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辽宁民间文化
20104600000037

第37章 年轻的老艺人

陈嵘是朝阳市建平县万寿中学的美术老师,说陈嵘年轻,是因为他只有37岁。其实,凡是见过他本人的人都说,他长得很年轻,根本不像三十多岁的外貌。说陈嵘是“老艺人”,这也不过分,别看陈老师年龄不大,可他现在是建平县剪纸协会的副会长。一手剪纸的技艺堪称绝技,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还有一件事情更加奠定了陈老师“老艺人”的地位。陈嵘8岁的时候因为会剪纸,就已经名声大噪了。当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新闻片《山村小巧手》,把聪明的小家伙剪纸的绝技向全国观众做了一把集中展示,叫陈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名人。

一转眼陈嵘长大了,当初的稚气没了,活泼好动变成了文质彬彬。站在我们面前的陈嵘始终保持着微笑,他话语不多。在家庭里他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在单位他是一个优秀的老师。陪同我们的建平县文化馆的杨智宏馆长说,别看陈老师聊起天来不健谈,可是他讲起课来却是妙语连珠,很受学生的欢迎。

陈嵘的家住在建平县万寿乡扎赛营子村,父母都是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有剪纸艺术的天赋。父母忙的时候,就把陈嵘送到姥姥家去。陈嵘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也没有什么文化,可她却有一双巧手,没事的时候就拿一把大剪刀,在画纸上剪一些花啊草啊。说来也奇怪了,本来很淘气的小陈嵘一看到姥姥在剪纸,马上就变得听话起来了。小家伙看见大人在做什么,也拿把剪刀学着做什么。你还别说,初次“操刀”的陈嵘就有不俗的表现,陈嵘剪出来的东西还真有那么点样子。姥姥很高兴,觉得这样的哄孩子方法很省力气,既然孩子愿意剪,索性就由着他的性子去“祸害”吧。

姥姥是当地著名的剪纸高手,谁家有个喜事什么的,过年窗户上贴的窗花什么的,姥姥都能剪一些漂亮的图案。还有看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什么的,姥姥都能信手拈来,一把剪刀剪出了生活的五彩绚烂,一把剪刀剪出了陈嵘多姿的童年。陈嵘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艺术的熏陶,迈出了他向剪纸艺术殿堂攀登的脚步。

1992年陈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朝阳市师专美术系。陈嵘喜欢艺术,喜欢绘画,在学校里他刻苦学习。一些老师的课对于他来说,等于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了解艺术的窗口。陈嵘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中拼命吮吸,一些美学知识叫他大开眼界。1995年毕业后,陈嵘在家乡万寿中学做了一名光荣的美术老师,这个时候,他又拿起搁置很多年的大剪刀来,剪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

建平县里的文化主管部门对陈嵘很重视,鼓励他参加各种比赛,多出好的作品。帮他出谋划策,介绍国内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给他。陈嵘在继承传扬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技法、造型方式以及构图方式的基础上,融会了他在美院所学的理论知识,既不拘泥传统,又在创新上尽可能兼收并蓄各种剪纸流派的精髓,形成了自己“造型甜美,刀法细腻”的独特风格。

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陈嵘剪了上千幅剪纸作品。他从写实的角度出发,创作了大量很有分量的作品。他对动物剪纸情有独钟,陈嵘娴熟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艺,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