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50

第50章 事勿忙 忙多错

“译文”

做事不要慌张着急,一慌忙就容易出错。

“注释”

事:指人的所作所为以及遭遇到的情况。忙:本意是事情很多,此处慌张,着急,急促之意。错:差误。

拓展故事

欲速则不达

从前,有一位农夫挑着一担橘子进城赶集。太阳已经偏西,农夫必须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否则便会白忙活一场。农夫焦急地跑着,正巧前面来了一位过路人,农夫立马停住了脚步,气喘吁吁地问道:“大哥,我是否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城里?”可这位过路人却说:“你慢慢地走还来得及。”农夫一听,十分气愤,扭头就走,心想,那照你这么说,慢走可以到达,那快走就不行了吗?不以为然的农夫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橘子散了一地,农夫只好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这时,天色已晚,当农夫到城门时,城门早就关闭了。可想而知,这位农夫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运筹帷幄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用,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后,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张良每次谋划战略于军帐之中,却能无形中战胜敌人,为什么会这样?靠的不是名声和勇武,靠的是他处理容易的事情就像对待难题一样认真,事无巨细,一概认真对待,追求细节。

“评析”

“事勿忙,忙多错。”此句出自《小儿语》中的“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是说,一切言行举动,都应该安稳详细,不要着急。很多事情做错,都是因为慌张着急。忙,一个心加一个亡字。心亡为忙。当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时就会做好;当我们已经心不在焉时,因没有预先筹划好,所以临急临忙往往就会不知所措,事情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中国人讲用“心”即充满信心,精于细心,稳于安心。

为人父母教子女也应如此,给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以从简单的学习和劳动中去磨炼孩子的心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吃完饭教他们怎么收拾桌子,如何洗碗。作为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小爱护他们而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没有机会让他们做事情,他们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很多事情,他就很难料理,往往便会忙成一团。做家务如此,功课亦如此。要让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否则功课积累多了,一旦要考试,就匆匆忙忙地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来。

现代人家庭、工作压力很大,天天忙碌不堪,所以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内心也经常惶恐不安。当我们读到这一条的时候,就应该学会谨慎小心,改正忙碌紧张的习惯,做事情更从容一些。有计划地进行,循序渐进,最终一定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思考”

“事勿忙”,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慌忙。因忙,就会出乱。那么处理“乱”的方法是什么?要缓和。缓可以免悔,退可以免祸,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就不容易做错事。然后懂得进退,该退的时候不要强出头,可以免掉祸患上身。而后未雨绸缪,循序渐进,最后才有可能成功做好这件事。《大学》里讲:“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个开头结尾,都有个先后顺序,当你懂得先后顺序,什么事现在做,什么事将来做,自然就有条不紊。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紧张地去做,结果“忙多错”,事与愿违,很容易出差错。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名言欣赏

1.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格言联璧》

2.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治家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