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既要有成事之心,又要有防人之心。一个不能充分估量周围环境复杂性的领导者是不成熟、难当大任的,因为他不能识破一些伪装的陷阱,不能躲过别人的攻击。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人之心常备,就好比穿上了一层铠甲,可以刀枪不入。
1.保持警醒之心以防人中伤
有些中伤在事情发生之前,如果保持一点戒心还是能够避免的。其实,只要时刻保持警醒之心,有些害人的奸计总会露出蛛丝马迹,然后防备在先,就能免受其害。
北宋哲宗绍圣年间,谏官陈馞刚刚奉命被召回京城,就听说圣旨下达,命令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将所有过去那些因为上疏而遭到降职或贬谪的臣僚们的奏章送缴上去。陈馞就对给事中谢圣藻说:“这一定是有奸臣小人企图掩盖自己过去的罪愆,而采取的一种销赃灭迹的伎俩,如果将三省臣僚的奏章全部都送缴了上去,那么,万一有什么是非变乱,三省的官员用什么来辩明呢?”同时列举了户部尚书蔡京上疏请求诛灭侍御使刘挚等人的家族,就造谣说刘挚携剑入宫,想诛杀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硅等几件事为例。谢圣藻听了很是惊恐,马上就去告诉了当时的宰相,将三省臣僚的奏章都录下副本保存在省署后,这以后蔡京一伙的欺瞒、诬告、掩盖、抹杀的企图之所以不能全部得逞,就是因为这些真实的记录消除不掉的缘故。
凡事都要留一手,这是谏官陈馞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防止小人的陷害,明哲保身的一大绝招。小人大都有做贼心虚、欲盖弥彰的特性,对他们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掌握一些他们的贼言劣行的把柄,这就像是在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的头上套了一个紧箍儿一样,一旦小人胆敢肆无忌惮地作恶,这紧箍咒儿一念,他们就没辙了,就再也不敢行凶了,或至少有点收敛了。这一绝招的另一个内容,是君子为了防备小人的日后反攻倒算,预留一些可供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以防止小人伪造证据陷害自己。
北宋哲宗时,大臣邹浩由于上疏揭发奸臣蔡京而被贬到边远的地区。徽宗继位后,重新起用他为朝中大臣,当返回到朝廷时,君臣一见面,徽宗首先提到的就是进谏拥立太后一事。并再三赞叹,还询问谏疏的底稿还在不在。邹浩答道:“已经烧掉了。”退朝后,邹浩将此事告诉了陈馞,陈馞惋惜地说道:“你的祸患就是由此开始了!以后如果有哪个奸人伪造一份谏疏陷害你,你就无法申辩了。”
当初,哲宗皇帝有一个儿子,即献愍太子赵茂,是昭怀刘氏做妃子时生的。哲宗皇帝没有其他的儿子,当时孟皇后已废,正宫的位子是空着的,由于刘氏有了这个儿子,哲宗就立她为皇后,然而,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就夭折了。在这期间,邹浩三次进谏,陈说不宜立刘氏为皇后,但进谏的奏章底稿都没有保存下来,其内容也不为外人所知了。后来,奸臣蔡京主持政事时,因为他平素就忌恨邹浩,于是便叫他的党羽伪造了一份邹浩上疏的奏章,其中说:“刘后杀害了卓氏(哲宗的另一个妃子),并夺走了她的儿子而冒充为自己的儿子。这样做,固然可以骗人于一时,但怎么可能欺骗上天呢?”徽宗看了这份伪奏,立即下诏调查这件事。于是,再次将邹浩贬谪到衡州任别驾(刺史的辅臣),以后又改派到昭州,这一切果然应验了陈馞的话。
明代宗景泰年间,广东副使韩雍遍服四方,巡抚到江西时,一天忽然有人报告说宁王的弟弟某亲王来拜访他。韩雍一面谎称有病,请王爷稍候片刻;一面马上派人去叫三司(明代将各省之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并且找了个白木几子。然后韩雍才出来匍匐在地拜迎某亲王。
某亲王一进门,便讲了他哥哥要反叛朝廷的情况。韩雍推说自己耳朵有毛病,听不清楚,请某亲王把要讲的都写下来。某亲王要纸,韩雍就让手下人将白木几子抬了进来。某亲王便将他哥哥要谋反的情况详细地写在白木几子上,就告辞了。
韩雍将这事报告了朝廷,皇上便派一大臣来调查,却没有找到宁王谋反的任何证据。这时宁王兄弟又握手言欢了,某亲王拒不承认说过他哥哥要反叛的话。调查这事的大臣回京后,朝廷即以离间宁王宗室罪判处韩雍,并且要将他押往京城追究。韩雍上缴了某亲王亲笔书写在白木几子上的状子,这才获得了释放。
