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璠
一次坐地铁,中途上来一个老太太,在座的乘客都没有让座,只有隔着很远坐着的一位衣装整洁的年轻军人见状赶紧起身过来,扶老太太过去坐下。
这种真诚的让座,是我很少见的。所以当时就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感叹在今天整个社会道德冷漠的时候,人民子弟兵的可贵。说实在话,如果说中国当代还有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的话,在人民解放军身上能得到最好的体现。大灾大难时中国军队奋不顾身的举动,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地铁里积极让座的军人,何尝不是显现人民军队礼仪之师的实例呢?
人民解放军是谁创造的?是毛泽东。人民解放军有流传至今的优秀精神风貌,又是由谁塑造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开国英雄们打造出来的。
人民解放军敢打敢拼,纪律严明,敢于牺牲、热爱百姓……人民解放军作为一个组织所体现出来的制度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让任何希望组建优秀企业的企业家望尘莫及。如果把人民解放军比作一个企业,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企业!这样一支军队,其精神如果用在企业运作上,企业该有多么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该有多大的生产效率!企业该会生产出多么精致的产品!该有多么广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让人足够感叹毛泽东领导艺术的伟大。而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德行而创立和壮大的共产党,更是亿万民众拥护的伟大组织。而“唤醒工农千百万”、经过几十年的浴血抗争组建新中国,又需要这项工程的领导者有多么深厚的智慧底蕴!毛泽东领导人民,把当年中国这个落后的“企业”,转变成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大“企业”,数亿中国人作为这个“企业”的“员工”,斗志昂扬,用心工作,甘于奉献……
某地曾有这样的报道,毛泽东时代建造的大桥桥墩需要炸毁,用超量的炸药爆破,却根本炸不烂。这炸不烂的背后,就是当年的人们对待工作的用心至纯,是对待百姓的用心至诚。全体人民都在自觉自律,都在努力贡献自己方便他人。而这种优秀的精神,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精英们所唤醒的。而这种唤醒,又主要归功到把中国文化优秀精神理解和演绎到淋漓尽致的毛泽东。
如果以王老师的企业家四个标准来看毛泽东,毛泽东更是无人能比的大企业家。毛泽东的一生,符合企业家的四个标准,而且将其做到了极致。他是大思想家;他有涵盖古今中外的渊博知识并且活用自如;他一生的品德情操让所有有良心的人深深感动,他领导的军队和共产党能赢得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都离不开他的深厚道德感召;他的一生事业,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生,是为了全体中国人幸福和自由忘我奋斗的一生。
因为现在都在谈企业,谈企业家,所以也许王老师从这点出发,也作为一种应机之词,把毛泽东也归入“企业家”的行列。甚至我想,要说毛主席是“企业家”,已不能说他是“大企业家”,而应该说是“超级大企业家”了。
有心有德的企业家,如果研究了毛泽东,一定会被深深打动并愿意深入学习。中国已有很多的企业领导人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经营实践,并且感叹怎么学也学不到毛泽东的整个精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也足可以说明,毛泽东是一位足为所有中国企业家老师的“超级大企业家”了。
(郑汉根)
坊间对于毛泽东评价的书多如牛毛。还有一些会议,那些专家们,动不动也把毛泽东拿来评头品足一番。笔者一直不赞成动不动就评价毛泽东。为什么呢?就像一个“通天塔”,毛泽东已经在一万层上了,而我们许多评价者还在几十层上,根本就不知道几百层上发生的事,更甭说一万层上了。如此评价,不能说不允许,只是有多大意义值得怀疑。而王绍璠老师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却是从一个相当的高度提出来的,非常有参考价值。
王老师是在青年时代就开始研究毛泽东的。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去美国留学,就是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最近几年,他的修炼课程上也总是提及毛泽东。他的一句“口头禅”是:“我有两个老师,一个毛老师,一个南老师。”南老师,指南怀瑾先生。毛老师,自然是毛泽东。王老师对于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讲解,从来没有繁文缛节,从来不拘泥于历史细节,从来就是大而化之。但是,他的寥寥数语,往往让人振聋发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是真正懂毛主席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
王老师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加起来就是几句话:“毛泽东是大企业家”,“毛泽东是中国文化的儿子”,“毛泽东是个大禅师”。这里,让我们先品一品“毛泽东是大企业家”这句禅话。
之所以说这是一句禅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有真正的禅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也只有从“禅”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在一般人看来,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外交家、诗人,就是与企业家搭不上任何关系。有人甚至认为,毛泽东会打仗,可是他不懂经济,更不是什么企业家。另有些人认为,毛泽东只会搞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几乎把中国搞垮了。现行的所谓市场经济,毛泽东根本就不懂,怎么称他为企业家?而且是大企业家?
