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国演义语典
16041600000046

第46章 十二画(1)

割鸡焉用牛刀

原著

《三国演义》第5回:“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释义

杀鸡不必要使用宰牛的大刀。喻指大材不可小用,或指处理小事情不必劳神费力。

出典

春秋·孔丘《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之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例句

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颜师古传》卷73:“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元·张可久《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曲:“闲吹凤箫,闷拈兔毫,焉用牛刀。”元·柯丹邱《荆钗记》第40出:“职列黄堂,不作牛刀之试;食天厨之廪禄,平治郡之刑名。”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2折:“则这割鸡焉用牛刀手,小将那消大帅收?管教六十四处征尘一扫休,十八处改年号的出尽了丑。”元·金仁杰《追韩信》第1折:“割鸡焉用牛刀,打听波女妖娆,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元·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1折:“父亲,割鸡焉用牛刀。量这一伙无名之将,何须父亲去?”明·陆采《怀香记》第20出:“伏望皇上优怜勋戚加容保,速颁纶传宣召,氐羌小虏,只须别谴一将,可以服之。割鸡何必用牛刀,栋梁仍使归廊庙。”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4回:“割鸡焉用牛刀,一个女人那里用得这四员名将?”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宋宗窗下对谈高,五德声名五彩毛。自是范张情义重,割烹何必用牛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割鸡焉用牛刀。自有战将建功,不必主将挂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常言道:杀鸡焉用牛刀。那里消得正统军自去,只贺某聊施小计,教这一伙蛮子,死无葬身之地!”明·无名氏《怒斩关平》第1折:“也都不用您去,那割鸡焉用牛刀。某领十八骑乌马长枪,直至江夏,活拿此贼。”清·陈树基《西湖拾遗》卷1:“自是范张情义重,割烹何必用牛刀。”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3回:“人家说:割鸡焉用牛刀,你直是扑个把苍蝇,要用起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子来了。”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杀鸡焉用牛刀!谅一草寇,待末将等前去拿来,何劳元帅亲自出马!”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9回:“割鸡焉用牛刀。小婿不才,蒙泰山这般爱怜,倘肯委用,愿提二千人马,代泰山一行。”清·无名氏《蜃楼志》第12回:“割鸡何用牛刀。哥哥山寨之主,不必轻动,小弟同三位兄弟代哥哥一行。”清·无名氏《闽都别记》第220回:“割鸡焉能用牛刀!不必劳钵盂,惟问答故事,答得来便真,答不来便假。”清·无名氏《施公案》第200回:“我只道有一百与八十,倒要费我手脚。原来这点小辈,杀鸡焉用牛刀?”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124回:“总镇大人,杀鸡焉用牛刀,待末将擒他。”

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原著

《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贾诩见如此光景,便谓张绣曰:‘某已知曹操之意矣。今可将计就计而行。’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释义

本领高超的人还会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善于运用计谋的人也会遇到能够识破计谋的人。劝诫人们善有善对,恶有恶降,不要骄傲自满。

例句

元·王晔《桃花女》第2折:“我想有这桃花女,怎显我的阴阳?只等问成了亲事时,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被恶人磨。”元·无名氏《赚蒯通》第3折:“则因他曾与韩侯为故友,以此上暗遣隋何来辨剖,那里也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的是强中更遇强中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4:“赵完即央人写了状词,邻里写了公呈,同往婺源县击鼓喊冤。正是:强中更遇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所以人之膂力强弱,智术长短,没个限数。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夸大口。”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4:“泼皮起来,从容穿了衣服,对着妇人叫声聒噪,摇摇摆摆竟自去了。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得便宜处失便宜。”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29回:“莫向人前夸大口,强中更有强中手。续头神术世间无,谁料妖僧窃魂走。”明·罗懋登《西洋记》第26回:“强中更有强中手,遇着强梁没奈何。”清·李玉《永团圆》第26折:“速将这贼下在死囚牢内,明日解送都爷。[末]晓得。强中更有强中手。[小净众]恶人又遇恶人磨。”清·李玉《清忠谱》第24折:“说得是。快去,快去!这叫做:强中自有强中手。[末]恶人更有恶人磨。”清·郭广瑞《永庆升平全传》第14回:“人说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我侯化泰阅历四方各处不少英雄,不想今日在独龙口遭这样戏耍。”清·李雨堂《万花楼》第19回:“强中更有强中手,逞勇还逢逞勇人。寄语力微休负重,且看刚暴必伤身。”清·吴璇《飞龙全传》第40回:“园公嘻着嘴笑道:‘黑贼!你原来也遇着上风了。你倚仗自己力大,欺我没用;谁知也被我家姑娘打了。黑贼啊!这叫做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还被恶人磨。’”清·邹必显《飞跎全传》第11回:“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还有恶人磨。倘法都被人破了,又待如何?”清·王梦吉《济公全传》第33回:“老道当时手中掐诀,口内念咒,要跟济公斗法。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清·无名氏《施公案》第292回:“要知强人更有强人,高手更有高手。何能自恃己勇,蔑视一切?如此莽撞,甚至误却大事,也未可知。”清·无名氏《绿牡丹》第21回:“俗语说得好:强中更有强中手,英雄队内拣英雄。天下大矣,岂一千余而已。大爷不惜金帛,各处寻壮士英雄,请至家内,那时出气,方保万全。”清·无名氏《小五义》第37回:“焉能知晓智爷手大遮不过天来,以为把寨主哄信,把大家更哄信了。强中还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清·无名氏《女开科传》第7回:“当时四顾无人,连忙就把尸骸装下棺材,抬出郊处安置不提。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偏是阴人阴险多。”民国·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第18回:“宋军杀到后帐,耶律休哥方食失箸,忙转身逃走,不意右臂已被斫一刀,不由的失声叫痛。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智将还须智将摧。”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原著

《三国演义》第43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释义

即使用强弓射出的弩箭,到了射程的最尽头,力量减弱到极点,竟然连轻薄的丝织物也不能穿透。喻指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弩,古代用扳机射箭的弓。鲁缟,山东出产的丝织品。

出典

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卷108:“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