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民生论
12715500000007

第7章 文化,有时也是致命的

现代化进程中,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食用的米、肉、奶、油里,都隐藏着一个与文化相关联的问题,并且是可以致命的问题。

大米来自稻谷。稻谷经过加工去掉谷壳是糙米,糙米再加工去掉谷衣即为米糠和米胚。在传统的人力或畜力加工条件下,人们一般食用糙米,外观很粗,口感很硬,但营养全面。随着加工机器的出现,人们将富含微量元素、可以清洗肠胃、维护生命健康的米糠扔掉了,只食用可口的胚芽米。而且,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为了商品的齐整美观靓丽,用更加精密的机器对米胚进行筛选、打磨、抛光,以及高温、高热、高压处理,最终成为市场上出售的精白米。糙米在谷衣的保护下,有生命,有营养,可以安全保存一两年。米胚是裸露的米的胚胎状态,属于生命活体,保质期只有两三个月。精白米是已经死了的米的遗体,没有生命,没有营养,甚至在深加工过程中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其保质期可以达到十六个月,便于市场储存和销售。

所以,市场上销售的精白米,为城里人津津乐道的精白米,实际上是按照经济原则,而不是按照人性原则来处理大米这种滋养我们生命的天赐之物,或者说是在经济行为中漠视人性原则,摈弃文化精神的典型案例。这样,大米生产商、经销商赢利了,可是,大米的消费者,以大米为生的人,却可能因为长期食用此类大米而生病,生出稀奇古怪的病,甚至丧命。

大米如此,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浸泡过苏丹红的鸭蛋、喂食过避孕药的黄鳝、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还有可以燃烧的粉丝条、喷洒过敌敌畏的小青菜、工业盐腌制的火腿肠,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吃荤菜有激素,吃素菜有毒素,喝饮料有色素,诚惶诚恐,不可终日。这样的现代化解决了温饱,但我们并不幸福。

缺少了人性的关怀,缺失了文化的精神,科学技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就可能变成戕杀生灵的利器。

其实,文化的精髓与要义很朴实,就是把人当人,关爱有加;把物当物,敬惜有加。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性的有效传递。把人当人,就是对生命满怀敬畏,对人常怀感恩之心,对物常存诚敬之意。真正的文化寄托在一切人类活动中,但我们不能把人类活动形式踪迹当作文化本身。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文化机构,不等于说这个国家就没有文化。所以,我们的学历与文化往往不是正比例关系,很多高学历者没有文化,因为他们言行中丢失了人性内涵。相反,很多不识字的人,不一定没有文化,因为他们心中有人,目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