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0148900000026

第26章 道始于情

李海仓,一个农民的儿子,在他的成功因素中,还有哪些被人忽略,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呢?做为记者的我,只能去捕捉在我看来能给我们带来众多联想和思考的细节,力求从中悟到一些东西。

李海仓就在他忙于企业的同时,还读完了武汉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跟在李海仓身边的人说,他无论走到那儿都是身不离书。在火车上,只要有碗方便面就行了,其余时间都是在学习。两年前,李海仓已成为武汉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在很多外人看来,那兼职教授不外乎就是一个名份,然而有谁知道,李海仓是定期要到武汉科技大学的讲台上去讲课的。

海鑫集团的党委书记、常务副董事长辛存海,虽然做过小学老师,但也就是高中文化,他也是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中国社科院企业管理专业的全部课程,并获得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李海仓的六弟李文杰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被李海仓送到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深造,回来后,先在下面进行锻炼,然后负责海鑫集团的营销工作。用李海仓对李文杰所说的话:你学的不是最多吗?那就把海鑫最难的事给你。今年只有33岁的李文杰:“海归派”的身份仿佛预示着企业的未来。

海鑫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要不就是经过培训后自学成才的。李海仓早在办钢铁之前就说:“在人才的花费上,我是从来就不心疼钱的,不然,我们上哪儿找到那么多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而今,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正在海鑫筹建博士后工作站。

如果看看海鑫集团的内部,就不难发现,如今国际钢铁行业的5大尖端技术,已经有4项在海鑫安家落户,即切分轧制、富氧喷煤、溅渣护炉等。海鑫的主体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运路闻喜段东镇附近,有一群建筑特别引人注目。几十幢造型别致、豪华气派的小洋楼,簇拥着一座宏伟壮观的高层建筑——海鑫大厦。这些建筑在李海仓遇害前刚刚建完,海鑫大厦是集团的总部所在地,那些小洋楼是海鑫专为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建的住房。在海鑫集团的厂区里及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是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农村里。我在海鑫集团采访时发现,海鑫集团的人,所用的手机,都是当今最新款的手机。我还特意和海鑫集团的办公室主任郭梁开玩笑说:“你们海鑫集团的人很超前呀。”郭不解:“这怎么说?”我说:“你看看,你们公司的人用的手机全是最好的。”郭不以为然地反问:“是吗?”

海鑫集团的管理人员,每天上班都是西装革履,一点也找不到“小地方来的人”的影子。李海仓说自己是个农民,但他还总是说:我们必须摆脱农民的影子,不能让外人拿我们当农民看待。“老人家”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海鑫钢铁集团是山西省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但李海仓的哥哥弟弟也都在海鑫工作,这在外人看来是“准家族的企业”,可李海仓从没把海鑫看成是自己的。

他在家里和兄弟从不谈企业的事,在企业里他从不论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样使很多“外来人”把心放得很“平”。很多重要的岗位,李海仓用的就是“外来人”。很多高层的管理人对我说:“海仓常常和我说的事,都是背着他家里人的,在海鑫工作靠的是个人的本事,你有能力,李海仓就重用你。”

在海鑫集团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李家的儿媳妇都不许在厂子里上班,都不许参与企业里的各种问题。

有人说李海仓在海鑫对待自己的家人不近人情,可李海仓从外面出差回来,总是要回父母家看看二老。一进家门,如果看到只是两位老人在家,他就不高兴,忙让人打电话给所有的兄弟媳妇,要他们赶紧过来,陪二老打打牌。他最喜欢家里热闹。

