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67

第67章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则警

“译文”

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过失,要赶紧自我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缺点或过失;如果有,就要立刻改善。如果没有,那么也要加倍警惕,不可明知故犯,重蹈他人覆辙。

“注释”

恶:坏。善的相反,泛指不善不良的事或人,此处作过失解。省:此处读作“xǐnɡ”,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改:改善。警:警惕。

拓展故事

楚襄王改过

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势日益衰弱。楚襄王很信任州侯、夏侯、邬陵君和寿陵君这四个无德无能但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您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邬陵君和寿陵君又总是跟随着您。这四个人只知道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楚国很危险!”

楚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来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是觉得事情就要走到这个地步了,否则是不敢说这些话的。如果您还是一直宠信这几个人,楚国一定会灭亡的。您既然不相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去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么样?”

楚襄王同意了。五个月后,庄辛的预言不幸成为了现实。秦军大举进攻楚国,攻占了包括首都在内的大片国土。楚襄王只好弃都而逃,被困在城阳。身处困境的楚襄王十分后悔当时没有听庄辛的劝谏,就派人去赵国召他回来。楚襄王惭愧地对他说:“寡人从前没有重视你的劝谏,以致遭到如今这等惨败,你看如何是好啊?”庄辛说:“俗话说得好,‘发现兔子,再放出猎狗,并不算晚。丢了羊后,及时把羊圈修好,也不算迟。’楚国现在虽然遭到比较大的打击,但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还拥有数千里的地方,只要全国上下发奋努力,是可以重整旗鼓的。”

楚襄王听了庄辛的一番话,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借助庄辛的智谋和才干,出兵回击秦军,收复了不少失地。

“评析”

我们说“见贤思齐”,那么我们看到恶行该怎么办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就是在告诉我们看到别人的恶行时该怎么办。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应该“即内省”,这个时候立即要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了这样的过失。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不是真的三个人,而是指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跟恶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借鉴,也就是我们很好的老师;看到好的我们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能跟他一样地犯错。所以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做错的时候,第一个不是骂人家,不是批评别人,而是要赶快地自己想想看,反省自己,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有则改,无则警”。如果我们也同样的犯这样的过失,这样的错误,就要赶快改正。“无则警”,没有的话也要自己勉励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做这样不好的事情。

人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可是却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所以看到别人不管是善还是恶,可以说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每天我们都看得到,世间的种种,镜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如何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有很多人说我的能力很微薄,我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世间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本身做起。本身做得好,影响所及,你的家人也会向你学习,也会效法你;扩充到整个社会,你影响的就是你所在的团体。人人能如此,社会风气也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渐渐地改善。

所以,当我们看到善的,一定要加以发扬光大,从内心做起;看到不好的,从内心反省。这样这个社会善良的人就会愈来愈多,善事扩充层面也会愈大;不好的现象也会逐渐地萎缩,逐渐地减少。

“思考”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为了学业、为了工作、为了家庭在辛苦地奔波着。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恶行时,我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地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行为。

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到别人吃喝玩乐,舒适享受,非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去效仿。看到别人用武力去欺负弱小,非但不认为这是恶的行为,反而愿意与其结交,加入那些恶人的行列。

善与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见善能思齐,见恶能内省,能向善行学习,发现别人有恶行,能够内省,不去学习,自己有的能改掉,人就会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这个社会就会少一些作恶的人,就会更加和谐。

人要做到时刻反省自己,无论生活有多累,工作、学习有多忙,反省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对照别人反省自己,对照自己反省自己,都会让你获得进步,让你的个人修养得到提升,让你的生活、学习、工作获益匪浅。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一定要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尤其是年轻人,你们能够分辨善恶美丑吗?你们能够做到每天检省自己的行为吗?

名言欣赏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杨雄

3.关键是觉悟,人生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觉悟。—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