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18128700000018

第18章 马徐维邦:一生的悬念嘎然而止(天堂电影院之一)

这是一个创造了多项纪录的杭州导演。早年父母双亡,被父亲的朋友扶养长大,喜欢美术和美工,十八岁考上上海美专,曾留校任教,后来回杭州到浙江美专做老师。

我们现在可以设想,如果他不迷电影,或许也将是一位不错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虽然有人说他当年的画很一般,但人们都承认他的艺术感觉不错。只是在马徐学画教画的时候,迷上了一种最新的艺术形式——电影,并且为之而如痴如醉。当时的杭州,据浙江电影志介绍,在基督教青年会、大世界游艺场和西湖共舞台等处,已经开始放映外国“滑稽新片”与“侦探长片”了,学美术的马徐特别痴迷电影上的化妆术,因为那个时候,银幕上已经出现了“千面人”的形象,马徐很想一试身手。

1924年他跑到上海,用毛遂自荐的方式投奔在明星公司张石川的门下,先美工,后客串演员,再做名正言顺之导演,经过十年拼打,改投了不少公司,自己也组过电影公司,但最终还是给人打工的命。

有人回忆说,马徐导演待人很好,但是却不善跟人交际,对老板也是不卑不亢的,所以像他这样的人,一般很难在大公司立足,所以他曾自组天马电影公司,大概是取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之意吧,可惜独往独来是要以经济为基础的。

十年打拼,终于以一部《夜半歌声》传世。

我以为马徐的生活和创作创造了多项纪录,这是值得一说的第一,要从他奇怪的复姓说起死。他本姓徐,当时与一位姓马的小姐热恋,并开始谈婚论嫁,马家便提出来了,他们无子,如要结婚只能让他入赘。马徐(当时还应该是叫徐维邦)当时也已没了父母,于是自作主张就答应了,于是就得改叫马维邦了,但是他很快又意识到自己是个独子,再怎么说也不能断了徐家的后啊,两难之间,他只好在自己的徐姓之前冠上一个马字,形成一个绝无仅有的复姓“马徐”。后来他生三子一女,三个姓马,一个姓徐,倒也没有完全搞平均主义。

第二,他是恐怖片之王,他的《夜半歌声》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现在市面上也还能买到他导的《夜半歌声》和《秋海棠》,虽然音画效果很差了,但总还能一看。

百闻不如一看,看了《夜半歌声》,你会大吃一惊,这一惊倒并非情节有多少恐怖,今天我们已经过了无数欧美日恐怖片的熏陶,要说吓倒人是难免有些夸张的,何况这毕竟是七十年前的电影了。我说的大吃一惊,是因为“恐怖”只是此片的外壳,其内核却是非常进步非常革命的,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以前所谓恐怖片,大抵总是归入商业片的范畴,但是《夜半歌声》里的宋丹萍是一个被黑暗势力毁了容的演员,同时他又是一个不懈抗争黑势力的人物,特别是电影中的那些插曲,都是由田汉作词、洗星海作曲的,像《黄河之恋》经传唱后堪称名曲,在抗日战争中不知鼓舞了多少热血的青年。

《夜半歌声》一开始用的倒叙的方式,讲一个剧团在大雨中来到了一破败的剧场,他们准备在这里上演一场新戏,就在主演孙小鸥排练练唱时,阁楼上却传来了歌声,而这歌声又分明就是孙小鸥要唱的曲子,他循声找人,结果找到了一个恐怖的蒙面人,这个蒙面人就是宋丹萍。

宋丹萍跟孙小鸥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宋原来也一名演员,从事进步的演剧活动,他与大地主的女儿李晓霞相恋,遭到大地主的阻挠和恶霸汤俊的陷害,汤俊指使人用镪水烧毁了他的面容。宋丹萍无脸见人,只得藏匿戏院顶楼,托人假报已死,李晓霞得知后精神失常。每到夜晚,宋丹萍昂首高歌,李晓霞则在歌声中得到安慰,恍恍惚惚过了十年……

