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12715500000008

第8章 现在我们距离文化有多远

文化是一种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境界的标志。

文化的生存状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境界。

文化的生存状态取决于文化运作机制、社会管理体制、思想文化观念,观念受制于现代汉语知识谱系。今天,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方式整合文化资源,创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从文化符号观念中解放出来,寻找心灵的感动与人性的关怀;从近代科学常识中解放出来,突破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概念限制。

从一个革命党到一个执政党,从一切以救亡图存为中心,到一切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在逐渐得到应有的恢复和认知。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突破了阶级论和经济决定论理论制约下的文化概念,赋予了文化发展的更广阔、更深远的理论空间。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表明将文化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得到政策上的具体落实。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更加明确规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将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且,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放置于全民族文明素质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路径落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以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的认识定位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把文化工作作为一届中央全会的主题,在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足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理论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已经成熟的执政理念,该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现代化道路正在拉近与文化的距离,正在改变关于文化的观念,正在重写关于文化的历史。

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高效率工作,慢节奏生活。这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