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类的情绪受大脑皮层、大脑边缘系统、下视丘和脑干网状结构的管理,这四个部位,正好是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的中枢。因此,情绪和植物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所谓情绪,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主观体验,如不安、恐惧、愉快、喜悦等,它有积极与消积之分,积极的情绪可提高人的精神活动,对人体的健康有利,而消积的情绪可影响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内脏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甚至产生器质性疾病。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国外学者胡夫兰德也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妒忌和憎恨等。”事实证明,现有50%至80%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国外学者统计,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统计,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有人调查发现,在遭遇强烈刺激,感情急剧波动后,短时间内死亡的170例中,59%死于个人不幸与巨大损失消息传来之后。34%死于面临危险或威胁的处境。7%死于暴喜之时。前苏联外科学家皮罗戈夫观察到“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的伤口要愈合得快、愈合得好。”以上说明了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出现一系列的肌体变化和功能失调及代谢的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
七情太过,导致神经系统的严重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和强迫症。极为严重的,还可引起精神错乱,行为失常。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都是这样引起的。它是由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范进屡考不中,年近半百之后突然考中,暴喜之际,突然昏倒,继则到处乱跑,狂呼乱叫,所以众人都说:“新贵人欢喜疯了!”《儒林外史》中的这个故事,再生动不过地说明了七情太过引起精神错乱的情景。
由上可知,不良的情绪可严重影响人体大脑的功能,产生诸多脑系统疾病。因此,要保护大脑的功能正常,必须避免不良情绪对人的刺激。具体方法如下:
1.要学会控制心神
《黄帝内经》在论述人失于养生“年半百而衰”的道理日寸于旨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说明不能很好的支配调节精神,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不时御神”是保护脑功能的重要法则,人们只有做到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且口不过喜,不过怒,不过悲,也不过思,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若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意识,情绪时时亢奋,躁动不安,精神就会因之而涣散。而控制精神,首先要制怒,因为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怒不仅伤肝,怒气填胸还会伤心、伤胃、伤脑。历史上由于切齿怒目而留下千古遗恨的故事很多,现实生活中一怒之下而铸成大错的例子也不少。制怒的方法尽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以“理”制情,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的事,首先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其他如情绪过激,大喜狂欢,悲伤忧愁,过度思虑,剧烈惊恐等,都需要注意,培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
2.要清心寡欲
清心,是指思想清静。寡欲是指欲望少,即《黄帝内经》所提倡的“恬淡虚无”,这也是保护大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神太用则竭”,而神太用的原因是因为“嗜欲无穷”。在现实生活中,要把精力用在事业和工作上,要竭力追求精神上的健康,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私心杂念太多,欲望太高,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恼,从而伤神致病。
3.要培养乐观的性格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是待人接物要有度量,心胸开阔,要有“云水襟怀,松柏气节”,凡事从宽处想,不要“钻牛角尖”,“想不开”。如果心胸狭窄,凡事斤斤计较,意气用事,于事无补,更伤自身。
乐观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乐观情绪和思想意志上的乐观精神。情绪上的乐观,多指日常生活中的喜乐变化,它受生活、人事、社会的影响较大、往往“每触即发”,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易于观察到。精神意志上的乐观,有更深的内涵,是一种精神、意志、信念、人生等多种因素汇集的综合概念。一般地说,情绪上的乐观主要表现在气色、言语、行动、眼神和意识等方面。而意志上的乐观表现深邃,如意志坚决,以苦为乐,常知足,善处事等。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保持乐观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近代养生家丁福禄说:“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若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常人之情,苦则悲,乐则笑,悲哀最易伤人,而欢笑最能益人。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饵,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由上可知,培养乐观的情绪,有益于保护大脑,人们应该笑口常开,即使是有最不开心的事,但为了健康长寿,我们也应养成欢天喜地,无忧无虑的生活习惯,生活在幽默、风趣、欢乐、轻松的气氛之中,“常怀童心”、“常怀乐意”,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