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13341000000029

第29章 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5)

事实上13世纪有许多称赞美丽杭州的文章。这位威尼斯人看过这些文章吗?他是否抄袭了这些文章呢?让我们看看他的描述:“湖畔有许多高大漂亮的房子,住在里面的都是上层人物。此外还有许多寺庙,有不少和尚在那里修炼。在湖的中央有两座小岛,每个岛上有一座华丽的宫殿,宫殿建有无数的房间和亭阁。”

总是让人赞口不绝。让我们看一下马可.波罗的描述:“如果这座城市中有人要举行婚礼或者请人吃饭,他就把客人请到其中的一个岛上,那里应有尽有。船和游艇在湖中游弋,这些船能容纳10~20人。从船上望去,湖岸曲曲弯弯沿着城市,从岸上看岛上的宫殿景色别致,这种感觉是无法描述的。

他的女宾们和妻子都十分温柔,像天使一样,而且家教极好。她们穿着丝绸衣物,戴着珠宝首饰,这些东西的价值无法估量……这座城市的居民互相友爱,邻里关系非常融洽,邻里的男女之间十分友好,整个城区就像是一家人一样。他们彼此之间是那样的信任,妻子们从来不嫉妒和猜疑。他们十分尊重自己的妻子,如果谁对妻子讲一句不敬的话,他就会被认为是最无耻的男人。”

不论到这个国家的哪个地方,马可.波罗总是在不断地描写那些穿着丝绸和天鹅绒服装漂亮的女子。他总是仔细地描写他所看到的每一个女人,看来我们这位意大利人对异性有着巨大的兴趣。

我们在黄昏落日中,拍摄了其中的一个岛上的场面。这或许能说明当时的生活情况。40名年轻的中国女孩,穿着色彩缤纷的古装出现了,她们是某歌舞团的成员。她们费了很多的时间,用非常复杂的手法把头发挽成发髻。为此她们必须要留很长的头发。当她们跳着舞,唱着动听的歌从游艇踏上小岛的时候,我立即意识到,一个仔细的观察者应当马上注意到她们那娇小的脚。无论如何一个观察者也不应该忽略那时妇女的缠足风俗,就连修道士波代诺内都提到了这些。那么,总是描写中国漂亮女子的马可.波罗就更应该注意到这一切了。可他为什么对此只字不提?

返乡

马可.波罗说,波罗一家多次尝试,说服大汗同意他们返回威尼斯。一天,尼古拉先生看到大汗的情绪不错,他就利用这一机会,跪下来以三个人共同的名义请求大汗同意他们回家。听了他的话,大汗感到十分惊愕。大汗问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想再要进行一次如此漫长而危险的旅行,他们可能轻易地在旅途中丧生。如果是因为财产或其它类似的原因,他可以赐给他们双倍的财产,并且给予他们渴望获得的尊敬。而出于对他们的喜爱,他不同意他们离开。”波斯大汗的妻子之死,给波罗一家提供了一个返乡的机会。忽必烈的侄孙,波斯大汗想要娶一个蒙古国王室的女子为妻。他派了三名使者,奥拉台,阿波斯卡和柯亚到汗八里。他们的任务是把阔真公主送到波斯。波罗一家自称,为了最终能够返回家乡,他们接受了大汗交给他们的这一危险的任务。“三位使者(波罗一家)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这位公主,这位年轻漂亮的公主也像女儿一样听他们的话。当他们把她交给她的丈夫,公主深深地祝福他们,她允诺为他们做她所能做的一切。当她得知他们三人要离开她回自己的家乡时,她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我们拜见了中国著名的元史研究者杨治久(音译),我们问他是否有档案记载马可.波罗曾来过中国。他回答说:“为什么说马可.波罗不可能来过中国呢?那时有众多的外国人来过蒙古王国。我在《永乐大典》中找到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说,他曾在中国呆了17年,当他想要返回家乡时,忽必烈大汗没有允许。后来他们陪阔真公主从泉州到波斯。这三个陪同使者的名字,我已在《永乐大典》中找到了,这是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的惟一确凿证据。“当我问他是否在其它档案中找到马可.波罗的名字时,这位教授笑了笑说——没有。