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在领导者所处的竞技场上,可谓荆棘密布,迈出每一步都要有防备被扎伤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反应。
2.一定要认清“坏人”的真实面目
即使同僚共事,也少不了官官相争。大家靠本事吃饭,靠业绩说话,能够从竞争中胜出的话本也无可厚非。可偏偏有一些人,也可能知道自己正面竞争难有制胜的把握,就要动些歪点子。说到底,这种人就是想把你挤走,为他升迁铺平道路,这种人叫他“奸人”也好、“坏人”也罢,总之,对这种人千万得提防。
唐玄宗时,李林甫、裴耀卿、张九龄同为朝廷重臣。张九龄以直言敢谏著名,渐得朝廷大臣尊重。李林甫因此怀恨在心,寻机置张九龄于死地。
这时,宠妃惠妃与太子有隙,诬陷太子私结党羽,图谋不轨,求玄宗将太子废掉。枕边风吹多了,玄宗动了心,提到朝廷上讨论。张九龄坚决不同意,并说因一个女人之言就废立太子,实非圣君之所为。玄宗听了,不悦而退。李林甫乘机来到后花园,拜见玄宗,说张九龄亦为太子一党,故有此谏。自此,玄宗对张九龄产生了坏印象。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听从郡州之举,想加封郭觚人牛仙客为幽国公。张九龄认为此人不过善使谨慎保身之术,并无大功,不宜封此重爵,便相约了李林甫一同去诤谏。李林甫当面表示同意,但到了玄宗面前,张九龄固陈谏辞之后,玄宗和张九龄都看他的反应时,他却装作沉思之态,默然无语。玄宗仍坚持封牛仙客。张九龄坚持己意,说牛仙客目不识书,非科举出身,不过省俭而已,不宜重封。玄宗不悦,退身回后宫。李林甫又寻机会潜来,告诉玄宗:“张九龄固谏逼上,有不敬之罪,在用人问题上处处与皇上作对,只不过谋图树立太子党群,为自己留条后路而已。”
一句话说得玄宗大怒起来,“我还没到该死的年纪,九龄就怀此心,怎可重用!”当即令李林甫代拟诏书,将九龄贬官外放。
李林甫眼珠一转,怕这事情疑到自己头上,在朝廷大臣中站不住脚,忙说:“张九龄固谏之后,皇上即把他贬斥外放,显得皇上没有气量,不如冷冷再说。”玄宗听听有理,便没让李林甫写诏,不过,玄宗对此事却耿耿于怀,终于瞅个机会罢去了张九龄的宰相之职。
李林甫使的是个小把戏,但这样的小把戏却偏能办成大事,说明两面三刀这一套还是能吃得开的。比张九龄更倒霉的还有一个吴起,他被一个更加精心设计的装好人的圈套圈中,只好另寻出路。魏国武侯即位后,魏武侯是个昏君,他对臣子忠奸不分,还用旧的血统观念来衡量臣子,任命女婿公叔为相,推翻了李悝的某些新法,以维护贵族利益,这样一来,力主变法的吴起与公叔便有了矛盾。
吴起是个死犟筋,不会见风使舵而明哲保身。每当公叔废除一条旧法时,他便据理力争,把公叔气得咬牙切齿,最后终于下定了赶走他的决心。
公叔明白,要赶走立有大功的吴起,还得国君发话。于是他设计了一个陷阱,让吴起上当滚蛋。
公叔先找到魏武侯,闲扯中把话引到吴起身上。当时,魏武侯在军事上对吴起还是倚重的,夸奖了一番吴起的功劳,表示还得重用吴起。公叔善于见风使舵,马上就说:“那当然。但是,”他把话头一转,“就不知吴起是不是真正与咱们一条心,他终究是个外人呀!”一句话把魏武侯说得疑惑起来,沉思着说:“对呀,他是不是真与咱们一条心呢?”公叔见魏武侯的神态,知道事情有门了,忙接口道:“用个办法,试探他一下就明白了。”魏武侯问:“怎么试探呢?”公叔说:“吴起自从求将杀妻之后,一直还没婚配。您可召他来,说要把公主配给他。他若高兴地答应,就说明他跟咱们一心,会尽心竭力地为咱们魏国出力。他若犹犹豫豫,就说明他心怀二意,不会在咱们魏国久住的。”魏武侯说:“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公叔见第一步计划成功了,忙跑回家,对妻子说,他要约一个朋友来玩。朋友到来时,要妻子装出气势汹汹的样子。他妻子一向言听计从,答应了。
于是,公叔约吴起到自己家里小酌。一进门,公叔那位公主妻子就照公叔吩咐好的,迎上前来,劈面问公叔:“今天不上朝,干什么去了?”公叔装出唯唯诺诺的样子说:“去看了一个朋友,相约来家小酌。”妻子大喝:“酌什么?天天灌马尿,也没见你干出什么正事来!”那时虽还不多么讲求男尊女卑,但像这样的妻子,吴起还是第一次碰上。于是他瞅个机会问公叔:“嫂夫人怎么这般态度?”公叔装作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说:“人家是公主,有国君撑腰嘛。”
这时,公叔妻子的贴身丫头听了安排,又气势汹汹地来找公叔,说公主在房中,要公叔快去,有事吩咐。吴起一见,有点火了,抱不平说:“一个小小丫环,竟对男主人这般讲话,这不是造反了?”公叔又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叹一口气,说:“丫环也是从宫中带来的呀,自然主大奴也大了。”
