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18688300000025

第25章 天堂地狱 只在心中

长空无涯,任凭白云舒卷飘逸。苍山如海,挡不住白云来去自由。心含万物,一切全在心宇里。想怎么样,自己决定。

有俗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有天堂地狱否?”俗士即没出家的人,并非指庸俗的人。

智藏回答:“有。”

又问:“有佛、法、僧宝否?”佛、法、僧是佛门三宝,“三宝殿”即寺庙。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没事求菩萨帮忙,就不进庙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是这个意思。

智藏回答:“有。”

俗士更有多问,智藏都回答“有”。

俗士说:“和尚恁么道,莫错否?”大师这样说,是不是错了?

智藏问:“汝曾见尊宿来耶?”你是不是已经见过那位大德高僧了?

答:“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古人自称某甲。我曾到杭州径山寺,参见过国钦禅师。

智藏问:“径山和尚向汝作么生道?”径山和尚是怎么对你讲的?

答:“他道一切总无。”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

智藏问:“汝有妻否?”

答:“有。”

智藏问:“径山和尚有妻否?”

答:“无。”

智藏说:“径山和尚道无即得。”径山和尚说没有是对的。

俗士礼谢而去。

同样问有没有天堂地狱,径山禅师说无,智藏禅师说有。谁对谁错?都没错。

依俗情说,许许多多东西,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比如俗人有妻子,和尚没有妻子。依佛理说,有无不二,不二法门。依禅宗说,法由心生,复归于心。大千世界一切法(这里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或存在。不是法律之“法”,也不是佛法之“法”),都是心法。天堂地狱,也是一样。有的人心里有地狱,有的人心里没有地狱。

径山和尚一切总说无,智藏和尚一切总说有,有还是没有,全在提问人心中。《心经》通篇说“无”,也就是通篇说“有”。有无不二,不即不离。

佛学认为,人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成。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周围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缘六尘,产生六种意识,称为“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共是十八,统称十八界。人的一生,只在这“十八界”中。

禅宗告诉人们,如果你有诸多欲望,诸多烦恼,乃至诸多邪念,在这十八界中颠倒梦想,那就是堕入“十八层地狱”。反之,“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虽然没有离开十八界,地狱也根本就不存在。

要说明的是,欲望人人有,烦恼也人人有,难道人人都堕入地狱?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履行职责,那样的欲望与烦恼是正常的,佛学称为“正命”,是符合佛法的“八正道”之一。以正当的行为,延续生命存在的欲望和烦恼,不属于“欲望”、“烦恼”之列,更不属于邪念。

所以对俗士有无天堂地狱的问题,径山禅师回答“无”,智藏禅师回答“有”,都没有错。地狱天堂同时存在,又同时都不存在。

佛教有“显义”和“密义”二宗。

“显义”就是有“彼岸”、“此岸”之分,我与佛祖之分。信徒通过修行,求佛祖将自己由此岸超度到彼岸,由秽土超度到净土。世间许许多多的佛教信徒,种种形式,所行的都是显义,心佛二元。

“密义”则无彼此之分。悟出自性真心,有一个清净心,我就是佛,此岸即彼岸。不仅天堂地狱在于一心,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只在心中。来去自由,任用无碍。禅宗属于密义,心佛一元。

六祖慧能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一切一切都在心中,慧能说得够明白了。地狱离不开世界虚空,世界虚空在心里,地狱又岂能在别处?

禅宗不仅把虚无缥缈的佛国安到了人间,同时又把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的一切,所不希望有的罪恶的一切也放在人心里,由你自己选择取舍。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清净心。

道悟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问:“如何是解脱?”

石头希迁反问:“谁缚汝?”

又问:“如何是净土?”

石头再反问:“谁垢汝?”

又问:“如何是涅槃?”

石头又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又问:“向上更有转处也无?”还有更高的别的说法吗?

石头答:“长空不碍白云飞。”

后来,道悟禅师住山弘法,有一天和弟子在山里散步时,弟子问他:“如何出得三界去?”怎样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堕入轮回转世。

道悟答:“青山不碍白云飞。”

长空无涯,任凭白云舒卷飘逸。苍山如海,挡不住白云来去自由。心含万物,一切全在心宇里。想怎么样,自己决定。这些对话,真可谓廓然浩然,回肠荡气。到了这个境界,还会问有没有天堂地狱吗?若再问,真该下地狱了。当然,是自己下自己造就的地狱。造恶的人,日夜惊恐不安,有邪念的人,日夜提防别人,不就是在地狱里吗?

有官人问赵州从谂禅师:“和尚还入地狱否?”你死后入不入地狱?

赵州和尚答:“老僧末上入。”我最后一个入地狱。

官人问:“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像你这样的大德高僧为什么也会入地狱?

赵州和尚答:“我若不入,阿谁教化汝?”我如果不入地狱,那么你在地狱里,谁来超度你呢?

这对话好像是在斗嘴,其实不然。官人心里念念不忘地狱,已经在地狱里了。赵州和尚说自己最后一个入地狱,是在隐晦地告诉官人,入不入地狱,什么时候入地狱,都是自己决定的。说是到地狱教化官人,其实眼下就已经在官人的地狱里,教化官人走出自己心中的地狱。官人若是个利根器之人,当下即悟,当下脱离地狱。若是个不开窍的“漆桶”,只好继续呆在自己营造的地狱里了。

自己是自己的天堂,自己是自己的地狱。依禅宗的立场,天堂地狱只是对心状的佛教隐喻。没有一个名为天堂的地方,当下自心清净,当即就是天堂。也没有一个叫地狱的地方,别说十八层,一层也没有。当下烦恼,当时即下地狱。这就是禅宗和佛学的心学含义。

拈出一首香严智闲禅师的偈颂,一任参读。

四威仪内不曾亏,

今古初无间断时。

地狱天堂无变异,

春回杨柳绿丝丝。

行住坐卧不曾丢失的是心,古往今来不生不灭的是心,照亮天堂地狱的是心,春风杨柳生机勃勃的是心。一切源于心,一切回归于自性真心。“一心具足十法界”,人人都有天堂地狱。上下进出,因心而定。

若遇到有人问你,有天堂地狱吗?就反问他一句,你如今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当然,这一问也只能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士大夫而发,若对文化程度很底的人,如此问,就有戏弄之嫌了。

佛典里有许多地方,对同一个问题说法大相径庭,全因教化对象不同而随机应变。这叫“权宜说法”,也叫“权教”。

如《楞严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只要口念观音佛号,掉入大海不会淹死,遇到强盗挥刀砍来,不仅毫发无伤,刀反而自动折断等等。此类说法,在士大夫们几乎人手一册的《维摩诘经》中,维摩诘作了解释。他对众香佛国的菩萨们说:“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服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等等等等。天堂地狱,种种报应,只是针对愚钝或邪恶的人方便说法,权宜之计。若说给士大夫们听,只会引来一阵哄笑。只有佛学的本来面目——心学,才是士大夫所信奉的。

禅宗则是心学的最高形式。一切都在心中,天堂地狱也只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