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升盆地东部的绵山脚下,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老庙宇——介庙。这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代晋国人为祭祀晋国方神“介神爷”而修建的庙祠。在介庙南面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倚山而建的美丽村庄叫“尽林头”。从尽林头村东的“三清沟”一路深入,攀援而上,就可以到达一处宛若仙境的大山。这大山人称“三清山”。在“三清山”中,有一处神秘的古代遗迹叫“三清寨”。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被称为“道家三清”的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制定封神榜的工作就是在这清净、幽深、风景秀丽的大山之中完成的。“三清山”、“三清寨”便因此而得名。另据传说,在最初大规模的封神运动之后,每隔三至五百年,“三清”都要相约在此聚会一次,从之前几百年间内修炼得道的仙家和凡间死去的优秀人物中选拔封神,以填补天庭官职的空缺。据传说,三晋名贤介之推,就是在首次大规模封神运动过去将近四百年的时候,在这里被“三清”封为“晋国方神”的。
那么,介之推为什么被封为晋国的方神呢?
春秋时期,在晋国的绵上地方,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姓介,是一个勤劳质朴、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妻子知书达理,温柔娴淑,纺织井臼,无不亲操,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夫妻俩有一子一女,儿子名之推,女儿名妬女。
这之推小时候,聪明乖巧,学业超群,非常懂事。是遐迩闻名的小孝子,为了表彰他的孝行,地方的官员还曾亲自撰写了“孝友可风”和“承颜堂”两块牌匾,悬挂在介家大门和之推母亲所居正房的门额。
后来,介之推长成了一个英俊后生。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步入青年的介之推,不仅不失幼时的孝友之风,而且愈发变得尊长爱幼,与人为善,慷慨仁慈,彬彬有礼。因此,被人誉为“绵上贤士”,声名远播。
这一年,素有“晋国贤士”之称的晋国大夫赵衰,因替晋献公网罗人才来到绵上地区。他多次听人讲到“绵上贤士”介之推。于是在地方官的陪同下,赵衰专程来到介府,他要见识一下这个年轻的贤士。在介家,赵衰与之推畅谈良久,他深感之推聪敏睿智、胸藏韬略,而且两人意气相投,志同道合。于是便邀请介之推随他前往国都绛城,为国效力。介之推非常感激赵衰对他的爱怜和赏识,他对赵衰说:“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能得到大人的赏识,我介之推三生有幸。本应鞍前马后,追随大人左右,为国效力,但目下小人高堂尚有老母,之推若随大人前往绛城,就不能在母亲膝前尽孝。权衡再三,小人着实不忍弃母远游,还望大人体谅。”介母见儿子为了照顾自己而舍弃前程,遂力劝儿子,她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国之间,男儿当首选为国尽忠。儿今日若因为我的缘故而放弃报效国家,实在是母亲所不愿看到的。如果儿执意要留在家中,即是陷我于不义,母亲宁愿死在你的面前。”
母命难违。之推见母亲态度坚决,不敢执意违拗,加之赵衰又力请同行,这才安顿好家中诸事,多方委托亲友关照好母亲与妹妹,依依不舍地含泪拜别了母亲,随赵衰来到了国都绛城。
不幸的是,就在介之推随赵衰到达绛城不久,晋国就发生了“骊姬之乱”。看到献公失德,宠骊姬,杀太子,大夫赵衰料想晋国早晚必定大乱,于是与介之推商量说:“献公的几个公子,唯有重耳最贤,如今,献公失德,夷吾又心胸狭隘,与我等志不同道不合,你我就去追随贤公子重耳,辅佐他成就大业吧!”介之推对重耳宽仁下士的品格也早有耳闻,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当即就与胥臣、魏犨、狐射、颠颉、车轸等人秘密离开绛都,投奔重耳驻守的蒲城去了。
不料,赵衰、介之推等人到达蒲城后,重耳已事先得到密报,得知献公派人抓他,便急急忙忙逃亡到翟国去了。赵衰、介之推等人于是紧急赶往翟国,见到重耳后,大家表明了愿与他一同出亡,为他执鞭负橐、奔走效劳的心迹。正是“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患难中的重耳见这许多贤士前来帮助他,内心十分感动,他动情地说:“各位贤士能在我落魄的时节,与我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就像我的至亲骨肉一样,我重耳至死不敢忘记各位的大恩大德。”
从此,介之推将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在贤主重耳身上,他对重耳忠心耿耿,即使在漫长的逃亡路上历尽苦难,备受艰辛,他也百折不挠,痴心不改。一直鞍前马后,跟随重耳先后逃亡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地,经历了长达十九年的流浪生涯。
这一天,重耳一行来到卫国地界。当时,天已过午,一行人已经两三天粒米未进了,饥肠辘辘的重耳让关吏通报卫文公,请求到城中用餐歇息,不料遭到卫文公的拒绝,无奈大家又向前走了十多里,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大伙便采摘野菜煮食。对于又苦又涩的野菜,吃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重耳,无论如何咽不下去。眼看着饥饿难当,有气无力的公子,介之推忧心忡忡,为了使公子吃饱肚子,有力气继续逃亡,他默默地从自己的大腿上削下一块肉,煮熟后捧到重耳面前。介之推割股奉君之举,使重耳感动万分。而介之推却平静地说:“臣闻‘孝子当杀身以事其亲,忠臣当杀身以事其君’。今之推割股奉君,乃臣之本分也,公子大可不必如此挂怀。”
