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66

第66章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译文”

看见他人的优点或长处,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希望自己也能跟他一样;虽然目前自己与人家还差得很远,只要抱着全力以赴的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渐渐赶上。

“注释”

善:好。好人或好事曰善,此处作优点长处。思:希望。齐:一样。纵:即使。去:相差。以:使、令。跻:赶上,与领先者平齐。

拓展故事

周处除三害

在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个名叫周处的人,至今许多人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从小就死了父亲,缺乏家庭管教。他力气大,喜欢骑马打猎,可是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斗,做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不讲理也不管后果。在村子里为所欲为,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村里人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一边叹气一边议论着什么。他走过去问:“现在天下太平,又丰收了,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老人说:“三害不除,人们哪会快乐呢?”周处忙问:“什么三害,快说给我听。”老人告诉他,一害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长桥下的蛟龙,该说第三害了,老人闭口不语了。周处性急,非让老人说不可。老人就说:“要问这第三害,就是欺压乡邻的恶人,弄得大家不得安生。”周处没想到这第三害是指自己,看见大家看着他,以为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算得了什么,我去除掉它们。”大家都说:“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这可是大好事,我们一定感谢你。”

周处真的除三害去了,他背着弓箭,带着钢刀,迈开大步,爬上了南山,用弓箭射死了张牙舞爪的猛虎。他又来到了长桥,纵身跳下了水,去擒拿蛟龙。那蛟龙异常凶猛,周处与它在水中搏斗起来,蛟龙顺水向下游了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没上岸。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一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三害之一。他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他人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还有什么意思。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但是一想到自己年岁已大,又没有好好读过书,要改过自新,从头做起,行吗?所以也就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偶然听到乡民谈起吴郡

独特的见解,也很乐于助人。于是周处就决定到吴郡去找陆机、陆云兄弟,让他们帮自己拿拿主意。到了陆家,大哥陆机外出不在家,只有二弟陆云在家。于是周处就把事情的始末以及自己的忧虑全盘托出,希望陆云指点指点他。陆云听了之后,就告诉周处说:“古人最重视朝闻夕死这句话。”周处问:“不知这是什么意思?”陆云说:“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早上听到了圣贤的大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不觉得虚度此生。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所以不要轻易地放弃。人只怕没有志气与目标,而不必担心美名不会传扬出去。”周处听了之后振奋不已,从此改过自新,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有作为的人。周处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他在吴国做了官,西晋灭吴后又出任晋朝的官吏。他为官清正,大家都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清官呢!

“评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它就告诉我们要向善行学习,积累善行。“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做好事、行好事时,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心态。“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赞美善行、向善行学习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即使我们做不到,没有办法像别人那样,我们也要慢慢地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以渐跻”,希望渐渐地也能达到他的境界。

任何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境界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得到提高,没有一个人愿意甘居人后、不如别人。那么我们就要修正自己的观念,要有见贤思齐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后,还要在行动上努力去做。如果看到别人的善行,你无动于衷,既不向别人学习,也不想向别人看齐,你永远也不会进步的。

周处在除掉猛虎和蛟龙二害后,发现自己才是乡亲们眼中的第三害。于是他痛下决心,向陆机兄弟学习善行,最终成为人们爱戴的好官。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只要你努力向别人学习善行,你就会渐渐地赶上,你就会不断地进步。高威、栾福山和李先生三位朋友,能够亲如兄弟,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也正是他们“见人善,即思齐”的思想,让三位在与对方互不相识的情况下能够慷慨解囊,以解别人燃眉之急。

所以我们平常看到好的行为、好的故事,把它收集起来,用这些故事来鼓励自己,也可以把这些好的行为、好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这些故事和好的行为来激励自己和别人不断进步。

“思考”

“见贤思齐”,你做到了吗?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处事真经。对于有些人的善行义举,在一些人的眼里是傻瓜一样的行为,他们对这样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会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嘲笑和讽刺。

比如说乘公交车时给老弱病残让座这件事,试问大家,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有这样一个公益广告,是宣传给老弱病残让座的。当一位老婆婆颤巍巍地走上公交车时,车上已经没有一个空位了,满车只有老婆婆一个人站着。车上坐着的各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起来给老婆婆让座。广告的最后一句话是:“让个座有这么难吗?”是啊,让个座并不难,难的是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自私的社会,做善行的人越来越少。见不到贤,怎么能思齐呢?

因为有善行,有人行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才会有爱。如果看到有人行善,我们能去效仿,那么行善的人会越来越多。善人郭明义就是用他的善行来号召大家都来行善,他的团队在不断扩大。也正因为有这些行善的人,社会才不会那么冷漠,人与人之间才会有关爱。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见人善,即思齐”,用自己的力量,去践行善行。

名言欣赏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