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79

第79章 勿厌故 勿喜新

“译文”

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旧了、过时了,就厌弃它,也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是新的、流行的,就去喜欢它。

“注释”

勿:别,不要。厌:嫌弃、讨厌。故:老的、过时的。喜:喜欢。新:新鲜的、时髦的。

拓展故事

宋弘念旧

宋弘是东汉时的司空,一个职位非常高的官,非常有名,第一是由于他的才华横溢,第二是由于他的英俊潇洒。他上任的时候,恰逢湖阳公主刚刚丧夫,湖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作为弟弟,光武帝很关心自己的姐姐,准备为她物色人选。湖阳公主说:宋公(宋弘)容貌威严,而且非常有才华,我看朝廷里没有一个臣子能赶上他。光武帝一听立刻明白了,亲自去为姐姐打探。但是宋弘是有家室的人,光武帝就做他的思想工作。宋弘说:“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一听明白了,就回去跟自己的姐姐说:“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您考虑别人吧。”

荀巨伯探友

汉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荀巨伯,他去看望他一个生病的朋友。当他到的时候,刚好那个郡有盗贼侵入,对整个郡开始烧杀掳掠,所有的人都赶快逃命。因为他的朋友病重,动作不方便,就赶快跟他说:“你赶快走,我已经没有能力走了,不要让他们伤害到你。”但荀巨伯说:“我假如走了,我就没有道义,所以我宁死也不可以走。”盗贼一进来,荀巨伯就主动走出来对他们说:“我朋友已经病重了,你不要再伤害他;假如你们要伤害就伤害我好了。”

荀巨伯讲得非常慷慨,这些盗贼感到很奇怪,前面的人见了他们都赶快逃跑了,居然有一个人不怕死在这里等着,这是为了什么?原来是不让他们伤害他生病的朋友。这些盗贼了解以后也很感动,这些头目就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无义之人,怎么可以来抢这个有道义的地方?”最后全部盗贼都撤走了。所以一个人的道义,一个人的真心,就可以唤醒他人的道义之心。荀巨伯一个人的道义挽救了很多人的财产、生命。

“评析”

宋弘和荀巨伯都是性情中人,对待情感的态度比较专一,比较念旧。现在社会上涌现了很多潮流,比如复古,怀旧。让人们在新潮流中寻找到很多的回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告诉人们,发生过的事情就不可能磨灭。比如很多老人喜欢落叶归根,说到底就是寻找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邻居熟悉的菜市场甚至是熟悉的味道,人在情感上“勿厌旧”是值得珍惜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我们必须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理智的分析哪些可以接受哪些要排斥。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外的东西瞬间都涌入了国内,其中良莠掺杂,有很多有识之士便在这股大潮中变为成功的弄潮儿,而有些人却因此遗憾终生。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方面,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我们不能死教条地“勿喜新”,那样就阻碍了事物的发展,社会也因此而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和理解“勿厌旧,勿喜新”。

“思考”

什么样的“新”要接受,什么样的“新”要拒绝?什么样的“旧”要常念,什么样的“旧”要摈弃?

新,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快乐、方便、快捷,也能给我们带来痛苦、灾难!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如何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事物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新鲜事物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万象的世界中去选择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的“新”。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学会了节能环保,我们要接受。新的电脑程序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要接受。新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我们要接受。新的电子产品,能够提供更多的便捷和快乐,我们接受……也有太多的“新”让我们望而却步,新的毒品,我们拒绝!新的盗窃方式,我们拒绝!新的诈骗手段,我们拒绝!新的“邪教”,我们拒绝……

旧,有一种厚重感。让我们在舍弃的时候总有几分留恋。情感,因为历史的沉淀而越发的有味道,不要轻易地选择丢弃。有些东西因为沧桑的变迁,也充满了温馨的味道,尽管灰尘布满了角落,依稀能看到曾经的过往,请珍爱这份弥足珍贵。博物馆里的每一样物件,都代表了一定的往昔,让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在喧嚣与忙乱中也能静下心来,感受从前,欢乐、悲伤、健康、痛苦、和平、战争……只有看见了,才能体会!也有很多的“旧”让我们嗤之以鼻,旧观念、旧思想、旧的生活方式、旧的生产方式……太多太多,我们要改变,只有把这样的“旧”从我们的大脑中彻底清除,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名言欣赏

1.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2.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功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3.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