要讨论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企业家的标准入手。前文已经介绍了王老师对于真正企业家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下,毛泽东作为一名大企业家,是当之无愧的。首先,毛泽东是一个思想家,孕育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他又是有着回馈社会的愿景和行动的创业家,“永远站在大多数人的一面”。第三,他有融合中西底蕴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后,他在四十五岁时身体健康;他在五十九岁乃至到生命最后一刻,始终如一保持晚节。按照王老师的定义,他是地地道道的企业家,伟大的企业家。
在笔者看来,还不仅如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企业。什么是企业?企业就是企图干一番事业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以“人”为细胞,具备像人一样的各种生命特征。企业生命体或者说生命型企业的目的,不是现在流行的“赚钱”或者美其名曰“利益最大化”,而是“创造价值,发展人”。在这个定义下,毛泽东创立了一个巨无霸的“生命型企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组织,这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历经短短的二十八年,就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长为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企业”。这个“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发展人”。在毛泽东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企业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价值”,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英才”,甚至是“豪杰”。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位企业家创造出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那些说毛泽东不懂经济的人,恐怕是自己不懂经济吧。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不光是拼子弹,还在拼经济。毛泽东的胜仗是如何打的呢?如果他不懂经济,他怎么支撑长期战争带来的消耗?还有建国后的经济建设。有些人认为毛泽东搞大跃进、三线建设、闭关锁国,都是不懂经济的体现。所有这些误解,只能说明许多人没有站在毛泽东的高度去认识经济,以及认识经济与政治、军事、国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是政治经济思想,是经济文化思想,是大经济思想,是高超的经济思想,因而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在探索解决经济封锁的办法。在延安时期,更是发动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这种“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思想,不仅在战争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建国后指导对外经济交往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的“自主”经济思想,是有传承的。中国古代禅宗丛林,就有“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神圣”观点。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人贵自立”。所以,毛泽东坚持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发展思路,对于建国以后中国工业基础体系建设成就的取得,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因为放弃了毛泽东的这一经济主张,错失了经济自主权,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值得我们深思啊!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既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因为不懂这个道理,动不动就搞资本运作、资源整合,动不动就依靠外援发展自己,不注重内生竞争力的培育,不注重自主经营,结果是“成也忽焉,败也忽焉”。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还体现在“鞍钢宪法”的诞生。五十年前,鞍山钢铁公司的工人群众,发明了一套“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办法。这是群众自发总结的,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结合工人群众的社会实践形成的。且不说《鞍钢宪法》本身具有的伟大意义,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业战线的管理水平,而且被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楷模研究、学习,只说为什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能够产生《鞍钢宪法》?而且,不只《鞍钢宪法》,还有大庆经验、大寨经验、红旗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一系列难以用西方经济学描述的伟大经济奇迹。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毛泽东把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调动起来了。正如毛泽东所言:“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搞企业,难道不是如此么?企业的根本不也是“人”么?没有“人”的发展,企业谈什么“发展”?如果哪一个企业家,能够像毛泽东一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的企业不大发展才怪呢!
如果把“企业”定义为只是为了老板自己赚钱的机器,那么,毛泽东肯定不是这样的企业家。如果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员工组成的、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目标而组成的生命体,那么,毛泽东就是这样企业的企业家,而且是大企业家,是我们所有搞企业的学习榜样。
如果大家认同“毛泽东是大企业家”,我们是否该认真反省一下:现在我们搞企业的目的是不是搞错了?我们经营管理企业的一些办法是否搞错了?我们为什么落后于西方,甚至落后于韩国、日本?我们为什么学习西方的管理一直不得要领?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向毛泽东认真学习?
(黄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