国家颁布《劳动法》,很多人说这和民营企业无关,《劳动法》是在国有企业里实施。可李海仓不这么认为,他说工人是给海鑫直接创造财富的人,他们是企业的主人,《劳动法》也同样适用于民营企业。李海仓在海鑫集团全面落实《劳动法》,还经常到各个厂子去检查《劳动法》的落实情况,看有没有让工人加班的,工人的劳动保险执行情况怎么样,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李海仓规定,工人食堂不许挣钱,只许往里贴钱,赔了钱由公司来补贴。到了夏天,他要给炼铁厂、炼钢厂专项资金,并嘱咐干部,这些钱要全部用于高温区工人的防暑降温。李海仓出差回来,他先不去办公室,总是先到厂区里转,见工人什么都问,主要是问他们这个月的工资奖金拿了多少,问生产上有什么问题,问是否有什么好的建议。有个炼钢工人向李海仓反映,洗衣粉发得不够用,手套也是用了几天就不行了。李海仓马上让人增加发手套的频率,增加工人的洗衣粉。类似这样的小事,李海仓知道后就整改。

大年三十,李海仓都是和工人在一起过。过年前,要给所有的职工发年货。对在外面培训直接回家的工人,有的人说,这些人也不在岗,就不要发了,可李海仓知道后说:不行,不但要发,而且还要都送到家里。公司特意出辆大卡车,挨家挨户地送。李海仓说这送的不单单是年货,而是让所有的工人感到,他是海鑫的人,海鑫就是他的家。有位青工在外培训后就回忻州原平的老家了,可原平离闻喜有900多里,李海仓说,那也得送,那是送给家里的老人的……

在民营企业,很少有退休职工每月拿到养老金的,但在海鑫就有保障。海鑫集团的成本低,钢铁在市场上的价格最有竞争力,但质量还是最好的,有些行内的人不信,说这么好的质量,怎么还能降下来成本呢?然而海鑫集团管理层的人告诉我:降低成本的地方多了,很多是国有企业没法办到的,我们国内和海鑫规模一样的国有钢铁公司仅财务人员就四、五百人,而海鑫也就30多人。年产300吨钢的国有钢铁企业,都是四、五万人,而海鑫还不到一万人。

李海仓还曾对一些来海鑫做调研的经济学家说:海鑫搞炼铁、炼钢、轧钢等等,有“后发优势”,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所有成本,拿我们和现有的国有钢铁企业去比的话,很多事是不可比的。所以我们只是把自己的事做到了位而已。在社会的普遍认识中,民营企业能把钱赚来,都是在税上做了文章。如出口的产品,民营企业会“合理”地避税逃税。可李海仓说:中国商人有句老话,买卖好坏,不在税上。其实质是说,把着眼点放在逃税上,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

外贸公司为了鼓励出口,缴了17%的增值税,又退回9%的税,可以不要开销售发票。既然有很多企业都这么做,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海鑫当然也可以照此办理。对税法比谁都了解的李海仓却说这样做不行,不要看别人,海鑫在税上永远也不做任何手脚。他还对此警告,谁在税上做手脚就砸谁的饭碗,海鑫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税收法规。

李海仓对国家的政策和税法比谁都精明,可他常常做些让很多人不解的事。做进料加工是要交税的,做来料加工国家可以免税。如仅从企业的利益来讲,当然做来料加工有利,但李海仓不这么看,他说:做事,千万别耍什么小聪明,我们是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那只是小利,更何况这样一来闻喜的税源就被切去一块。不做来料加工,做进料加工,这样就给当地增加了税收。没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海鑫的今天,所以我们只有回报社会,回报百姓。

几年前,天津一家国有企业,欠海鑫近2000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后,拿到胜诉判决书的李海仓,竟然决定,这笔钱不要了。李海仓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过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效益不好,这钱我们好意思要吗?要了,我们还有良心吗?

有人说,李海仓就是这样一个一反常态的人。

在闻喜县内有座最高的山,叫汤王山。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说是夏桀暴政无道,人民拥护殷国的汤王,汤王追夏桀至闻喜的玉鸣条岗,推翻了桀王。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一个大臣占卜说,除非用人作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烈火熊熊。汤王眼看就要被烧死,忽然天降大雨,烈火被浇熄了,百姓欢呼雀跃。从此人们为了纪念汤王,便将闻喜境内的最高山命名为“汤王山”。

当我在闻喜采访得知这一传说时,我就想,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李海仓对这古老的传说一定是“倒背如流”的。

不知谁说过这样的话:道始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