就这样孙小鸥结识了宋丹萍,宋丹萍在艺术上帮助孙小鸥,同时他还想让孙去安慰李晓霞,而晓霞在见了孙之后好像神志也恢复了。不久汤俊在看戏时侮辱并开枪打死剧团女演员绿蝶,这个绿蝶又正是孙小鸥的女朋友,宋丹萍从楼顶跳下与恶霸博斗,汤失足摔死,宋丹萍也被烧死。

从今天来看,《夜半歌声》是恐怖片+歌舞片的模式,据说这是根据美国电影《剧场魅影》为蓝本,改写而成的一个剧本。2004年,这个《剧场魅影》的音乐剧组来到上海演出,同样是非常轰动。这至少又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即中国电影在起步的二十几年中,是很会拿来主义的,那也是跟国际接轨并吸引观众的一个办法。

同时这个电影的拿来主义又解决了一个本土化的问题,据说为这个剧本马徐维邦数次跟田汉探讨,而当时田汉被软禁在南京,所以马徐不停地往返于沪宁线。可以肯定的是,田汉不仅仅作了三首词,他还赋予了此片抗战的主题,这就跟中国的国情搭上了脉。而且因为田汉所写的《夜半歌声》的插曲,才使此片最后定名为《夜半歌声》的,本来很可能还是叫《剧场魅影》的。

不可否认的是,此片的轰动跟宋丹萍恐怖的面容造型还是有关系的,金山饰演毁容前后的两个角色,还是具有非常大的震撼力的。这也正是马徐化妆的拿手之处。另外,剧场的看门人也是一个极怪的造型,这不知是不受到当时《钟楼怪人》(即《巴黎圣母院》)的影响?

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能小看商业宣传的效应。在不少老影人的回忆中,都有如此的一幕。说是当时的出品此片的新华公司老板张善琨极善炒作,时称“噱头大王”。除了当时在申报等主要报纸上连做广告之外,为配合影片上映,张在上海闹市区的新世界与国际饭店间,悬挂了一幅八层楼高的巨大海报。海报画面上极尽渲染阴森恐惧之氛围,刻意营造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男女主人公互相手拉着手,四目睁得浑圆,表情惊悸失态;广告下方是一个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婆婆,弯腰驼背手持蜡烛……更轰动的是,没过多久海报的下角就裂开了,当风吹来时,持烛的老太给人一种前后摇动、烛光忽明忽暗的恐惧感。

如此的恐怖效果,而广告又正对准热闹的南京路的一个公交车站,说是有一天,一个小女孩下车之后即看到了这广告,顿时吓昏了过去,送到医院高烧不止,三天后去世。

《夜半歌声》吓死了一个小女孩——这成为当时最为轰动的事件。

这一事件很快成了上海各种报纸的猛料,也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佐料,虽然有点真假莫辨,但这可以说是继阮玲玉自杀后的最为轰动的事件了,如此一来,这《夜半歌声》的票房便一路飙升,明知可怕,但还是想去看一下,这便是恐怖片的魅力所在,对此导演和制片方都深谙此中道理。虽然后来市政当局让制片方拆除广告,并在电影的宣传上必须写上“六岁以下女孩不能单独看此片”的提示语,但这正好达到了制片方的目的,马徐维邦也由此获得了“中国希区柯克”的头衔。

那个时候,希区柯克也已经为人所知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在文化生活上完全跟国际接轨的城市,当时的美国进口电影,要比今天的进口配额要多。

要知道那是在七十年前啊!

