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18688300000024

第24章 灵山只在汝心头

看重自心的修养,一切不离自性真心,认定了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佛。

净土宗告诉信徒,只要口颂佛号,心念净土,持之以恒,来生即可投生净土。其实,这是净土宗始祖,东晋的慧远和尚,和人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我这样说,绝对不是大不敬,是真话。

慧远和尚和一批僧人,在庐山归宗寺成立白莲社,发下宏愿,来世投生净土极乐世界,“净土宗”由此创立。去净土只须口念心想,简单易行,深受文化程度很低的信徒欢迎。于是,凡烧香念佛号的,都成了“净土宗”信徒。

慧远和尚的本意是,礼佛清心,心净即是净土。禅宗说净土只在心里,净土宗同样说:“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心即净土,宗下教下并无分歧。否则十恶不赦的歹徒,只要每天抽出作恶之余的一点时间,也口颂心念,持之以恒,尽管此生恶贯满盈,来世岂非照样投生净土?到净土后,若想干坏事,不依然可以重操旧业,作恶多端吗?

《法华经》说,佛只为一大事而现世间。就是以种种方便,向人们开示佛法。然后一步步加以引导,直至让人悟入法界。这“口念心想”,就是方便说法的初步。

弘扬佛法可以开玩笑吗?当然可以。说他幽默也行,说他方便说法也行。即便和佛祖释迦牟尼开个玩笑也无不可。禅宗风气,生动活泼。喜笑怒骂,皆是法雨禅风。

据《指月录》说,释迦牟尼悟道后便开始说法。说到第六天,大约听众不多,他就让四大天王驱赶天上人间所有人乃至妖魔鬼怪,全来听法。听后,全都立下宏愿,拥护佛法。

只有一个魔王,就是不肯发誓信佛。

魔王直呼释迦牟尼别名说:“瞿曇,我待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

佛祖哑口无言。

为什么?因为依佛法所说,所谓魔王即“心魔”。内心清净,则“心魔”不生。众生全体成佛,全体清净,哪里还有魔王?魔王本不独立存在,佛祖岂非多此一举。

六祖慧能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一切善,一切恶,一切烦恼,地狱鬼怪,都在自己心中。心不净,即为魔王,心净,就是释迦。

另有一则。有个叫调达的外道,因为诽谤佛法被佛祖打入地狱。

佛祖让大弟子阿难去问他:“你在地狱安否?”

调达答:“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

佛祖又让阿难问:“你还求出否?”

调达答:“我待世尊来便出。”世尊即释迦牟尼。

阿难说:“佛是三界导师,岂有入地狱份?”

调达说:“佛既无入地狱份,我岂有出地狱份?”

佛祖听阿难汇报后,居然对调达也无可奈何。

这又是为什么?道理和上则一样,地狱只在心里。本无一个被称作地狱的地方。若弄不明白,请喫了赵州茶去。森罗万象,尽在一杯茶中。

若真有一个存在着的地狱,佛法无边,无处不在,普渡众生,那么佛祖不下地狱,岂非法力不够,岂非根本无能为力?我干吗还信佛?

居然敢把佛祖弄得灰头土脸,这玩笑真是开大了。而这两则看似玩笑的禅话里,却蕴涵着一点不开玩笑的佛理。这就是禅宗。自己救自己。

禅宗史上有个顶级大宗师马祖道一。他姐姐问他怎样才能悟道。他对姐姐说,只要用线栓一只鸡蛋,挂在樑上,每天一心一意贴着静听,听到鸡蛋里有声音了,就大彻大悟了。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马祖道一的姐姐果然照做,每天凝神静听。日久天长,也不知过了多少天,那线断了,鸡蛋掉落,“啪”的一声摔破了。马祖道一的姐姐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每天凝心静听,如同禅定。日久天长,心净无染,直显真心,自然明心见性。这一禅修功夫,就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

有则禅话说,有个鬼找到一个禅僧说,阎王爷命我来拿你。

禅僧说:“某甲身为主事,未暇修行,乞容七日得否?”我主管寺内许多事务,没时间修行,请你宽容七天,可以吗?

小鬼说:“待为白王,若许即七日后来,不然,须臾便至。”待我向大王汇报了,若准许,七天后再来,否则,马上就回来。

七日后,鬼觅其僧,了不可得。因为就在第七天,禅僧入定修行,心中清净,了无一物。既无天堂也无地狱,既无鬼怪,也无天使。哪里还有鬼的影子?鬼神也只是心生,心中无鬼,外界哪儿来的鬼?所以那鬼找不到他了。

后世有僧人读到这则禅话,问道:“若被觅着时,如何抵拟他?”如果那僧被鬼找到了,怎么对付那鬼?

洞山良价禅师答:“被觅着也!”被抓住了。不仅那个禅僧被抓住了,提问题的也被抓住了。本来就是在说鬼话。那来的鬼?读的人当真了,心里有了个鬼在那里。只被鬼抓去了。抓去了就抓去吧!

鬼在心头,则被鬼抓去。灵山在心头,则身在灵山。

佛学可称心学,而禅宗一路,丢开了许许多多修行的阶段形式,直指人心。无论佛教中的什么宗派,修来修去,都只是净心。

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触目皆秽。如此而已。慧远没有胡说八道,心想口念的人也没错。佛祖没错,魔王也没错。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内心世界清净,别说魔王鬼怪不存在,就是佛祖佛法也不存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即如如不动,不来不去的真如,其实也就是自性真心。

临济义玄禅师说:“有一般学人,向五台山里求文殊,早错了也。五台山无文殊。你欲识文殊么?只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你一念心无差别光,处处总是真普贤。你一念心自能解缚、随处解脱、此是观音。”这话可说是对六祖所说的注解。

依照禅宗的观点,文殊、普贤、观世音和所有佛教里的菩萨、佛祖,都只是自性真心的别名,用处不同,称呼不一,但实体只有一个。一念心,无分别心。如镜显像,胡来显胡,汉来显汉。白种人来了,镜子里显现的是白人。黑种人来了,镜子里显现的是黑人。一律平等对待,一点不加区别。但又一点不会滞留在镜子里,对象消失了,镜子里踪迹不存。能明心见性,只有这么个自性真心,文殊、普贤、观世音乃至三世诸佛,不来也不去,只在心中,只是你自己。

经云: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初读此偈,百思不得其解。既已是佛,坐在道场。又怎么会佛法不现,成不了佛?读前读后,前后矛盾。直至读了好些佛法禅理,再返回重读,才读懂了。

大通智胜的佛,只是自己本有的自性真心,一直就在自己这里,已天生存在了许多年。只因被污染蒙蔽,不能显现,所以原本是佛却成不了佛。说穿了,不过如此而已。

我这只是由书本文字得,并非彻悟所得。

学禅不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不在清净心地上修养,求文殊没有文殊,求普贤不见普贤,乃至无观音,无三世诸佛,无一切佛,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佛。

临济义玄所说的“目前用处”即无时不在起作用的心。“心无差别”即不染不著的清净心。

临济义玄说得够清楚透彻的了。

《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也不去的,就就是这个。“这个”,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清净心。

有首禅诗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只看重自心的修养,一切不离自性真心,认定了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佛,而绝不不向外驰求。所有宗教,包括显义的佛教,能如此的,唯有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