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康熙教子
19932400000021

第21章 品德(6)

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答应别人的事绝对不能找任何借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要孩子言而有信,那自己必须身体力行。

正确引导

教育孩子对别人要讲信用,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要兑现;如果经过再三努力仍没有做到,应诚恳地说明原因,表示歉意。要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和把握做到,对不能做到的,就不要轻易答应;对比较有把握做到的,也应留有余地,不要大包大揽。

及时鼓励

当孩子诚实守信用时,父母也要及时鼓励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赤子之心,人之真性

康熙教子经

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赤子之心者,乃人生之真性,即上古之淳朴处也。我朝满洲制度亦然。满洲故制,看来虽似鄙聘,其一种真诚处又岂易哉!我等读书,宜达书中之理,穷究古人立言之意也。

译文

孟子说过:“道德高尚的人,能保持其婴儿般纯真无邪的天性。”婴儿般纯真无邪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即上古之人淳朴之处。我大清朝满洲的道德规范及法令礼俗就是如此。我满洲民族旧有的风俗传统,看起来好像有点鄙陋,但其中的那份淳朴真诚却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我们读书,应该明白书中的道理,认真揣摸古人著书立说的真正用意。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保持率真和淳朴,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无论古今中外,那些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大都是率真为人,不会虚假行事。康熙也告诫子孙要“不失其赤子之心”。可见,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率真,像孩子那样生活。

孔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人性率真则可视、可听、可言、可动,能思能想,能忧能虑,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和生活,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不知你是否体会过冬泳者的快乐,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严冬时节,他们脱去衣服,在寒冷的水面破冰斩浪。也许你认为他们神经有问题,认为冬泳并无任何乐趣在其中,大冬天呆在暖气房子里都会感到有些冷,谁还舍得出去游泳啊,是不是傻啊?但冬泳爱好者们却不管这些,他们依然轻松自如地在刺骨的冰水中畅游,这就是一种率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的个性是自我的,只要喜欢就随性而为。

大文豪鲁迅为人率真,他最擅长的是讽刺,在他的作品中,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嬉笑怒骂,刀刀指向他们的痛处。有不少人说鲁迅固然伟大,但偏激、孤愤,有时候甚至尖酸、刻薄,不过,鲁迅要是处处温柔敦厚,事事“费厄泼赖”,鲁迅就不是鲁迅了,鲁迅也就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了,这该是多么荒谬的结局啊!

被称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诗、书、画艺术精湛,号称三绝。郑板桥虽一生坎坷,历尽沧桑,但他始终以率性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因帮助农民打赢官司而得罪了豪绅被罢官,曾因官场失意,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毅然返回故乡,寄兴于诗、书、画中,恬淡欢乐地度过暮年。他一生当中,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坦荡率真。他说过两句流传后世的名言,即“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两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不计得失,求于心安,是其核心思想,也是他一生中为人处事的准则。

虽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率真之人做榜样,但是仍然有人在问:“什么才是率真?我该怎样生活?”

其实,答案很简单:像孩子一样生活。孩子们的性情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只不过在后来的生活环境当中被渐渐地磨得圆滑了,甚至扭曲了。时常想一想,我们的心还单纯么?我们有没有已经变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我们的眼神还清澈么?我们的眼中是不是已经充满了犹豫固执,顾虑重重?人生的率真就要保持自我的本色。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一生十分热爱孩子并善于教育孩子,他的儿女成了他作画和写文章的题材。他教育孩子的一条可贵的经验是:保持童心。他曾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指出:“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人家去奇怪吧!”丰子恺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好比由青虫变为蝴蝶。而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却是大不相同的。他告诫成年人:对待孩子,决不能在青虫身上装翅膀,教他同蝴蝶一同飞翔;而应该是蝴蝶敛住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丰子恺常常唱着小曲逗孩子睡觉;三笔两笔画幅画引孩子们笑;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造房屋;用小凳子摆一排玩“开火车”;甚至和小女儿一吟抢着看《新儿童》杂志,一起讨论里面的问题,玩里面的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让孩子们经常读些小孩书,因为儿童读物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反映了孩子的情趣、爱好、心底的秘密……用的是孩子话,表的是稚子情。常读小孩书,可以学会用美好善良的童心去对待身边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便会养成率真纯朴的品质。

