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和谐建设相关内容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
保证职工劳动安全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和谐程度的重要表现。企业劳动保护突出企业的和谐的基点是:一要树立“安全是职工的基本需求”的理念,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宣传教育,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升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能力;二要不断深化各种竞赛活动,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从制度和源头上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三要认真行使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职责,促进企业劳动安全工作依法管理,有序可控,切实保护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四要在和谐中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方案和有效的监督运行体系。
4.注重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精神导向作用
和谐企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能被大多数职工认同和遵循,并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企业工会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充分履行教育职能,发挥精神导向的积极作用有五个基本点:一是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接受的共同行为准则,将此积极转化为是构建和谐企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是工会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职工情操,提升品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向上,开拓进取,心情舒畅的和谐环境;三是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职工群众,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利益需求,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引导职工树立新的价值观、荣誉观、择业观和劳动观,正确对待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调整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四是工会要积极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坚持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把企业建成效益之家、温暖之家、民主之家、安全之家;五是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以扩展构建和谐企业的优势途径。工会职工的第一知情人、报告人和帮助人,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在思想上帮助、技能上扶助、经济上补助、法律上援助以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二、对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作用的再思考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工会组织要定好位,明确目标,找准着力点,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最大限度地做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对构建企业和谐进行必要的探索与思考,无疑具有其积极意义。
(一)注重资源配置和工会作用的互动
企业资源配置包括物质和精神资源两个方面。如何将资源转变为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要素,为构建和谐企业锦上添花,关键在资源合理配置和发挥工会的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第一,认真抓好构建和谐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源的配置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构建和谐企业的实际成效。搞好资源的配置,可以凭借资源的数量提高投入的质量,并且以质量来反映构建和谐的实际状况;可以加大企业和谐建设持久性与可选性;可以增加工会在运作过程中的绩效等;第二,重视企业工会能动性发挥的多样化。它主要体现在工会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作用;职工的愿望与要求得到的满足程度;工会与企业其他部门等互动状况及运行的实效表现;工会能动发挥的广度与深度的状况;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发展趋向及前景,等等。工会就可以借助资源配置和工会作用二者的能动力量和多元性建设来保证构建和谐企业的优质高效。
(二)强调以人为本来构建和谐企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优势之一,是企业的和谐最基本的立足点。构建和谐企业要立本于人,并以此建设来主导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内容。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企业和谐和发展与企业自身建设互相促进,相互的依存的互动性、共生性非常明显。企业发展与企业和谐建设相濡以沫,企业职工的能力发挥、利益保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潜能才会被进一步激活,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会以人为本,促企业发展,抓企业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企业与职工的双向进取才可能真正实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良性发展。以人为本,核心就是尊重职工的价值取向,维护职工的自身尊严,体现职工的利益所在,明晰职工的地位状况,尊重职工的情感与诉求,反应职工的现实生活,等等。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来主导企业和谐建设,并将此作为绩效核心,才可能明晰构建和谐的本质,清晰了人本的命题的实质意义,也才可能确立以人为本的主旨,揭示企业和谐的关键所在。突出人本原则从根本上确立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明确了企业和谐的主题要求,体现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先进性、科学性,这样才可能保证企业和谐长盛不衰,整体素质才有更大的提高。
(三)大力创新构建和谐企业的方法或模式
围绕以人为本的和谐核心,关键还要注重构建方法或实施模式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构建和谐企业的后续力。二者的创新不仅对于消除僵化保守,改变自我封闭,防止构建和谐企业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具有积极意义,对进一步创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积极吐故纳新,使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尽快步入先进行列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工会要注重工作方法,围绕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建设,在联系、团结、引导、依靠职工的具体工作中,真正倾听职工呼声和意愿,集中职工智慧,代表职工利益,使构建和谐的目标和内容上方法多样,更贴近实际工作。在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谋企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基础上,工会还要特别注意围绕自我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劳动协商等具体工作的要素配置,保证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等的充分落实。基于此,工会还要利用职工的“热点”问题,积极探索与研究构建和谐企业的创新模式。如结合企业工会和职工群体,工会可以构建“双和谐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以工会和职工的关联起始点,在交叉中形成互动,以单向发展形成双向反馈,即通过对比交叉,扬长避短,紧密关系,明确目标,实现工会与职工的一致性和共生性,达到一种创新性的和谐。
(四)工会要在构建和谐中创新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企业和谐的基础。依靠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必然会产生崭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元素。这就要求充分提升人际关系的亲情化质量,体现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丰富人性要素的基本特质。提升这种亲情化质量,企业工会就要充分提升亲情关系,转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具体看,工会就要充分提升对企业职工群体的关爱程度,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员工,在为他们诚心诚意办好事,长期不懈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之上突出亲情化的内涵。同时,在亲情化基础上,工会工作者要注重体现吃苦与奉献、善于为职工群体办实事,办大事、敢于自我批评,说真话,做真事,有行动,有决心,有能力,有技巧,千方百计地体现真挚情感,巩固工会与职工的鱼水关系。
(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的促进作用
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撑。企业党建可以充分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建设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组织开发和智能支持。构建和谐企业与企业党建工作一经结合,企业党组就可以凭借自身的先进意识和综合能力,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中大有作为:可以充分利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引领党员在企业和谐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势,在思想、人力、组织上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领导与参与能力,创新意识和方法,积极提供和谐建设的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步骤与创新标准;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善于调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可以提升党员增强建设和谐企业的责任意识,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创先争优”等活动,为推进企业和谐与发展建功立业,等等。
(六)工会要积极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
和谐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文化,可以具化为人际关系的互动文化、人情的构建文化、人格与人性的培育文化、人的能力发挥与魅力展现的文化。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依据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在文化特有的视角上进行特别建设,对整个企业和谐建设意义重大。和谐文化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可以使企业领导者、管理中和企业职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并通过各种形式促进职工的认知和理解,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个人的潜能,从而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企业和谐的价值体系要紧紧依靠和谐文化的认知、理解、模式、绩效评价等入手,抓住价值体系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层面,突出物质价值的基础作用、精神价值的引导作用、人的综合价值的开发、利用与潜质作用、价值的趋向与创新作用、价值利用的表现形式、价值的提升与创新作用、价值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党建的互动作用,等等,从而推动企业的和谐文化建设。工会要突出价值的构建手段或方式。如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结合方式、企业与职工群体的和谐方式、一般的构建方法与具有代表性创新的结合等,使和谐文化的建设更新颖,更形象,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工会还要积极开展一些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如“健康咨询与培训”、“专题心理讲座”、“和谐课题探讨”、“和谐之家建设”等多种形式不同的主题活动;疏通渠道,设立相应机构,促进职工的自我心理调整,有“发泄”的机会,如定期的企业领“民主建设咨询”、不定期的“员工主人翁地位讨论”,等等。
构建和谐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工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对强化企业和谐理念、构建和谐机制举足轻重。只要不断创新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坚持创新意识、观点、理念、思维、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就可以构建出有特色的和谐企业,使企业发展更有创造力和凝聚力,就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中写出壮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周小其.创新与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郭震远.建设和谐世界:理论与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3.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吉林:长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