泉州发现了1艘13世纪的船只。那时中国人就能建造有60个房间大的快艇,这种船可以航行到印度和非洲。马可.波罗说,船体由单独的空间构成,在船漏时可以单独修理。“这样漏进来的水就会流向下部空间。海员们就可以检查,是哪一部分的船壳损坏了,然后把东西(马可.波罗指的是堆放在房间里的东西)搬到其它的房间。因为水无法从一个房间流人到另外一个房间,这时海员就可以修补损坏的地方,修好后再把东西搬回到原来房间。”马可.波罗这样详细地描写了中国商船的建造方法,可是对中国人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当时在欧洲还没有的指南针,他却没有提及。为什么?那时航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与波罗一家三人同行的600人中有582人遇难。两年后在18名到达霍尔木兹的幸存者中,就有波罗一家三人。

编年史作家赖麦锡说,当波罗一家人在离开24年之后又回到威尼斯时,这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们。只是当他们魔术般地从衣服贴边里取出宝石和珍珠时,人们才认识到,他们说的是实话。但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是后期形成的关于马可.波罗的众多传说之一。它把马可.波罗说成是最著名的去过东亚的旅行家,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在他的故乡完全没有人重视马可,他未曾担任过任何官职。我们只知道他有3个子女,还为一些小事和人打过两次官司。在圣乔瓦尼区他有一栋小房子,现在叫“考特.德尔.依米里奥”(CORTEDELMILION)这个名字。关于“依米里奥”(ILMILIONE)这个名字有不少的争议,而且至今无法明确地解释这个名字到底是由于他大吹牛皮而来,还是源自他原来的名字艾米里奥(EMILIO)。但人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马可.波罗当时并没有如后人所认为的那样有影响。一个马可.波罗的崇拜者,威尼斯人阿尔维西.索尔西,他的曾祖父曾任威尼斯的执政官。他与夫人每年都有几个月住在威尼斯索尔西家族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里,这么做也许是出于对威尼斯的爱,因为他的长期住所在罗马。阿尔维西.索尔西是相信马可.波罗故事的真实性的人之一。他在他那充满激情所作的文章里,把马可.波罗称为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环游世界的旅行家。当我问他,是否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时,他回答说,大汗赐给波罗一家的金牌是最确凿的证据。三块金牌实际上是中世纪的旅行护照,在马菲和马可.波罗的遗嘱中提到的金牌不是从喀喇昆仑的第一次旅行中带回采的。除此以外,在马可的遗嘱里,很少有证据能证明他曾经去过忽必烈大汗的王国。至于财产更是只字未提,这就可以理解马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讽刺他是牛皮大王和撒谎大王。在他临终前所立的遗嘱中,没有提到海外财产的问题,这一点和他叔叔一样。惟一能够证明马可.波罗同东方有过联系的证据就是他的鞑靼奴隶彼得鲁斯.塔尔塔里诺。马可.波罗让他恢复了自由。从这个鞑靼人那里,我们得知他原名叫彼得鲁斯.苏尔曼,可能是个穆斯林,大概来自波斯,但他也不是目击证人。

有许多证据证明,马可.波罗讲的是假话。在结束这次旅行之前,我们在伦敦拜访了英国女汉学家弗朗西丝.伍德。她相信已经找到了马可.波罗的书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疏漏的原因。这位大英图书馆中文部的管理人坚信,马可.波罗既没有到过忽必烈的王宫,也没有游历过中国。“我相信,马可.波罗从没到过中国。我认为,他只是往返于家族在国外的几个贸易点:克里米亚、君士坦丁堡和威尼斯之间进行着贸易活动。我不相信,他曾到过中国。他在这几个地方很容易从波斯得到有关蒙古的消息,也可以从商人那里和书中得到大量的信息。有趣的是,弗朗西丝比较了伊本拔图塔、哀丁和马可.波罗三位去过亚洲的旅行家所写的游记,发现书中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伊本拔图塔1304年生于丹吉尔,1355年去远东旅行。拉施哀丁,犹太人,生于1247年,药剂师之子。弗朗西丝猜测这三个人的材料都是出自于同一个波斯国家。

为考证《马可.波罗游记》的真伪,我们进行了这次紧张而又神秘的寻踪之旅。当然这位英国女汉学家弗朗西丝.伍德的认识,并不是我们这次考证的最后结论。也许什么时候人们真的可以找到马可与他的游记作者鲁斯蒂凯利抄袭的出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书对那个时代的探险家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只要马可.波罗所说的有一半是真的,就足以让哥伦布为了去寻找那传说中的财富和金顶宫殿而进行那次旅行。马可.波罗的奇妙旅行和哥伦布的错误结合在一起,就是后来人们所讲的“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