立言行事,无愧今生

康熙教子经

春至时和,百花尚铺一段锦绣,百鸟且啭无数佳音,何况为人在世,幸遇升平,安居乐业,自当立一番好言,行一番好事,使无愧于今生,方为从化之良民,而无憾于盛世矣。朕深望之。

译文

春天到来,气候转暖,各各各样的花朵还能以其艳丽的色彩为这融融春光增添绚丽的景色,百鸟还能展开歌喉唱出悦耳的歌声,更何况人生在世,有幸遇到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能安居乐业,当然应该创立一套好的学说,干出一番好的事情,使自己无愧于今生,做天朝的好百姓,不愧对当今的盛世。我对此充满希望。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我国古代很重视教子立志远大,志存高远。清初学者张履祥说得好: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辟。就强调了志向高远的观点。那么什么是远大志向呢?志向就是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事物的的想像或希望。换句话说,就是指一个人活在世上,他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理想不同于空想和幻想。理想通过努力奋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理想在人的一生中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往往决定人的一生。绝大多数人在智力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而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有理想。有理想的人,对事业专心致志、充满自信心,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会为实现理想去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中国有句俗话:“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孩子们对理想的认识是模糊的、稚嫩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如果让孩子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远大理想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和民族、和祖国的命运融为一体,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宏伟目标。如宋朝的岳飞,“精忠报国”是他的理想;鲁迅先生弃医学文,目的是以笔做刀枪,唤醒沉睡的人民大众,使他们觉悟,团结一致去和一切黑暗势力、帝国主义进行斗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代就喊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他们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

一千多年以来,诸葛亮被推崇演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一部《三国演义》更是以浓墨重彩把诸葛孔明神化成为能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非凡圣人。他的非凡之处很多,单就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值得我们做家长和教师的学习借鉴。

诸葛亮早年无子,收哥哥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为继子。诸葛亮对诸葛乔十分喜爱,视如亲生。他亲自为乔儿改字为伯松。诸葛亮由于国事、军务集于一身,十分繁忙,很少和妻儿在一起,他虽然日理万机,但从未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对儿子的各个方面都很关心,但最关心的还是儿子有没有远大志向。人无大志,就没有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其他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教导子女要讲究修养;要“静以养身,俭以养廉”。他又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安于淡泊寂寞才能修身养性,才能“养吾浩然之气”,以达到更高远之境界。沉醉于物欲、情欲的享受,必然沉湎丧志,不会有高风亮节之志。从小不勤劳俭朴,将来为官就做不到清正廉洁。

诸葛亮教育子女,自己言教加身教,他以身作则,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出榜样。他将上述诫子书中的思想压缩成一副对联、悬于自己的书房,既勉励自己,又教育子女,启迪他人。他书房的对联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乔谨遵父诫,立志报国,大有长进,很快当上了驸马都尉。

一个人的成长,不能没有理想和志向。就像大海里的航船,若没有目标航向,就会随风逐浪,毫无声息地沉没海底。“人而无志,不知其可也。”狭隘悭吝,苟且偷安,为私情所缚,无所作为,终将被庸俗淹没。立志,还要立大志。“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人生,应像鸿鹄那样高翔蓝天,而不要像燕雀在屋檐下栖止苟安。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会使人心胸广阔,意志坚强。广交师友,博采众长,不计一时之得失,慷慨豪迈,终将达到成功的彼岸。

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了远大志向,不管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遇到挫折时,都会一往无前。那么怎样具体地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呢?

帮助孩子设计成长方案

家长在帮助孩子设计成长方案、确立成才目标过程中,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看孩子对哪些事物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根据自己对孩子的实地观察和测试,找出孩子身上最优异的素质,扬其所长,因势利导,使孩子形成中心兴趣。

用自己情感感染孩子

很多青少年的雄心壮志和执著追求,就是在家长的影响下确立的。所以,家长同志们应该以献身四化,立足本职的志向,渴求知识,潜心钻研,以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责任感深刻影响孩子。平时,尽量避免给孩子一些不良影响。因为那些不读书,不看报,工作不负责,在吃喝玩乐中消费时光的家长无论怎样教育孩子立志,都会无济于事。

了解孩子,有针对地进行教育,调动孩子积极性

孩子的天资、秉赋不同,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各有差异。作为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的内容,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如果孩子思想水平高,学习成绩好,肯钻研,就应该在肯定孩子现有成绩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把个人志向与社会发展方向融合在一起,提高孩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激励孩子将来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