还要来说说马徐的电影模式,这可以《秋海棠》为例。《秋海棠》是鸳鸯蝴蝶派秦瘦鸥的作品,曾有民国第一言情小说的美誉,现在也被改编成电视剧而搬上荧屏了,当年曾先后改编成话剧、沪剧、越剧和评弹等,历演不衰。马徐维邦“耗一年的光阴”把它拍成上、下集,搬上了银幕。据人回忆说,马徐维邦拍摄《秋海棠》,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他曾经说,《秋海棠》是他“生平心血的纪念”。马徐维邦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演员每一细小的动作和表情,都非常注重;一场戏连拍一个星期是常有的事”。由此马徐也获得了一个称号——慢车导演。

马徐拍此片时已经是1943年,当时他已经是一个大红的导演。

这是一个非常言情的故事,大致情节是说在戏班唱戏的旦角吴玉琴(艺名秋海棠),当时已经非常有名气,慕名来一睹风采的也有不少,这其中就有袁师长,但他只是抱着一种对戏子的戏狎,这让秋海棠感觉到是一种侮辱,他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旦角呢。有一次,秋海棠应袁师长之约参加了女校的毕业生典礼,她被优秀毕业生罗湘绮的发言所打动。而等到秋和罗再次相遇的时候,罗湘绮的身份已经是袁师长的姨太太了。由于相同的经历,俩人相互倾诉衷肠并产生了爱情。不久,罗湘绮怀孕并生下一个女儿。而这一切都被袁的季副官发现了破绽,季多次敲诈秋海棠要钱,最后秋海棠忍无可忍只得反抗,于是季副官把他和罗的“隐私”告诉了袁师长。结果,保住了性命的秋海棠脸上被划了十字,他带着生下不久的女儿到农村务农。不久革命军进攻,袁大帅被打死。罗湘绮则通过长大的女儿找到了秋海棠,为了不让罗湘绮看见衰老而残破的自己,秋海棠跳楼自杀了。

马徐的电影分上下集,长约220分钟多,其中文艺腔戏曲腔也是颇浓的,而且我们很容易发现,就是在这样一个言情的故事中,也还是有着恐怖的影子,有着《夜半歌声》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都有男主角被毁容的主要情节,且毁容后都是躲避社会躲避人群,同时心里又怀着对恋人的愧疚和忏悔。所不同的是,《夜半歌声》是恐怖片的元素,而《秋海棠》是文艺片的套路。相同的是,两部电影中,被毁容之前的男主角的扮相都是俊美的,尤以秋海棠的扮相,因为是旦角出身,所以比较女性化,传闻张国荣生前最想扮的一个角色就是秋海棠。而秋海棠在被毁容之后,相比于被毁容的宋丹萍,他只是被季副官划了一个十字,不算特别丑陋,但是他仍然不想见罗湘绮,当罗后来要找到他时,他觉得无脸去见她,所以选择了以自杀来告别人世。

在马徐的电影中,被毁容的男人,背着心灵十字架的男人,这一点印象尤为深刻。而女人呢,都是痴情的。而他们的对立面呢,总是有一股强大的恶势力。恶势力虽然最后也被消灭了,但男主人公也总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还是写《秋海棠》的小说家对马徐最为了解,秦瘦鸥后来如此说道:“我在10 年前,就听到马徐维邦先生的大名了。他所编导的《夜半歌声》一片,更是内外行一致推许的。其后他又编导了好几部相类的片子,因此大家都称他为‘恐怖导演’,其实所谓恐怖也者,只是他所导演的那类戏剧或电影的外表而已;论其内容,则无不饱含讽刺成分。方之卓别林的滑稽片,实无多让。说得清楚一些,那就是马徐先生通过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借着恐怖的烟幕,来宣泄他个人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愤憎。”

有人曾评论马徐的导演之路,说他成名过早,或者说高峰来得太早,这使得他以后很难再去超越了。这跟他的同乡李萍倩不一样,李导一生导演经历就有六十年,面马徐一生也只活了六十岁。三十七时他导出了《夜半歌声》,四十三岁时导出了《秋海棠》,这是他的两部颠峰之作,后来就很难再有超越他的了。

