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丧葬释比中的孝道观略论
董常保 王利明
内容提要:羌族丧葬释比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终极关怀意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通过追悼死者而表现的感恩观、慎终的报恩观以及归祖的送亡观,寄托着生者无尽的感恩情结,充满了强烈的孝道观念。
关键词:羌族;丧葬;感恩;报恩;送亡
羌族丧葬仪式是由沟通人神的释比经师(简称"释比")来主持的。释比头戴猴头帽,手敲羊皮鼓,跳着神秘的舞蹈,唱诵丧葬释比经典,把孝子的哀思之情、孝敬之举一一传达给逝去的亡魂,体现出羌族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羌人认为人的生死只是肉体的存在与消失,虽幽明两隔,但灵魂不朽,依然在祖先的世界里过着和人间相似的生活。因此,以人世为参照,羌族丧葬释比中体现的孝道观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感恩为孝道手段,通过追思亡者生前为子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告慰亡魂,安抚守尸魂;二是以"隆重"或"奢侈"的丧事办理为死者安排好安身之所,让他平安顺利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寄托孝子的一片报恩之情;三是以释比诵经为送魂法事,消解阻碍亡魂的各种关节,送魂归祖,完成孝道的最后环节。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羌族孝道观的丰富内涵,体现出羌人对于自己的存在以及终极归宿的关怀,以及由此而形成"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的"重死"情结,在羌族释比文化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一、追思的感恩观
在羌族释比眼中,随着生命的终结,灵魂就会离开肉体,围绕着尸体飘忽不定,甚至显得浮躁不安,既有即将离开亲人的难舍之情,也有魂归何处的担忧。因此,为了安抚孤独的亡魂,避免阴魂作祟,最好的办法便是以追思感恩的亲情来与亡灵对话。"生者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与亡者对话的时候,才能获得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宁静与超越,才能获得生活的内在勇气和智慧。"面对着已经逝去的父母,子女想到自己的生命源于父母的恩赐,自己的成长来自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伴随着释比的唱词,开始了与亡魂的对话,通过回忆母亲的十月怀胎,追溯父母为子女所付出的艰辛操劳,在对父母无尽的追思之中,表达了孝子深深的感恩情怀。
母亲是伟大的,无论在孕育生命上,还是在哺育儿女上,付出的艰辛是难以言喻的。"怀孕之时不曾歇,灶前石梯走九转。"怀孕时是需要休息的,但母亲为了家里日常生活而操劳,"不曾歇"、"走九转"形象而又夸张地再现了母亲在操持家务和田间劳动时的场面,浮现出赐予自己生命的母亲伟大而辛劳的形象。孕育生命过程是艰辛的,养育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养儿难知娘辛苦,要说苦情说不完"。一个"苦"概括了娘怀胎育儿所付出的心血,也体现了子女真挚的感激之情。十月怀胎备受折磨,婴儿呱呱坠地后,更要费心费力,劳心劳神了。
"十月怀胎,受尽折磨;三月长牙,七月盘坐;八月狗爬,一年学走。常吃面团,体壮如山;纺锤不断,纺织麻线;且纺且织,织好布匹。清晨起床,黄昏收工;百片千片,缝成衣穿;先做头帕,再做衣服;做成腰带,做成鞋带;家人饿极,张罗做饭。""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在释比经师吟诵下,引导孝子回忆自己从出生到学走的一年间,母亲既经历生育之苦,还夜以继日地纺线织布,缝制衣服鞋帽,又要为家人生火做饭等,孝子反复咀嚼母亲的养育辛劳,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表现了羌人特别注重女性在氏族生存繁衍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歌颂并感激女性为民族繁衍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父母担负着抚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维持生计抚养儿女,父母一年四季不是在田间耕地锄草,就是登山采药,甚至还在农闲时候外出打工赚钱。"春季到来父母忙,为儿为女多辛勤,高山平地把地耕,天晴三日上高山,为了养儿又养女,走遍群山把药寻,天气突然又转阴,矮山之处来劳顿,高山平地都不分,锄草挖药把钱挣,是啥苦处都吃尽,春来灌县去做活,为儿为女好辛苦,去到汉区把钱挣,春天时节耕田忙,田中扯草苗好长,父母耕田苦一场,一沟一槽一山梁,父母汗水洒其上,旷野山巍留身影,挖药打草留有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们也许逐渐淡忘了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在释比经师的唱颂下,儿女们的思绪跨越时空,回到了从前。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着单调的农活,为了谁?父母出外打工赚钱,又为了谁?回想起父母为子女付出的艰辛和遭受的苦难,哀思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在父母亡故后,有些子女在丧事上争吵,互相推诿,甚至企图推卸送终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形,释比经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唱颂,在回顾父母艰辛抚养历程的同时,谆谆教导了这些"逆子"。如在《丧事唱诵》中,释比唱道:"你家父母好辛苦,全凭双手来致富。养育你们诸兄妹,敞开衣服喂母乳,衣服撕了做尿片。一碗饭分成三碗,一份面粉吃三顿,一升面粉当三升。猫头鹰没叫归屋,猫头鹰睡仍干活,雪隆苞上现晨光,你父母还在山坡。歇气坪上也住过,地头田边也住过,篱笆旁边也住过,独木梯旁也住过,堂屋下方粮仓旁,栓狗之处猪槽边,掏粪之处也住过,父母为儿没的说,大小沟边都住过,石堆田边也住过,怀孕之时不曾歇,灶前石梯走九转,含辛茹苦养你们。"释比先从婴儿时的喂奶、尿片说起,接着回顾父母省吃俭用的艰难日子,然后着重列举并渲染了父母为养育子女所遭受的苦难经历,最后以母亲怀孕仍然躬耕不辍作结,强调了父母养育子女的含辛茹苦。这些子女在释比的教育下,良心受到谴责,心灵得到洗礼,迷途知返,善事终老,以敬孝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感恩的丧葬释比,与其说是子女对父母的追思,毋宁说是羌族世世代代进行孝道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慎终的报恩观
经过亲情的追思与亡魂的对话,守尸魂得以安抚,但这还远远不够,面对逝去的父母,子女必须以慎终的态度来安排好亡者的身后之事。"幽明两界好像只隔着一层纸,宇宙是人、鬼共有的;鬼是人的延长,权力可以长有,生命也可以长有。"羌人认为死者和生者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寿终正寝是回归到了同宗祖先那里,是现实生活的延续。因此,生者以现实世界为模仿,尽心尽力地为死者构建另一个世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孝之至也"。不仅如此,甚至达到了"隆重"或"奢侈"的地步,使那些即使生前凄楚悲凉,但在模拟的幻境世界中得到补偿和飞跃。作为孝子,对丧礼的重视,特别是对后事的详尽安排正是孝道的具体体现,不但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寄托孝子的一片报恩之情,而且还避免背上"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的骂名。体现出羌族释比既为死者,也为生者厚葬其亲的慎终报恩意识。
如果死者不是意外死亡,孝子在弥留之际就开始准备亡者的身后之事了。给亡者洗脸、剃头后,就要穿寿衣了。在《敬母亲》中详细记载了寿衣的制作:"找一丈绸缎,做帽戴母头,再找一白缎,绿缎备一丈,做一丈黄缎,做一丈红缎,做一丈蓝缎,做一丈黑缎,红黑各两匹,都给母备好,做好身上穿,一丈一腰带,栓在母亲腰,五尺绸缠脚,一下缠两圈,两下缠六圈,脚上穿新鞋,双脚换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