吴起回到家中,许久还为公叔在家中的地位生气,却突然来人传话,说国君找吴起有事要商量。
吴起不知国君有什么事,忙快步入宫。魏武侯热情接待,扯了半天闲话,便说出要将公主相嫁的事。吴起正在为公叔的处境生气呢,哪知国君又让自己也走上这条路,于是吞吞吐吐地说:“在下出身贫贱,岂敢同公主匹配。”武侯以为他在自谦,忙说:“我意已决,不计较什么出身。”吴起还是推推诿诿地不答应。武侯想起了公叔的话,以为吴起心怀二意,也就不再勉强他了。
自此以后,魏武侯对吴起渐渐冷淡起来。吴起察觉到自己在魏国不会再受重用了,便瞅个机会,投奔楚国去了。
无怪乎以吴起之智仍要上公叔的当:谁能拒绝人家的一片好心呢?再加上他低估了“悄悄话”背后说的巨大威力,也就只能束手就擒了。这里问题的关键还是你不能缺少这份防范之心,尤其当一个跟你总是意见相左或不怎么投脾气的人突然向你大献殷勤的时候,你要不断告诫自己:防着他点儿。
3.躲过明枪更要严防暗箭的袭击
背后使坏的人是因为他摸清了这样一个规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惟其难防,才容易一招制胜,所以他会千方百计地尽量使用“暗箭”。但天底下并不是只他一个聪明,为了让那些一样聪明的人落入圈套,他会使尽浑身解数先把你稳住,稳住之后再拿你开涮才涮得熟。
南齐的大司马萧衍握有实权,他想让齐和帝把江山禅让给他。沈约是萧衍身边的人,跟着萧衍当然更有前途,对萧衍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有一天,沈约向萧衍进言说:“如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齐朝的国运不久了,您英明神武,应该挺身而出,接受天命啊。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失。”萧衍听了心里很舒服,说:“我正考虑这事呢。”
沈约走后,萧衍又召进范云,告诉他自己想让齐帝禅让的打算。范云的回答与沈约一样,萧衍高兴地说:“果然是智谋之士啊,见识如此相通!你明天上午带着沈约一起来!”
范云出门后,告诉了沈约,沈约眼珠子一转,叮嘱范云:“明天上午,您可一定得等着我。咱俩一起去。”范云当即答应了。
但到了第二天上午,沈约却提前去了。萧衍命令沈约起草接受禅让登基的诏书,沈约忙说:“我昨晚早就起草好了。”说着递了上去。萧衍很高兴,连连夸奖沈约会办事,说:“事成之后,这头功是你的。”
不久,范云从外面赶来,到了宫门,却无法进去,只好在寿光阁外焦急万分地走来走去,口里不停地发出“咄咄”的声音,看来急得够呛。
等到沈约出门,范云赶忙上去问道:“怎样安排我?”沈约举起手来向左一指,暗示已安排范云为尚书左仆射一职,范云这才如释重负地说道:“这还差不多。”
沈约做人很成问题,为了抢头功,把朋友给涮了,一面叮嘱别人“一定要等着我”,一面却提前进宫,兜售自己的私货,将开国的头功一把抢在手中。和这样的人共事,可一定要小心啊。
五代时期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张颢,一个叫徐温,他们在一起密谋,准备杀死节度使杨渥,然后二人取而代之。
但是,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事,要是事情败露,那可是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牵连到九族的啊。怎么做才能既可以从事变中捞到好处,又不用担当失败的风险呢?狡猾的徐温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一天,两人在具体讨论事变事宜的时候,徐温对张颢说:“在行动的时候,如果我们两方面的兵马都参加的话,必然步调很难协调一致,不如全部用我的兵马吧,那样便于指挥,成功的几率也大得多。”张颢想到,徐温肯定想独占功劳,那可不能让他得逞。他便对徐温的提议表示反对。徐温于是顺水推舟说:“两方面的军队确实是不便于行动,你要是不同意全部用我的兵马,那就全部用您的手下吧!”张颢欣然同意了。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后来兵变果然失败了,朝廷开始彻底追查叛党,由于发现被捕的士兵全是张颢的手下,因此大家都认为徐温当时根本就未曾参与谋反的事。徐温就这样得以置身事外。
不可否认,徐温是一个阴险奸诈之徒。但是,就事论事,他的方法真是绝妙:兵变成功,自己也是一个参与者,自然可以分得一杯羹;兵变失败,自己可以安然置身事外,不担一丝风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对这种人加以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