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20148200000025

第25章 条件之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1)

经济学家从来都不藐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他们的著作中均有关于技术进步的经典论述。并且在这一点上,古典的、当代的经济学大师们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但对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而新增长理论则反其道而行之,得出了“收益递增”的结论;但无论如何,古典经济学大师们从来也没有认为技术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主导的增长因素,它们只是次要的或附属的因素。

直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丹尼森等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寻求经济增长的方式,用计量经济的定量分析,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从而揭示了一个以技术进步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增长对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拥有难得的机遇。

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家前途。当今,以科技为焦点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我们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技术的跨跃式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这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

一、技术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不竭之源

1.众说不一的概念

(1)国外学者的争论。

创新这一概念是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A.Schueter)于1912年在其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后来许多经济学家的“技术创新”概念,大多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发展而来。何谓技术创新?国外几十年来关于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的主要观点不断演变,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分析研究。傅家骥先生在《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中,对国外几十年来技术创新研究的历史回顾,有助于我们对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及主要观点演变的了解:熊彼特的动态发展理论就是以创新(技术创新)概念为特色的。熊彼特认为,经济本身存在着一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那就是创新活动,而且正是这种创新活动引起了经济的发展。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ycles)中,比较全面地提出创新理论。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和理论,并列举了创新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虽然熊彼特本人并没有在书中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严格定义,但是他把技术创新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这相当于我们通常讲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是指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索罗(S.c.Solo)在《商业周期》出版12年后,对技术创新理论重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所谓“两步论”。他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林恩(G.Lvnn)则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

此后,不少学者都在技术创新概念上做过一些较接近的研究。

到1962年,才由伊诺思(J.IJ_Enos)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伊诺思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显然伊诺思是从行为集合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

曼斯费尔德(M.Mansfield)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常为后来学者认可并采用,但曼斯费尔德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与此相对应,其定义也是限定在产品创新上。

厄特巴克(J.M.Utter]“back)在20世纪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弗里曼(C.Freeman)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他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学》(The Eonomics Industrial Innovation)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几十年来在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做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将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应当说,这一定义是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的,但至今国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定义。

在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上,国外学者多年来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技术创新中所使用的“技术”(tec.hnology)的限定。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cbvalion)与制度创新(Systematic innovat,ion)和组织创新(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有区别,技术创新对创新技术的范畴是有所限定的,显然,非技术性的创新活动就不能列入技术创新的范围内。在对创新活动中哪些是技术性的,哪些是非技术性的,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导致对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上的差别和争论。

第二,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度上有无限定。争论的焦点是增量性改进(Incremental improvement)。增量性改进亦被称之为“边际改进”(Marginalimprovement),即技术上的渐进改进导致规模效益增长,是否属于技术创新范围。一些学者认为那些可使边际效应递增的改进变化不能称之为创新。其他一些学者和官方机构则从实用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界定中有关技术变化强度的要求应当放宽。

可以看出,前一种观点注重于以技术的质的变动为标准,从理论上严格定义技术创新,后一种观点则着眼于创新对象和活动范畴的广泛性,以提高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社会覆盖面为出发点。即激进创新和渐进创新之间的传统区别。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在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现出来,因此,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对具体的技术创新而言,“成功”的概念和标准是什么?技术创新成功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优势?在这点上,虽然没有形成对立的争论,但却一直缺乏一致的看法。

(2)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看法。

尽管技术创新的概念在国外几十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在我国近年来才在学术界、企业界开始重视起来。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的过程,它包括产品的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材料创新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新思想的形成到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的全过程。技术上的某一新的发明若不被应用于经济活动之中,不能称为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不能完全理解为技术上的创新,用一个新的技术代替了老的技术。许多学者还认为,如果将技术创新的“新”严格限制在“首创”,特别是导致技术根本性变革和经济收益超常增长的“第一次”上,对于我国来说真正符合这一标准要求的技术创新显然还是比较少,这就可能过分地限制了我国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同时也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外一些实际做法,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应在不影响到其理论严谨性的条件下,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应当有适当宽的界定。

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给商业化生产系统引入新的产品、工艺、管理方法,以期得到更多的商业利润;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新技术的商品化;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是科学研究、形成新的思路和发明,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是:“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决定》中技术创新有新的内涵,它是一个经济学方面的概念,不是一个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把技术作为新的经济的函数引入到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因此有特定的涵义,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新的发明,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如集装箱,虽然没有新发明,只是用新概念去集成现有的技术,便使运输上发生了革命,所以新概念也很重要。二是开发新产品。三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元器件。四是采用新的生产流程和新的组织,五是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六是提供新的服务。七是占领新的市场。八是创造新的效益,实现新的价值。八个“新”是一个整体,构成了技术创新链,一环扣一环,就是技术创新。可见,现在讲技术创新,要强调更新观念,强调市场观念,搞技术创新目的是占领新市场、实现新的市场价值。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把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制造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它既是一种技术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