周襄王十六年春,在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要回晋国即位了。而此时的介之推,则想着这近二十年来,为了尽忠,自己追随重耳浪迹天涯,未曾在母亲膝下尽过一天孝。如今,贤主即将归国,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且老母已进入垂暮之年,为了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他决定功成身退,抛却高官厚禄,回家全心全意侍奉老母。于是,归国以后,介之推悄然离开了将要即位的重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再说重耳回国后,如愿当上了晋国的国君,称晋文公。即位伊始,晋文公就大行赏赐昔日的有功之臣。那些随从他出亡的诸多贤士,都得到了晋文公高官厚禄的封赏。可是由于受赏之臣众多,且多数为主动邀功,故直至赏赐完毕,在危难之时为之割股的介之推,因功成身退,自己“不言禄”,而被晋文公遗忘。后来,晋文公在别人的提醒下,终于想起了这位对自己忠心耿耿,并有救命之恩的功臣。他为自己的粗心而深深懊悔,于是,亲自来到介之推的家乡,欲向其表达歉意,并授予其高官厚禄。然而,立志在母亲膝前尽孝的介之推,听到文公来访的消息,当即就携母到绵山广袤浓密的山林之中隐藏起来。文公苦寻数日,始终未获其踪迹。为了迫使介之推走出山林,接受封赏,性急的晋文公做了一件让他抱憾终身的事——放火焚林。
晋文公心想,这介之推是有名的孝子,如果我放火焚林,为了母亲不被烧死,介之推一定会携母出山。于是,他让军士从山林的三面点火,留出一面让介之推与母亲逃生。而他就在未点火的那一面静候介之推与其母出来。
然而,令晋文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大火岂能由他控制?一旦点燃,便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迅速蔓延,烧了个一塌糊涂。他留下让介之推母子逃身的那一面树林,眨眼间就与别处连成了一片火海。别说是介之推背着母亲,就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也别想从这燎原大火中跑出来。望着这漫天大火,晋文公傻眼了!
这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
忠臣孝子介之推与母亲就这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活活烧死了。可怜那介之推,本想远离朝堂,跳出功名利禄的纷扰,在家专心孝敬母亲,没想到不仅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反倒连累她与自己一道葬身火海。为此一股怨气随着烟雾直冲霄汉。
此时,在三十三天之上,道德天尊与灵宝天尊正在对弈,坐在一旁观战的元始天尊突然间仿佛觉察到些什么,他双眼微闭,掐指一算,然后对身边两位专心对弈的师兄弟说:“适才有一股怨气直冲天庭,经我掐算,乃是下界一个名叫介之推的贤士,因连累母亲与之屈死火海,故而阴魂不散,怨气冲天。这介之推,生前忠孝两全,如今未享荣封,便葬身火海,更因累母共死,为此怨气冲天。如此忠义之士,遭此不幸之祸,我等”三清“情何以堪!不日之后,我等将前往”三清寨“例行封神补缺事宜。想当初,我等制定封神榜时,榜上所列均为阵亡忠臣孝子、逢劫仙人。如今,介之推忠孝两全,我等理应帮他超脱生死,免受轮回之苦,援功定赏,受拜封神。不知二位师兄师弟意下如何?”
听了元始天尊的话,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都表示赞同。但又觉得有些为难。原来,由于距离到三清寨封神的时间已近,为此,对天庭各宫各殿、各方各处所需神职,这“三清”事先已经摸排清楚,并早已将候补封神的名单填入封神榜内,目下天庭没有空缺的神位,这为介之推封神之事还的确有些麻烦。
元始天尊不甘心就此罢休,他席地而坐,闭目冥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增设“地方神”职位的法子,他与两位师兄弟商定:将介之推封为“晋国方神”。
这一天,绵上一带的人们突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祥云,须臾,祥云中传来阵阵仙乐,接着,旌幢羽盖浩浩荡荡,在天兵天将的护卫下,三位神仙缓缓飘入三清山中。这便是如期而至的“道家三清”。三位天尊到达三清寨后,将接受封神的诸位贤人、仙人传至封神台前,将他们一一封定以后,太上老君招呼介之推的灵魂到台前听封。
听到太上老君传唤,介之推慌忙跪伏在封神台前。
太上老君见之推在台前跪定,便开读元始天尊诰敕。他说:“介之推听封。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介之推生前孝敬尊长,行为可风;割股奉君,忠心可鉴;淡泊名利,节操可嘉;不幸火海焚身,冤尤可悯。今嘉尔忠孝贤良,敕封尔‘晋国方神’之职,总管晋国地方人间吉凶祸福,官员迁升革降,天气阴晴雨雪,商贾出入赔赚,学子考官入仕,家族人丁衰旺。凡人生老病死,百业休囚旺相。尔其钦哉!”
太上老君宣读敕命完毕,介之推慌忙叩头谢恩。太上老君命黄巾力士将敕封介之推的敕命张挂在三清寨的屏风石上,以告知世人,然后,一行人驾着祥云径直回天庭去了。
就在介之推被封为“晋国方神”的第二天,当地人将神仙驾临三清山的事传得沸沸扬扬。有老者讲:传说三百多年前,一场浩劫之后,“道家三清”曾在此山中封过神,如今众神仙再至三清山,不知又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有人急于揭开事情的真相,于是,便结伙登山,想一探究竟。当一行人进入三清寨,看到张挂在屏风石上的敕命时,大家才知道众神仙到此是为忠臣义士介之推封神的。有人将敕命从石崖上揭下来,交给了当地的官府,官府便组织地方百姓在介之推殉难之处为他修建了庙宇,从此,介之推被晋国人称作了“介神爷”。