马徐的一生,编导演等方面也是全才,但以导演最为出名,所导片子大约有四十部以上,编剧有十多部,作为演员参演也有二十几部,作为美工参与的也有十多部,可谓电影的全才和奇才。特别是作为演员,他长相俊美,非常适合那些男主角,再加上他自己喜欢化妆,所喜欢在银幕上扮演千面人的形象。从现在留下的照片来看,马徐的光彩是不亚于当时的影帝刘琼的,虽然个头上比刘琼要小一号。只是马徐作为演员方面的才华还是被他导演的光芒所掩盖了。

或许还得谈谈马徐在上海孤岛时期的经历,当时他跟李萍倩一样,也是留在上海,也还是在坚持拍电影,自然,那种喊抗日的电影是不能拍了,主旋律是没有了,拍的也是一些艺术片和商业片,他也不可谓不努力,但影响力却不是很大,没有能像《夜半歌声》和《秋海棠》这样传世。当然即使是《夜半歌声》和《秋海棠》,当年也有反对的意见,特别是对于后者,有人以为主人公总还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做法,虽然有所反抗,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但这个玉,只是个人情感的小玉,而不是民族的大玉。当时马徐参与的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满洲映画协会等公司,其组合成分是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就有李萍倩的《茶花女》被引进日本后,遭中国观众的责疑之事。

包括李萍倩等一批导演,四十年代中后期去香港发展,这跟他们此前在上海孤岛期间的工作经历是有关的。因为抗战胜利之后,马徐显然就不属于风云人物了。现在据马徐的孙子的回忆文章说,1947年,马徐是只身去香港的,家还是留在了上海,当时也有儿子愿意跟他去香港发展,但还是被马徐劝住了。解放后三反五反期间,马徐也回过上海,但那个时候的上海电影业也不景气,所以他只得又一次只身回到香港。而当时是有一批导演艺术家回到了大陆,像周璇等就是从香港回到上海的,而张爱玲则从上海去了香港。

跟李萍倩等一批导演不同,马徐到了香港有好多的不适应,第一他不适应港产电影低成本高效率的制作方式,他是个艺术至上者,又有慢车导演之称,但是在香港,他的这一套行不通了。后来他也导了《烽火鱼舟》、《卧薪尝胆》、《红拂私奔》、《胭脂井》等影片,但都与心中的艺术相差很远。1957年,他还导了《香格里拉》,其中有后来做了梁实秋妻子的韩菁清出演了此片。当时马徐的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想家想回上海跟家人团圆,一方面又觉得没有多大成就无脸见江东父老,所以他后来让妻子办申请去香港跟他团圆,他想东山再起,他想再创电影之辉煌。一年多之后,妻子的申请也快办下来了。

当时的香港修改交通法,马徐可能是有所不适。1961年2月13日的除夕,马徐外出去领救济金,当时他看到绿灯亮起的时候他就走了过去,走到一半突然听到警察的哨子在吹,当时可能是患重听还是什么,他在路中央呆住了,这时一辆电车驶了过来,马徐就这样突遇车祸而死。

从1901的杭州到1961的香港,生命就这样永远地息影了。

在那么一个地点,那么一个时间,那么一种方式!

后来有人还猜:这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还是真的就是车祸?他以自己的生命,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片大师,一生的悬念就这样嘎然而止。

马徐走了之后多年,张国荣又扮宋丹萍,其命运也大可感慨。

两岸的电影人,都喜欢重拍《夜半歌声》,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杨延晋和前几天的黄磊。但正如一位参与重拍的电影人所说的那样,凡是重拍都是徒劳的,情感上是一种纪念,商业上必败无疑,因为时代不同了,除非都加进这个时代的东西,所谓旧瓶装新酒。

现在,我们只有听他电影中的老歌了,但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但愿天堂杭州能给他些许的安慰——

空庭飞着流萤

高台走着狸生

人儿伴着孤灯

梆儿敲着三更

风凄凄

雨淋淋

花乱落

叶飘零

在这漫漫的黑夜里

谁同我等待着天明

1984年的11月18日,李大导演去天堂拍他的电影去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身杭州的李大导演,现在该是在天堂电影院里慢慢地欣赏自己的那些电影吧,或者再用小调哼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