在侯马、临汾一带倒卖车皮,并通过介休炼焦大王李安民认识了临汾铁路分局局长王维栋,为其以后解决运输问题奠定了基础。

1987年,李海仓同合伙人辛存海一道,在东镇官庄村开办了土焦厂。辛同李年龄相仿,原来是李海仓同村的小学教师,李在做小卖部时与其相识。辛现任海鑫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海鑫集团太原办事处负责人。李海仓当时再次找到程要求贷款,程斯景又贷了15万给李。

炼焦厂建成后,当年发生亏损。又因为土焦的运输问题难以解决,当年工厂又搬迁到东镇。此期间,李又在闻喜建行贷款60万,并与国营的白水泥厂建立联合焦化厂。水泥厂为此出资12万,并派了孟景忠等5人监督联营事宜。该水泥厂现已倒闭,孟本人如今是海鑫集团主管财务的总会计师,白水泥的资金及设备则归入李的名下。

1988年后半年,闻喜建行行长前去催款,未果。

1989年,李同三门峡铁路部门签约成立了“三铁焦化厂”。由李海仓出地皮,对方出资金。当时,建“三铁”只需要100万元资金,属于李海仓一方的资金实际上分文没出。

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李给三门峡铁路部门上报建设资金需要200万元。

当时,由闻喜县给三铁焦化厂批地40亩,由于该厂属污染企业,建厂时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100多人签名给中央写信要求予以解决。当时在南方办事的李得知此事迅速赶回,从银行贷款10余万。半月后,李所需的合法土地批文就办了下来。之后,三铁焦化厂正式开建,生产机焦,主要卖给武钢、宝钢以及南方等地的钢铁厂。

不久,李以相同方式(对方出资,李出地)又联合洛阳、运城两地的铁路部门分别建立了洛铁焦化厂、运铁焦化厂,仍然都由李当厂长。

闻喜县农村信用社王主任曾于1996年间亲自查过焦化厂账务,按知情人士的说法,此次查账结果表明,李在1987~1991年建办上述企业期间,企业经营亏损严重。这位王主任说,从1987到1993年,企业亏损已经达到1000万元,而工厂的经营资金,大部分来自闻喜县农行、工行、建行。

海鑫总会计师孟景忠曾在相关场合透露,到2000年,李从闻喜各银行贷款额已经高达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