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80

第80章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译文”

别人没有空闲的时候,不要再给对方增添事情和烦恼。别人烦躁不安的时候,不要多说话打扰对方的心境。

“注释”

闲:闲暇、空闲。搅:打搅。安:安宁。扰:扰乱、烦扰。

拓展故事

话不投机半句多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杀向江南。这天,他视察过陆军大寨和水军大寨后,天色已晚,见月光下的长江波涛滚滚,忍不住心潮激荡。曹操下令在大船上摆酒,大宴文武百官。这时空中飞过一群乌鸦,留下一长串鸣叫声。曹操一时诗兴大发,忍不住吟唱起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文武百官听了齐声叫好,唯独扬州刺史刘馥说道:“大战在即,将士们即将拼死疆场,丞相为何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呢?”曹操忙问:“什么话不吉利?”刘馥直言不讳地说:“无枝可依,言何吉利?”曹操大怒,喝道:“当今之世,沧海横流,择主而从,就像乌鹊择枝归巢。我正在借酒解忧,你为何就是不听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抒怀?竟敢扫我的兴致!你就是个不吉利的灾星!”说着抡起长槊刺向刘馥……可怜刘馥,跟随曹操多年,立下汗马功劳,只是因为言辞过于直率,不合时宜,竟然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魏明帝痛失爱女

三国时,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魏明帝悲痛欲绝,他决定用最盛大的厚葬仪式去安慰女儿的在天之灵,并且要亲自去送葬。古时候送葬很有讲究,按规矩,父亲是不能为女儿送葬的。这时候,有一位姓杨的大臣进谏说:“皇帝,这个事情不妥啊,你不能为你的女儿送葬。你想想,先皇和太后去世的时候,你都没有亲自去送葬,现在,你的女儿死了,你却要去送葬,这不合礼法啊。”魏明帝根本没有理会杨姓大臣的进谏,毅然决然地亲自为女儿送葬。而且,不但没听他的进谏,还把这位大臣赶出了朝廷。

“评析”

我们要从两方面看魏明帝的故事。第一,杨姓大臣的进谏是正确的。作为父亲,没有为自己的父母双亲送葬反而为自己的女儿送葬,从礼法角度看确实讲不通。所以,能直言进谏是杨姓大臣的忠于职守。第二,我们看到了杨姓大臣的最终结果却不是令人满意。意见没有被采纳自己还被逐出朝廷,可谓是损兵折将。究其原因,就是没做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魏明帝如此的悲痛欲绝,在他看来亲自送葬也不能宣泄自己痛失爱女的悲伤,但就在这样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刻,杨姓大臣告诉他:你不能去,这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试想一下,皇帝能听得进去吗?正好悲伤无从发泄,好吧,有一个人和我针锋相对地来了,那好吧,倒霉的人就是你了。找准火候,选对时机,才是万全之策。当今社会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面对面了,电话、邮件、QQ、MSN、微信、微博等,数不胜数。这给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比如,我们拿起电话就拨通对方的号码,事前想没想过是否打扰了人家工作、休息。“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就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换位思考。假如你要给别人东西,也要看看人家现在是否方便,有没有时间?不能完全自我想当然。别人忙碌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忙上添乱。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察言观色,学会体谅。这些事情,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无形中我们给对方增添了很多的压力,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有尺度。假如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最近心情烦躁,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弟子规告诉我们“人不安,勿话扰”,就是告诉你不要多说话,以免打扰他们。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一言不发。我们要帮助亲人朋友缓解不愉快的情绪,又不能让他觉得自己做多余,所以这个尺度很难掌握。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多关注亲朋的生活、了解他们脾气秉性,才能在他们的烦躁不安的时候,对症下药,行之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出阴霾的天空。

“思考”

你是不是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拿起电话就向朋友哭诉呢?你是不是在朋友心事难解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安慰呢?你是不是曾经在父母焦头烂额的时候提出过分的要求呢?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难免要与别人交往接触。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相关的礼仪也被人们所关注。什么时候打电话好,在哪里打电话好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多考虑问题。打电话的时候最好先问上一句是否方便接电话,如果对方真的很忙,他会告诉你过会打过来,或者有空给你回打过去,而不至于你在电话这边喋喋不休,而对方又不好意思打断你的谈话。我们在公共场所经常能看见有人在大声地打电话,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比如公交车、商场、咖啡厅,很多人自顾拿着电话没完没了,这样实在有伤风雅。所以,当我们想接听电话的时候,最好看看是否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烦意乱。

名言欣赏

1.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2.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